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现代文学(一)(侯歆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1章自测
1、 问题: 年,综合性的文化批判刊物《新青年》 在上海创刊的。
选项:
A:1989
B:1917
C:1916
D:1915
答案: 【1915】
2、 问题:1917年2月,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文学革命论》。
选项:
A:胡 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答案: 【陈独秀】
3、 问题: 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等建设性意见。
选项:
A:鲁 迅
B:刘半农
C:钱玄同
D:周作人
答案: 【刘半农】
4、 问题:鲁迅 年5月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选项:
A:1917
B:1918
C:1921
D:1919
答案: 【1918】
5、 问题:林纾曾发表文言小说《荆生》 ,隐射、攻击新文化运动
选项:
A:《梦妖》
B:《春梦》
C:《妖梦》
D:《梦魇》
答案: 【《妖梦》】
6、 问题:学衡派的主要成员包括梅光迪、 和吴宓等。
选项:
A:梁实秋
B:章士钊
C:刘师培
D:胡先驌
答案: 【胡先驌】
7、 问题:文学研究会1921年 在北京成立。
选项:
A:1月
B:2月
C:6月
D:7月
答案: 【1月】
8、 问题:湖畔诗社成员包括应修人、潘漠华、 和汪静之。
选项:
A:冯雪峰
B:朱 湘
C:陈梦家
D:宗白华
答案: 【冯雪峰 】
9、 问题:语丝社因 年11月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选项:
A:1925
B:1923
C:1924
D:1921
答案: 【1924】
10、 问题:蒋光赤、沈泽民组成的春雷社以《觉悟》为阵地,提倡 。
选项:
A:文学革命
B:普罗文学
C:大众文学
D:革命文学
答案: 【革命文学】
11、 问题: 的《敬告青年》包含了“民主”与“科学”的内涵。
选项: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 钱玄同
答案: 【陈独秀】
12、 问题:《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
选项:
A:胡适
B:钱玄同
C:刘半农
D:陈独秀
答案: 【胡适】
13、 问题:文学革命初期,钱玄同和 在《新青年》发表了“双簧信”
选项:
A:胡适
B:周作人
C:刘半农
D:陈独秀
答案: 【刘半农】
14、 问题: 年,胡适退出《新青年》编辑部,另办《努力》周报。
选项:
A:1918
B:1920
C:1922
D:1924
答案: 【1922】
15、 问题:现代评论派因 年创办的《现代评论》而得名。
选项:
A:1918
B:1920
C:1922
D:1924
答案: 【1924】
16、 问题:《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
选项: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周作人
答案: 【胡适】
17、 问题:《致蔡鹤卿太史书》的作者是 。
选项:
A:陈独秀
B:李大钊
C:章士钊
D:林纾
答案: 【林纾】
18、 问题:《估“学衡”》的作者是 。
选项:
A:鲁迅
B:李大钊
C:周作人
D:陈独秀
答案: 【鲁迅】
19、 问题:《答KS君》的作者是 。
选项:
A:鲁迅
B:李大钊
C:周作人
D:陈独秀
答案: 【鲁迅】
20、 问题:《新旧思潮之激战》的作者是 。
选项:
A:鲁迅
B:李大钊
C:周作人
D:陈独秀
答案: 【李大钊】
21、 问题: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革命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大众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2、 问题: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3、 问题: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人生的文学”,并要求新文学扎根于“宏深的思想、理论,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这些主张明显地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文学观点的影响,实际上又预示着另一文学范式的萌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4、 问题: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并要求新文学扎根于“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这些主张明显地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观点的影响,实际上预示着另一文学范式的萌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