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知识产权法(东北农业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3到2020-06-19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周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一周作业
1、 问题:请结合我国《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谈谈你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评分规则: 【 字数不少于300字,思路清晰,表达通顺,能够结合本次课程内容进行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能够结合相关国际公约,分析和理解我国《民法总则》第123条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
能够从《民法总则》的规定中进一步总结提炼出知识产权的本质和特征。
对知识产权的界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的法律属性有自己的看法)。
】
2、 问题:1、知识产权与物权(考研,中国人民大学,2008、2010)
评分规则: 【 1、知识产权的概念(略)。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占有、支配、处分等排他性的权利。物权是对物的权利,这里所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和动产等有体物。知识产权和物权同属于民事权利,均属于私权的一种,是直接体现经济利益的权利,但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第一,从权利的的对象上,物权以动产或不动产这种有形物为标的,而知识产权则以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等“无形”的知识为客体;第二,在排他性上,物权的排他性强于知识产权;第三,在权利的实现方式上,物权往往通过事实占有实现。物权人占有和使用其标的物时,在事实上排除了他人同时占有和使用标的物的可能,知识产权的实现需要仰仗法律的保障。知识产权的对象是表现形式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再现性特点,其独占性和排他性不同于物权,因此极容易受到侵害;第四,权利的期限上,与物的自然寿命竞合,知识产权有期限的限制,法定期限届满权利归于消灭;第五,两者发生冲突时,即在物权和知识产权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情况下,知识产权的实现受到物权的制约。尽管物权和知识产权并无优劣、强弱、先后之分,但是基于物权人依法对实物的独占、排他的支配权,往往导致知识产权因物权的对抗而无法实现。
】
【作业】第二周 著作权法(上) 著作权法测试
1、 问题:案例分析题牛某某为美籍华裔著名生物学家。1993年10月间,经人介绍与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菌公司)法定代表人潘某某相识。10月28日,牛某某为中菌公司用于治疗癌症的产品灵芝抱籽粉题词两幅,并将题词面交潘某某,其中一幅为“贺自航灵芝抱籽粉赴美展览,育天下灵丹,除人间绝症”。中菌公司获得上述题词后,委托他人印制了带有该题词内容“育天下灵丹,除人间绝症”的包装袋500个。牛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中菌公司在得到题词后,未得到本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利用本人作为知名学者的声望影响,在其宣传品上刊发并大肆宣扬原告题词,同时在外包装上将题词手迹删去抬头“贺自航灵芝抱籽粉赴美展览”,借此误导消费者,扩大产品的销售量,获取大量非法收人。被告的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了本人的著作权,损害了原告声誉。被告中菌公司辩称:中菌公司虽然在1 000克包装的样品上使用了题词,但是作为礼品分送他人,未进行过任何销售。对于自己提出的抗辩事由,中菌公司未提供相应证据。问题:(1)如何看待作品原件所有权与著作权的关系?(2)被告侵犯了原告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评分规则: 【 (1)牛某某的题词“育天下灵丹,除人间绝症”,从内容来看,是对被告生产的产品的赞誉,具有独创性;从形式来看,是书法作品。因此,可认为该题词的手迹既是文学作品又是书法作品,按《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应当受法律保护。根据著作权的理论,作品载体所有权与知识产权是分离的,作品原件的移转,不意味着知识产权的移转。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载体移转与知识产权的移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作品原件所有权的移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著作权中某些权利的归属。如《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
本案中,牛某某将题词交给中菌公司,只是意味着该题词的原件的所有权移转于中菌公司,并不意味着著作权的转移。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中菌公司只享有题词手迹的物权及展览权。中菌公司将题词删去了“贺自航灵芝抱籽粉赴美展览”这一定语,违背了原告题词的初衷,使作品的完整性受到影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保待作品完整权。再者,被告擅自将题词用于产品外包装上,借原告的声望推销产品,侵犯了原告对作品的复制发行权和获得报酬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民事责任。
】
第四周 著作权法(下) 第四周测验
1、 问题:下列不属于我国邻接权类型的是:
选项:
A:图书出版者权与版式设计权
B:表演权与广播权
C: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D:表演者权与广播组织者权
答案: 【表演权与广播权】
2、 问题:下列对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
B:许可使用下,著作权人不得使用作品
C:被许可人有分许可的权利
D:许可使用方式只能是普通许可
答案: 【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
3、 问题:电视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电影作品
选项:
A:可以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
B:可以不经许可,但要支付报酬
C:应当取得许可,并支付报酬
D:应当取得许可,但不用支付报酬
答案: 【应当取得许可,并支付报酬】
4、 问题:甲创作的一篇杂文,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该杂文被多家报刊、网站无偿转载。乙将该杂文译成法文,丙将之译成维文,均在国内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选项:
A:报刊和网站转载该杂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B:乙和丙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
C: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丙的行为构成侵权
D: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答案: 【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5、 问题:关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B: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C:其为非营利性组织
D: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是由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指定的组织
答案: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其为非营利性组织】
6、 问题:甲电视台经过主办方的专有授权,对篮球俱乐部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包括在比赛 休息时舞蹈演员跳舞助兴的场面。 乙电视台未经许可截取电视信号进行同步转播。 关于乙电视台的行为,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
选项:
A:侵犯了主办方对篮球比赛的著作权
B:侵犯了篮球运动员的表演者权
C:侵犯了舞蹈演员的表演者权
D:侵犯了主办方的广播组织权
答案: 【侵犯了主办方对篮球比赛的著作权;
侵犯了篮球运动员的表演者权;
侵犯了主办方的广播组织权】
7、 问题:广播组织者权所保护的对象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内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考点】广播组织者权保护的客体
【解析】广播组织权属于邻接权范畴,其功能是信息传播,广播活动中并未创造出新的作品或者音像制品,其仅仅对一些广播的素材或者信息进行编排和转化为广播信号,不涉及到创作和录制互动,因此其保护的客体应当是广播信号而非由著作权保护的节目内容,节目内容则完全可以通过著作权获得保护。】
8、 问题:著作权质押是指权利人以著作财产权为质押标的,向银行等融资机构获取资金,并按期偿还资金本息的行为,以著作权出质的,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部门办理出质登记。登记是著作权质权设立生效的要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考点】版权质押】
9、 问题:在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中,法院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依次是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著作权的许可费用的合理倍数、法定赔偿数额4种。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答案】错
【考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
【解析】《著作权法》第49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是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违法所得、法定赔偿数额确定的,只有当前一种计算标准难以确定才会选择后一种计算标准,而且现行著作权法并没有规定著作权的许可费用或交易费用的合理倍数作为计算标准,(商标法和专利法有类似规定,我国著作权法送审稿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10、 问题: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即著作权侵权必须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考点】著作权侵权
【解析】著作权侵权的构成无须主观过错,但赔偿责任的承担往往需要主观过错。因此,只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理由,擅自实施著作权人的专有权的行为即构成著作权侵权。至于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如何,是否具有主观过错,只影响损害赔偿数额或救济方法,并不影响对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的认定。】
第六周 专利法(下) 第六周测验
1、 问题:甲公司生产了某种新型地毯,并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许可制造并销售了该款地毯,丙公司购买了后放置于公司大厅。该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乙公司与丙公司都不构成侵权
B:乙公司与丙公司都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丙公司不构成侵权
D: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丙公司因非营利性使用也不构成侵权
答案: 【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丙公司不构成侵权】
2、 问题:美国某公司于 2004年 12月 1日在美国就某口服药品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 2005年 5月 9日就同一药品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 要求享有优先权并及时提交了相关证明文件。中国专利局于 2008年 4月 1日授予其专利。关于该中国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