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9-10-15到2019-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绪论 绪论 单元测验

1、 问题:()是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力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上层建筑,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
选项: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全球环境
D:星际环境
答案: 【社会环境

2、 问题: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
选项:
A:环境
B:人类
C:人类-环境
D:大自然
答案: 【人类-环境

3、 问题: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 )。
答案: 【可持续发展

4、 问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标志性纲领文件是( )
答案: 【《中国21世纪议程》

【作业】绪论 绪论 单元作业

1、 问题:环境的特性有哪些?
评分规则: 【 ①多样性②整体性③区域性④相对稳定性⑤滞后性⑥脆弱性⑦灾害放大性

2、 问题:如何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评分规则: 【 基本关系规律:对立统一对立:人类有目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环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客观属性与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统一:人类是环境内部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的载体,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要求:人类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

3、 问题: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评分规则: 【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强调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自然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资源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基本原则:一、公平性原则。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代际间的纵向公平。二、持续性原则。主要限制因素是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三、共同性原则。不同国家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也有差异,但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一致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

4、 问题: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谈谈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评分规则: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即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经济的持续:鼓励经济的增长,不仅重视数量且改善质量;(2)生态的持续: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开发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3)社会的持续: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1)人口众多,给环境的压力大;(2)燃料以煤为主,污染严重;(3)中、小型企业多,污染重;(4)环保投资少,技术落后;(5)环境意识不强,素质差。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环境意识;(2)实施一系列持续发展政策;(3)控制人口,坚持发展工业、农业中的环境保护;(4)解决好能源问题及环境保护;(5)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模块一:全球环境问题 模块一:全球环境问题 单元测验

1、 问题: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气体是( )
选项:
A:甲烷
B:水汽
C:二氧化碳
D:氧化亚氮
答案: 【二氧化碳

2、 问题: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答案: 【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3、 问题: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人类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硫、氮氧化物,造成臭氧层空洞出现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易被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会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办法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答案: 【保护臭氧层的主要办法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4、 问题:“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选项: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球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答案: 【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5、 问题: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
选项:
A:酸雨
B:臭氧层被破坏
C:白色污染
D:温室效应
答案: 【酸雨

6、 问题:酸雨的PH通常是小于多少?
选项:
A:5.6
B:6.5
C:7.0
D:8.0
答案: 【5.6

7、 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选项: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消灭要保护生物的天敌
D:科学研究
答案: 【建立自然保护区

8、 问题: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B:对森林乱砍滥伐,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C:生物之间的相互残杀,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答案: 【生物之间的相互残杀,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作业】模块一:全球环境问题 模块一:全球环境问题 单元作业

1、 问题:简述“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评分规则: 【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CH4、CO 等温室气体。(正确描述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给1分,其他酌情给分)
故大气不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主要吸收从地面返回的红外长波辐射,这样就像一个罩子,可保持地球表面的一定温度,但如这种气体太多,则会引起温度上升。(正确描述温室效应的形成过程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影响:①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②气候带北移,引起水资源的重新分配;③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正确描述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2、 问题:简述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评分规则: 【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气体是CFC、NOx等。(正确回答引起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气体给1分,其他酌情给分)
因为这些气体可以在平流层中光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可使O3分解为O和O2而遭到破坏,氯原子还可还原,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CFCs在大气中的存活时间又很长,因此,引起臭氧层的破坏。(正确描述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臭氧层破坏可使人类患病,如皮肤癌, 白内障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另外, 破坏生态系统, 对水生生物有害, 使植物生长缓慢等;使建筑物老化等。(正确描述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影响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3、 问题: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评分规则: 【 酸雨是指含有酸性物质的降水,pH值小于5.5。(正确给出酸雨的定义给1分,其他酌情给分)
酸雨形成的主要来源是SO2和NOX,来自于矿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SO2和NOX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转化,转化成的H2SO4和HNO3气溶胶,为雨滴吸收而形成酸雨。(正确描述酸雨的形成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酸雨的危害:酸雨危害涉及面积大,范围广,对水体、土壤、植物、材料和文化古迹的危害相当严重。①湖泊河流酸化,鱼类大量死亡②土壤酸化,肥力降低③酸雨淋蚀植物,伤害巨大④酸雨腐蚀材料、古物,风化加速⑤酸化环境,人类健康受害。(正确描述酸雨的危害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4、 问题: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如何保护?
评分规则: 【 生物多样性定义: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正确给出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给1分,其他酌情给分)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正确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给1分,其他酌情给分)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高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数量控制在地球上生物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降低人口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建立动植物公园和森林公园,实行异地保护 开展保护珍惜和濒危物种的科学研究 恢复栖息地。(正确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给3分,其他酌情给分)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