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温病学(郭永胜 )(贵州中医药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0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 绪论单元测试
1、 问题:温病学的理论最早源于:
选项: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温热论
E:温疫论
答案: 【黄帝内经】
2、 问题:温病学理论的形成大致在:
选项:
A:秦汉时期
B:战国时期
C: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E:近现代
答案: 【明清时期】
3、 问题:对于温病的预后转归,《内经》指出:
选项:
A: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B:病温虚甚死
C:避其毒气
D:面色苍者,需要顾其津液
E:面色白色者,需要顾其阳气
答案: 【病温虚甚死】
4、 问题:“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的医家是:
选项:
A:朱肱
B:刘河间
C:庞安时
D:王安道
E:吴鞠通
答案: 【王安道】
5、 问题:开创热病治以清热解毒先河的医家是:
选项:
A:张仲景
B:庞安常
C:刘河间
D:王安道
E:吴又可
答案: 【刘河间】
6、 问题:《黄帝内经》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选项:
A: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
B:《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温病的病名。
C:在温病的病因学上,提出了伏寒化温学说。
D:《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病因与发病理论。
E:在温病的病因学上,提出了感受厉气学说。
答案: 【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温病的病名。;
在温病的病因学上,提出了伏寒化温学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病因与发病理论。】
7、 问题:对温病的临床证候特点,《内经》的论述有:
选项:
A:《素问·评热论》云:汗出辄复热
B:《素问·评热论》云:脉躁疾不为汗衰
C:《素问·评热论》云:狂言不能食
D:《灵枢·论疾诊尺篇》云:尺肤热盛
E:《灵枢·论疾诊尺篇》云:脉盛躁
答案: 【《素问·评热论》云:汗出辄复热;
《素问·评热论》云:脉躁疾不为汗衰;
《素问·评热论》云:狂言不能食;
《灵枢·论疾诊尺篇》云:尺肤热盛;
《灵枢·论疾诊尺篇》云:脉盛躁】
8、 问题:《伤寒论》中哪些治法可以用于温病的治疗:
选项:
A:辛温发汗
B:攻下腑实
C:清热养阴
D:温阳散寒
E:清热泻火
答案: 【攻下腑实;
清热养阴;
清热泻火】
9、 问题:温病学成长阶段的主要学术表现有:
选项:
A:突破了《伤寒论》的固有的治疗热病范式
B: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C:理论上的新进展
D: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E: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
答案: 【突破了《伤寒论》的固有的治疗热病范式;
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理论上的新进展;
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
10、 问题:朱肱《类证活人书》提出,用《伤寒论》辛温发散方治疗外感疾病要注意:
选项:
A:根据发病地区变化
B:根据发病季节变化
C:根据病人体质差异变化
D:桂枝汤的使用在春末至夏至以前加黄芩半两
E:桂枝汤的使用在夏至以后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者加升麻半两
答案: 【根据发病地区变化;
根据发病季节变化;
根据病人体质差异变化;
桂枝汤的使用在春末至夏至以前加黄芩半两;
桂枝汤的使用在夏至以后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者加升麻半两】
11、 问题: 在温病学的发展史上,叶天士的主要学术贡献有:
选项:
A:反对墨守经方
B: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C: 发展丰富了温病诊断方法
D: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E: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答案: 【 发展丰富了温病诊断方法;
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12、 问题:吴鞠通被后世称为“温热大师”。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3、 问题:吴又可的代表著作是《温热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4、 问题:叶天士的代表性理论著作是( )。
答案: 【温热论】
15、 问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
答案: 【温疫论】
第二章 温病概念 温病的概念单元测试
1、 问题:温病的主症是
选项:
A:发热
B:恶寒
C:口渴
D:汗出
答案: 【发热 】
2、 问题: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选项:
A:风邪
B:杂气
C:温邪
D:温毒
答案: 【温邪】
3、 问题:下列对温病病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温邪是温病病因的总称
B:温邪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侵犯人体
C: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病邪均属于温邪的范围
D: 温邪中不包括疠气和温毒之邪
答案: 【 温邪中不包括疠气和温毒之邪 】
4、 问题:“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描述的是温病的什么特点?
选项:
A:传染性
B:流行性
C:季节性
D:地域性
答案: 【传染性 】
5、 问题:“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描述的是温病的什么特点?
选项:
A:传染性
B:流行性
C:季节性
D:地域性
答案: 【流行性】
6、 问题:风温、暑温、湿温命名的依据是
选项:
A:发病季节
B:临床特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