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8-30到2022-01-1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单元作业 一

1、 问题:试比较蛋白质的α-螺旋和β-折叠的主要特点。
评分规则: 【 α-螺旋结构特点为:① 多为右手螺旋(1分);② 每圈含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1分);③ 链内氢键维系(2分);④ R基团在螺旋外侧,其大小、电荷性质对螺旋的形成与稳定有重要影响(1分)。β-折叠结构特点为:① 肽链延伸,肽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1分);② 若干肽段的β-折叠结构通过氢键连接形成顺向平行或反向平行排列(1分);③ R基团分布于片层的上、下(1分),④ 链间氢键维系(2分)。

2、 问题:什么是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有哪些?
评分规则: 【 分散在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5分)。主要方法:盐析(1分);有机溶剂沉淀法(1分);重金属盐沉淀法(1分);生物碱试剂沉淀法(1分);加热凝固(1分)。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单元测试 一

1、 问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决定于:
选项:
A: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B:分子中的氢键
C:分子中的疏水键
D:分子中的亚基数目
E:分子中的3′,5′磷酸二酯键
答案: 【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2、 问题:在蛋白质分子中能生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残基是:
选项:
A:蛋氨酸残基
B:天冬酰胺残基
C:脯氨酸残基
D:半胱氨酸残基
E:缬氨酸残基
答案: 【半胱氨酸残基

3、 问题: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A:有的蛋白质几乎整个分子都折叠成片层状
B:有的蛋白质几乎整个分子都呈螺旋状
C:几种二级结构形式可处于同一蛋白质分子中
D: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中有β-回折和三股螺旋结构
E:每种蛋白质分子必定有二级结构形式
答案: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中有β-回折和三股螺旋结构

4、 问题: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多肽链的折叠、盘曲主要靠肽键来维持
B:肽单元属于二级结构
C:凡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均有生物活性
D:具有四级结构血红蛋白具有别构效应
E:内部氢键的形成是驱动蛋白质多肽链折叠、盘曲的主要动力
答案: 【具有四级结构血红蛋白具有别构效应

5、 问题: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一级结构决定二、三级结构
B:二、三级结构决定四级结构
C:α-螺旋为二级结构的一种形式
D: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内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列
E:无规卷曲是在一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二、三级结构决定四级结构

6、 问题: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选项:
A:蛋白质溶液是真溶液
B:蛋白质在溶液中做布朗运动
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带有同性电荷
D: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大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带有同性电荷

7、 问题:蛋白质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波长是:
选项:
A:320nm
B:260nm
C:280nm
D:190nm
E:220nm
答案: 【280nm

8、 问题:可以使蛋白质沉淀的试剂但不变性的是:
选项:
A:浓盐酸
B:硫酸铵溶液
C:生理盐水
D:浓氢氧化钠溶液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硫酸铵溶液

9、 问题: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当与氧结合后可引起构象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选项:
A:变构激活
B:变构抑制
C:变构效应
D:协同效应
E:化学修饰
答案: 【变构效应

10、 问题: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带电荷的氨基酸侧链伸向蛋白质分子的表面,暴露在溶剂中
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决定高级结构的重要因素
C:蛋白质变性时其空间结构破坏而一级结构不变
D:只有极少数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埋藏在分子内部
E:蛋白质的链内和链间二硫键是决定蛋白质分子构象的重要因素
答案: 【只有极少数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埋藏在分子内部

11、 问题: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选项:
A:胶体性质
B:两性性质
C:沉淀反应
D:变性性质
E:双缩脲反应
答案: 【两性性质

12、 问题:蛋白质在电场中移动的方向取决于:
选项:
A: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它的等电点
B:所在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
C:蛋白质的等电点和所在溶液的pH值
D: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所在溶液的pH值
E:蛋白质的等电点和所在溶液的离子强度
答案: 【蛋白质的等电点和所在溶液的pH值

【作业】第三章 酶 单元作业 三

1、 问题:何为酶的活性中心?举例说明活性中心的功能。
评分规则: 【 (1)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构象的区域(1分),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变为产物(3分)。(2)活性中心的功能是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变为产物,因此没有活性中心就没有有活性的酶(2分)。比如酶原在初合成时没有活性中心,因此不具备催化能力。在酶原激活过程中,通过切除一个或几个肽段,改变了酶的结构,形成和暴露了活性中心,因而,转变为有活性的酶。(4分)

2、 问题:从抑制剂结合部位、表观Km和Vmax 三方面比较可逆性抑制作用中三种类型间的区别。
评分规则: 【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结合部位 酶的活性中心(1分) 酶、酶-底物复合物的非活性中心(1分) 酶-底物复合物的非活性中心(1分)表观Km 变大(1分) 不变(1分) 变小(1分)Vmax 不变(1分) 变小(1分) 变小(1分)答出三种类型名称得1分。

第四章 糖代谢 单元测试 四

1、 问题:体内乳酸生成速度最快的组织是:
选项:
A:红细胞
B:脑
C:小肠粘膜
D:骨骼肌
E:皮肤
答案: 【骨骼肌

2、 问题: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是:
选项:
A:机体在饥饿状态维持血糖恒定
B:是机体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途径
C:是机体生成葡萄糖醛酸的唯一途径
D:是机体大部分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E:是机体小部分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答案: 【是机体大部分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3、 问题:饥饿12小时后血糖的主要来源途径为:
选项:
A:糖异生
B:肝糖原分解
C:肾小管重吸收
D:肌糖原分解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糖异生

4、 问题: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其原因是:
选项:
A:磷酸戊糖途径被抑制,导致磷酸戊糖缺乏
B:缺乏NADPH+H+致使红细胞中GSH减少
C:6-磷酸葡萄糖分解为H2O、CO2、ATP
D:6-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缺乏NADPH+H+致使红细胞中GSH减少

5、 问题:正常体内含糖原总量最多的组织器官是:
选项:
A:肌肉
B:脑
C:肝
D:红细胞
E:脾
答案: 【肌肉

6、 问题: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为:
选项: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原分解
D:糖酵解
E:以上都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