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环境影响评价(青岛科技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
评分规则: 【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
2、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影响
评分规则: 【 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益。
】
3、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
评分规则: 【 指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
4、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标准
评分规则: 【 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体
】
5、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要素
评分规则: 【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
6、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质量标准
评分规则: 【 规定环境介质中各类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允许容量和要求。
】
7、 问题:简答题: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评分规则: 【 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可容性和友善性的人类活动。(7分)作用是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促进相关环境科学学科技术发展。(8分)
】
8、 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组成有那些?
评分规则: 【 (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二)环境保护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环境资源单行法。(四)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五)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保法令、法规和条例。(六)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七)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
9、 问题:简述我国标准分类体系
评分规则: 【 两级五类两极:国家级,地方级五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
10、 问题: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评分规则: 【 1979-1989 规范建设阶段 1990-1998 强化和完善阶段 1999-2013 提高阶段 2014-至今深入发展阶段
】
【作业】第一章 绪论 补交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
评分规则: 【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
2、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影响
评分规则: 【 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益。
】
3、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
评分规则: 【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
4、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标准
评分规则: 【 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体
】
5、 问题:名词解释:环境要素
评分规则: 【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
6、 问题:6名词解释:环境质量标准
评分规则: 【 规定环境介质中各类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允许容量和要求。
】
7、 问题:简答题: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评分规则: 【 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可容性和友善性的人类活动。作用是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促进相关环境科学学科技术发展。
】
8、 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组成有那些?
评分规则: 【 (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二)环境保护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环境资源单行法。(四)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五)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保法令、法规和条例。(六)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七)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
9、 问题:简述我国标准分类体系
评分规则: 【 两级五类两极:国家级,地方级五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
10、 问题: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评分规则: 【 1979-1989 规范建设阶段 1990-1998 强化和完善阶段 1999-2013 提高阶段 2014-至今深入发展阶段
】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期中检测
1、 问题:在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时需要计算废水排放量,下列废水应纳入排放量计算的有( )
选项:
A:间接冷却水
B: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C:厂区露天原料堆场初期雨污水
D:间接循环水
答案: 【间接冷却水】
2、 问题: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应为( )
选项:
A:一级
B:三级B
C:二级
D:三级A
答案: 【三级B】
3、 问题:关于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物自净过程:微生物在溶解氧充分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当食饵消耗掉,将另一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简单无机物
B:紊动扩散:指水流的紊动作用引起的水中污染物自低浓度向高浓度区域扩散过程
C:物理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
D:化学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的理化性质变化等化学反应,对水体净化起作用的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紊动扩散:指水流的紊动作用引起的水中污染物自低浓度向高浓度区域扩散过程】
4、 问题:河流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
选项:
A:空气中氧气的溶解
B:随水源带入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答案: 【空气中氧气的溶解】
5、 问题:不影响河流水质浓度计算的因素有 ( )
选项:
A:排放污水中细菌浓度的高低
B:河流流速和污染物降解速率
C:排放口位置是设在河中心还是设在岸边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小
D:污染物是瞬时排放还是连续排放
答案: 【排放污水中细菌浓度的高低】
6、 问题:关于分子扩散系数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分子扩散系数与流体运动粘性系数的量纲相同
B:大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C:反映扩散质的固有物理属性,其大小与温度压力有关
D:随着扩散质和溶液种类不同而不同
答案: 【大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7、 问题:某种易溶性化学物质因偶尔事故排入河道,在排入点下游15km处有一城市供水厂取水口,已知河流平均流速为每小时3km。预计()
选项:
A:发生影响最为显著的时段,只能采用水质数学模型来确定
B:不须经过5h就己经对城市供水厂取水口产生影响
C:C.经过5h后将会消除对城市供水厂取水口产生的影响
D:D.至少5h才会对城市供水厂取水口产生影响
答案: 【不须经过5h就己经对城市供水厂取水口产生影响】
8、 问题:已知某排放口BOD5排放浓度为30mg/L,排入河流与河水完全混合后的BOD5浓度为10.0mg/L。BOD5耗氧系数0.1(1/d),充分混合后经12km河段衰减,河流BOD5浓度为()
选项:
A:8.7mg/L
B:8.5mg/L
C:8.3 mg/L
D:7.5 mg/L
答案: 【8.7mg/L】
9、 问题:湖泊、水库水质完全混合模式是()模型。
选项:
A:二维
B:零维
C:三维
D:一维
答案: 【零维】
10、 问题:单一河段处于恒定均匀流动条件下,假定某种可降解污染物符合一阶降解规律,降解速率K1沿程不变,排污口下游20km处的该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下降50%,在排放口下游40km范围内无其他污染源,则在下游40km处的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浓度下降()
选项:
A:70%
B:75%
C:85%
D:80%
答案: 【75%】
11、 问题: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选项:
A: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
B: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C: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
D: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
答案: 【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