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1到2021-06-30

第一章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根源 第一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
选项:
A:经济危机
B:石油危机
C:淡水危机
D:核危机
答案: 【石油危机

2、 问题: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
选项:
A:《里约宣言》
B:《增长的极限》
C:《人类环境宣言》
D:《21世纪议程》
答案: 【《人类环境宣言》

3、 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深藏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与对立,包括()。
选项:
A:国家与国家之间
B:地区与地区之间
C:公民与公民之间
D:当代与后代之间
答案: 【国家与国家之间;
地区与地区之间;
公民与公民之间;
当代与后代之间

4、 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 )
选项:
A:人类传统文明的危机
B:人类传统文化的危机
C: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危机
D:人类传统生产力的危机
答案: 【人类传统文明的危机;
人类传统文化的危机;
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危机;
人类传统生产力的危机

5、 问题:《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
选项:
A: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
B: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C:必须全球共同行动应对资源危机
D: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答案: 【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
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6、 问题:绿色经济强调()之间的关系,推进了相关政策法规、市场规律与体制机制的系统化。
选项:
A:提高人类福利
B:提高社会公平
C:降低环境风险
D:降低生态稀缺性
答案: 【提高人类福利;
提高社会公平;
降低环境风险;
降低生态稀缺性

7、 问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新议程范围广泛且雄心勃勃,涉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
选项:
A:人口
B:社会
C:经济
D:环境
答案: 【社会;
经济;
环境

8、 问题:生产活动的双重效应必然导致生态危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理论上讲,生产活动的正负两种效应表现为负熵和熵增。如果二者的总和是负熵即熵减,那么生产活动的作用在总体上就不再是建设性的而成为破坏性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文化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数量、质量和植被的分布、消长有关。()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生态经济学的来源及学科属性 第二章单元测验

1、 问题:20世纪90年展开的()贯穿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各个领域,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制度体系。
选项:
A:“区域可持续发展”
B:创新驱动发展
C:绿色发展
D:均衡发展
答案: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问题:“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可排放的污染总量,环境标准不同,环境容量不同,可排放的污染量也不同。”是哪门学科的理论()。
选项:
A:生态经济学
B:资源经济学
C:环境经济学
D:循环经济学
答案: 【环境经济学

3、 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上的生存理念,为()提供精神内涵和基本制度源泉。
选项:
A:“绿色发展”
B:“共同发展”
C:“自然发展”
D:“长久发展”
答案: 【“绿色发展”

4、 问题: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选项:
A: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和要素间相互作用机理;
B:生态经济空间格局、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经济布局;
C:区域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D:生态城市演变规律、发展模式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答案: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和要素间相互作用机理;;
生态经济空间格局、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经济布局;;
区域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生态城市演变规律、发展模式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5、 问题:高效生态经济影响因素()。
选项: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技术因素
答案: 【政治因素;
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6、 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特点有?()
选项:
A:综合性
B:层次性
C:地域性
D:战略性
答案: 【综合性;
层次性;
地域性;
战略性

7、 问题:生态经济学旨在实现()之间的协调发展并使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选项:
A:经济生态化
B:生态经济化
C:生态系统
D:经济系统
答案: 【经济生态化;
生态经济化;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8、 问题:21世纪初“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试点工作,形成相对比较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试点示范工作机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延伸到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要同其生态环境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和一切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三章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热点 第三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两山”理论的本质要求是()。
选项: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
C:“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