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8-03-05到2018-07-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走进课程 第一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查阅与生物学教育相关的期刊与网站(至少3个),并作简要介绍。
评分规则: 【 基本完成3个项目,6分有一定介绍,8分详细介绍或更多平台介绍,10分

第一章:走进课程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关于对《生物教学法》这门课的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
A:研究生物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
B: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策略、思路设计
C:该门课是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成,具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
D:这门课是理论性很强、但实践性稍弱的课程。
答案: 【这门课是理论性很强、但实践性稍弱的课程。

2、 问题:如何对该门课进行学习?好的方法是
选项:
A:做好角色转变,从教师角度思考如何设计课程
B: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讨论、模拟、问题情境、案例分析、评价等
C: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不满足于教师讲授,课下也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D: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按照他们的思路和理念设计课堂教学
答案: 【做好角色转变,从教师角度思考如何设计课程;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讨论、模拟、问题情境、案例分析、评价等;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不满足于教师讲授,课下也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作业】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概览 第二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1. 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列出我国现有的初高中生物教材版本,请分别标明各年级段和出版社。2. 论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评分规则: 【 找全版本,信息齐全,10分;差一个版本扣2分。每点给2分。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概览 第二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和科学课程,并含有技术课程,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程作为必修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生物科学素养,2011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物学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①面向全体学生 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③倡导探究性学习 ④促进实验技能提升 ⑤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选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①②③

2、 问题:目前高中教材有多个版本,各版教材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比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一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书中呈现了摩尔根如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关键科学步骤;但这些科学史内容却未在浙科版教材中提及。推测的原因中最合理的是
选项:
A:不同地区因当地经济、文化的不同,在教材编写时会依据不同的课程标准。
B:科学研究是众多科学家集体的力量,摩尔根个人的研究成果不是那么突出。
C:教材是教学依据的根本,所以教材编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文化风俗,不能马虎,以免误导教师。
D:不同版本的教材只需要在大框架上依据课标,内容细节上可以有多样化的逻辑思路和行文风格。
答案: 【不同版本的教材只需要在大框架上依据课标,内容细节上可以有多样化的逻辑思路和行文风格。

3、 问题: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不包括
选项:
A:学科课程
B:科学课程
C:理科课程
D:技术课程
答案: 【理科课程

4、 问题: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和科学课程,并含有技术课程,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程作为必修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生物科学素养,2011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物学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①面向全体学生 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③倡导探究性学习 ④促进实验技能提升 ⑤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选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①②③

第三章 科学本质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①审美情趣 ②生命观念 ③理性思维 ④科学探究 ⑤社会责任⑥人文情怀
选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答案: 【②③④⑤

2、 问题:生物教师在讲解基因工程时引入转基因议题,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发展人人有责。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
选项:
A:生命观念
B:理性思维
C:科学探究
D:社会责任
答案: 【社会责任

3、 问题:关于“科学是立体的、多维的”这一认识,正确的理解有
选项: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B: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C: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态度
D: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
答案: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态度;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

4、 问题:1生物教师在讲解基因工程时引入转基因议题,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发展人人有责。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 )A.生命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社会责任
选项:
A:生命观念
B:科学思维
C:科学探究
D:社会责任
答案: 【社会责任

5、 问题:2. 关于“科学是立体的、多维的”这一认识,正确的理解有:( )(多选)A.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B. 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C. 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态度D.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
选项: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B: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C: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态度
D: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
答案: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态度;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

【作业】第三章 科学本质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1. 结合课程内容,回答问题:生物学的课堂上要教给学生什么?
评分规则: 【 回答出要点5分回答出要点和原因10分

2、 问题:论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评分规则: 【 基本论述清楚6分详细论述,并且条理分析10分

第四章 中学生物学教学理论 第四章 单元测试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下列有关教学理论的表述中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是
选项:
A:将学习看成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B:不考虑学习者的意识,只强调行为表现,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C:用实验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客观研究,重视学习的外部条件,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
D: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作为推论人类个体学习过程的依据,必须到学习的第一线进行研究
答案: 【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作为推论人类个体学习过程的依据,必须到学习的第一线进行研究

2、 问题:以下是一位生物学教师进行“生物进化”教学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模拟工业革命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实验(大小相同的黑豆和黄豆分别代表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白盘黑盘代表工业革命前后的树干,学生代表亲鸟拿着镊子,小纸杯代表雏鸟),协助学生探索生物进化的原因,鼓励学生反省和思考桦尺蛾数目变化的原因,制造认知的冲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 的学习观点。
选项: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翻转课堂理论
答案: 【建构主义理论

3、 问题:强调复杂情境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