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龙岩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6-10-22到2016-11-2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单元作业
1、 问题:海洋神话对于认知人类文明有什么意义?
评分规则: 【 海洋神话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
由于对海洋这一客体的无知与敬畏,古人形成了对海洋的各种认识和丰富想象,其结晶即是海洋神话。
海洋神话是人类对海洋进行了解与开发的早期认知和期盼,
反映着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与环境,是各种因素综合的文化精髓。
】
2、 问题:为什么妈祖能从民间巫女升格为国家海神?
评分规则: 【 宋代以“开洋裕国”为国策,
中国东南沿海的海洋区域文化是这一国策的文化支撑,
东南沿海海洋族群的神灵妈祖正是海上航行、贸易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海神。
随着中国海洋族群的海上贸易、移民等活动的进行,妈祖文化也随之向世界各地扩散和传播。
】
3、 问题:西方海洋神话中海洋作为文化原型的意义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神秘莫测的海洋是检验力量的实验场,
也是实现财富、土地、荣誉等欲望的重要领域。
】
4、 问题:海外殖民地对欧洲工业革命有什么意义?
评分规则: 【 海外殖民地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
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产阶级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也为产品销售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
】
5、 问题:如何看待中华文明一元论?
评分规则: 【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面向太平洋开放、海岸线漫长的国家。
中国有自己的海洋文明传统,
过去我们用农耕一元化来取代中国文化的多样化,
现在必须用新的知识体系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补充和修正。
】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问题: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 ,海水体积占地球上总水体积的 。
选项:
A:70%,97%
B:80%,90%
C:75%,95%
D:85%,93%
答案: 【70%,97%】
2、 问题:中国的海区由 、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管理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陆地面积的1/3。
选项:
A:渤海,300
B:北海,300
C:青海,320
D:黑海,320
答案: 【渤海,300】
3、 问题: 是美国设置的遏制中国在海上向外发展的重要阻碍,台湾是我国面对太平洋的门户,处于 中间。
选项:
A:第一岛链
B:第二岛链
C:第三岛链
D:第四岛链
答案: 【第一岛链】
4、 问题:传统社会,海洋提供给沿海国家的是丰富的 、 和 。
选项:
A:渔业资源、盐业资源和交通便利
B:渔业资源、盐业资源和安全保障
C:渔业资源、盐业资源和矿产资源
D:渔业资源、矿产资源和交通便利
答案: 【渔业资源、盐业资源和交通便利】
5、 问题:“两湾”,指 和 。“两角”,指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岸”,指台湾海峡两岸。
选项:
A:环北部湾和环渤海湾
B:环北部湾和杭州湾
C:环渤海湾和杭州湾
D:杭州湾和海州湾
答案: 【环北部湾和环渤海湾】
6、 问题:我国海岸线总长度为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居世界 ;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 。
选项:
A:第四,第四
B:第四,第十
C:第十,第四
D:第十,第十
答案: 【第四,第十】
7、 问题:现代文化地理理论中,人与环境的 形成了文化,不同 造成不同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不同。
选项:
A:互动,地理环境
B:互动,气候条件
C:冲突,地理环境
D:冲突,气候条件
答案: 【互动,地理环境】
8、 问题:黑格尔理论对中国学术界造成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形成了 ,一方面加强了对 的认知。
选项:
A:欧洲文化优越论,中华文明一元论
B:欧洲文化一元论,中华文明多元论
C:欧洲文化多元论,中华文明一元论
D:欧洲文化多元论,中华文明优越论
答案: 【欧洲文化优越论,中华文明一元论】
9、 问题: 的特征是以陆地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人与自然高度契合、融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自然环境的直接制约。
选项:
A:农耕阶段
B:游牧阶段
C:工业阶段
D:前农耕阶段
答案: 【农耕阶段】
10、 问题:2011年、2012年,在福建连江妈祖列岛上先后发现了两具至今8000多年和7000多年的人骨遗骸,被命名为“ ”,是目前中国滨海区域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骨。
选项:
A:亮岛人
B:山顶洞人
C:贝丘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亮岛人】
第二章 中国的海洋族群与时代发展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问题: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文明从 开始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选项:
A:唐朝中后期
B:宋朝中后期
C:元朝中后期
D:明朝中后期
答案: 【唐朝中后期】
2、 问题:每年冬季,中国东南沿海盛行 风,近海沿岸洋流方向由北向南。夏季,印度洋盛行 季风,同时我国杭州湾以南东海、南海的沿岸流与外海暖流汇合在一起,自南向北流动。
选项: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南,西北
D:西南,东北
答案: 【东北,西南】
3、 问题:福建人是 种不同的族群不断融合的结果。
选项:
A:三
B:二
C:四
D:五
答案: 【三】
4、 问题: 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是中国的海洋族群,他们对航海、造船以及捕鱼知识的积累是中国知识体系里不可或缺的海洋文化。
选项:
A:疍民
B:南岛语族
C:亮岛人
D:鲛人
答案: 【疍民】
5、 问题:唐中叶,由于怛罗斯战役的失利与安史之乱使得陆上丝绸之路无以为续,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开始向东南沿海转移。另一方面,联接 与 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勃兴,中国东南沿海成为构建中古世界海洋经贸交通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枢纽。
选项:
A:西太平洋,印度洋
B:东太平洋,北大西洋
C:南大西洋,印度洋
D:印度洋,地中海
答案: 【西太平洋,印度洋】
6、 问题:1405年,郑和船队从福建长乐出发,开始其七下西洋的壮举。郑和的航海活动是一次 活动,其路线和海上丝绸之路基本吻合。
选项:
A:朝贡贸易
B:外交出访
C:海商贸易
D:寻访废帝
答案: 【朝贡贸易】
7、 问题:17世纪左右,以航海贸易和在世界各地经营殖民地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交流拉开了帷幕,葡萄牙人、西班牙人、 、英国人先后在世界海洋上进行“殖民”活动。
选项:
A:荷兰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比利时人
答案: 【荷兰人】
8、 问题:1757年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洪任辉事件是独口通商的标志性事件,直至鸦片战争爆发,才打破了一口通商的局面。
选项: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漳州
答案: 【广州】
9、 问题:闽人三十六姓使琉球主要指明清两朝政府通过福建与琉球产生的外交与商贸关系,前后持续五百多年。最早一批出使的闽人所携带的针路薄《闽人三十六姓针本》,是汉语文献中现存最早的闽人经略包括 在内的琉球海域的有力证据。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