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1到2020-05-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一、紫外光谱 平时测试

1、 问题:紫外光谱一般都用样品的溶液测定,溶剂在所测定的紫外光谱区必须透明,以下溶剂可适用于210nm的是( )。
选项:
A:95%乙醇;
B:水;
C:乙醚;
D:正己烷。
答案: 【水;

2、 问题:某化合物在220~400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哪一类?( )
选项:
A:芳香族化合物;
B:含共扼双键化合物;
C:醛类;
D:醇类。
答案: 【醇类。

3、 问题: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在紫外光谱上有两个吸收带:λmax = 224nm (εmax = 9750 ) ; λmax =314nm (εmax =38);以下可能的结构是( )。
选项:
A:CH3COCH-CHCOCH3;
B:CH2-CHCH2COCH3;
C:CH3CH=CHCH2CHO;
D:CH2=CHCH2CH2CHO.
答案: 【CH3COCH-CHCOCH3;

4、 问题:在苯胺的紫外光谱中,λmax=230nm (εmax=8600)的一个吸收带是( )。
选项:
A:K带;
B:R带;
C:E2带;
D:B带。
答案: 【E2带;

5、 问题:某芳香化合物产生两个紫外吸收谱带分别为λmax = 211 nm(εmax =6200) 和λmax = 270nm (εmax=1450)。如果在碱性条件下测定两个谱带分别红移到λmax = 236nm(εmax=9400)和λmax =287nm (εmax=2600),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 )。
选项:
A:芳酮;
B:酚类;
C:芳胺;
D:卤代芳烃。
答案: 【酚类;

6、 问题:某化合物的一个吸收带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327nm;在水中测得λmax= 305nm,请指出该吸收是由下述哪一种跃迁类型所引起的?( )
选项:
A:n→π;
B:n→σ
;
C:π→π;
D:σ→σ

答案: 【n→π*;

7、 问题:用紫外吸收光谱区别共辆烯烃和α, β-不饱和醛及酮可根据哪个吸收带出现与否来判断。( )
选项:
A: K带;
B:R带;
C:E1带;
D:E2带.
答案: 【R带;

8、 问题:1.分子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
选项: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C: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答案: 【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9、 问题: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合适的检测波长范围是( )。
选项:
A:400~800nm;
B:200~8OOnm;
C:200~400nm;
D:10~1000nm
答案: 【200~8OOnm;

10、 问题: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 )
选项: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变化值。
答案: 【不变;

11、 问题:有机化合物在紫外一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问题: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3、 问题: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强度发生浅色效应。(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问题: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二、红外光谱 平时测试

1、 问题: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
选项:
A: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
B: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答案: 【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2、 问题:在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选项:
A:CO;
B:H2O;
C:SO2;
D:H2 。
答案: 【H2 。

3、 问题:羰基化合物①RCOR,② RCOCl, ③RCOH, ④RCOF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
选项: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④。

4、 问题: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向低波数移动,原因是()。
选项:
A:溶液极性变大;
B:分子间氢键增强;
C:诱导效应变大;
D:易产生振动祸合。
答案: 【分子间氢键增强;

5、 问题: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优于紫外光谱法的一点的是()。
选项:
A:灵敏度高;
B:可以测定低含量组分;
C:可测定的物质范围广;
D:测定误差小。
答案: 【可以测定低含量组分;

6、 问题:一种能作为色散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选项: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 卤化物晶体。
答案: 【 卤化物晶体。

7、 问题:芳香酮类化合物C=O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的原因为()。
选项:
A:共扼效应;
B:氢键效应;
C:诱导效应;
D:空间效应。
答案: 【共扼效应;

8、 问题:酰胺类化合物C=O伸缩振动频率多出现在1680-41250cm-1范围内,比醛酮C =O伸缩振动频率低的原因是()。
选项:
A:诱导效应和形成分子内氢键;
B:中介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C:诱导效应和形成分子内氢键;
D:中介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答案: 【中介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9、 问题:在透射法红外光谱中,固体样品一般采用的制样方法是()。
选项:
A:直接研磨压片测定;
B:与KBR混合研磨压片测定;
C:配成有机溶液测定;
D:配成水溶液测定。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