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简明中国史(伊犁师范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4周: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对策 单元测验
- 【作业】第4周: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对策 单元作业
- 第4周: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对策 单元测验2
- 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单元测验
- 【作业】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作业
- 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单元测验2
- 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单元测验3
- 【作业】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作业2
- 【作业】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作业3
- 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单元测验4
- 【作业】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作业4
- 【作业】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作业
- 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单元测验
- 【作业】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作业1
- 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单元测验1
- 【作业】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作业2
- 【作业】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作业3
- 【作业】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作业4
- 【作业】第6周:辽、宋、夏、金历史概说 作业5
- 第9周:宋金对峙和经济重心南移 期中考试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7到2020-06-2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4周: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对策 单元测验
1、 问题:名词解释:朋党之争
答案: 【牛党李党】
分析:【唐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是两种不同出身官僚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牛党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领,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为首领,代表士族地主。这次派系斗争从其酝酿到结束,约40余年,两党斗争的焦点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选官和如何对待藩镇问题,最后牛党得到宣宗的支持而胜利。牛李党争对唐朝社会没有积极意义可言,牛李两党都是当时的腐朽势力,无论谁掌权,都不可能较大地改进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反,两党在斗争过程中,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使唐后期的政治更加腐败。】
2、 问题:名词解释:甘露之变
答案: 【皇帝和朝臣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
分析:【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是皇帝和朝臣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宦官掌握了中央军权后,地位愈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宦官专权局面形成。文宗即位后,企图惩治宦官,任用李训和郑注等人夺回皇权。835年,经过一番布置,文宗登紫宸殿朝见百官,李训用计谎称天降甘露,企图将众宦官引入埋伏,一举消灭,但被仇士良看出破绽,劫文宗回宫,并派出禁军大杀李训被诛杀等许多朝臣。此事被称为“甘露之变”。此后,宦官一直掌握军政大权,成为唐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3、 问题:名词解释:两税法
答案: 【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分析:【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势力发展,均田制被破坏,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施。安史之乱后,为解决财政危机,德宗采纳杨炎建议于780年行此法。即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每户资产多少征户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并以征钱为主。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4、 问题:名词解释: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答案: 【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分析:【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武德七年(624),高祖李渊颁布均田令和赋税令,标志着这两种制度的确立。
(1)均田制。唐制:丁男(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中男(十六岁至二十岁)可授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口分田不许买卖,丁男老(六十岁以上)时,政府收回五十亩,依然可以保留口分田三十亩、永业田二十亩,丁男死后,政府收回口分田,允许永业田传子孙;不是户主的老男、笃疾、废疾者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三十亩。均田制之所以能够实施,是由于唐建之初,政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所以能够在局部范围内实施均田。但是,政府掌握的土地毕竟有限,而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土地授给农民,只是徒有其名罢了。这并不是说均田制一无是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短期内维持小生产者的稳定性。
(2)租庸调制。租即为田租,庸相当于人头税,调则是徭役。唐制:凡授田民(不管是否足额授给),每丁纳粟二斛为租;绢二丈、棉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是为调;每丁服徭役岁二十日,若不应役,每日折绢三尺或折布三尺七寸五分,这种折绢或布的代役金,称之为“庸”。除此以外,临时加役十五日,免其调;加三十日,则租调全免。租庸调制是唐王朝剥削均田农民的主要方式,虽然对农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这种相对灵活的赋役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作业】第4周: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对策 单元作业
1、 问题:一、简答题:(50分)简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二、材料解析题:(50分)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评分规则: 【 简答及分析合理
】
第4周: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对策 单元测验2
1、 问题:均田制彻底废除,被破坏的原因有三,以下内容中不包括的是:( )
选项:
A:人口的增多,使土地不足;
B:由于土地兼并,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C:财政收入减少;
D:由于农民赋役的繁重,逃亡为地主户,政府的控制力减弱。
答案: 【财政收入减少;】
2、 问题:以下内容包括刘晏理财方法的是:( )
选项:
A:改革漕运;
B:抬高物价;
C:专用胥吏;
D:由于农民赋役的繁重,逃亡为地主户,政府的控制力减弱。
答案: 【改革漕运;】
3、 问题:两税法的实行:( )
选项:
A:税收混乱状态仍无缓解;
B: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年的垦田数为准;
C: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春秋两季征收;
D:简化了税收手续。
答案: 【简化了税收手续。】
4、 问题:两税法本身的缺陷,特别是中唐以后的腐败政治,使它在推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流弊,包括:( )①统治者根据需要任意规定赋税总额;②长期不调查户等,官豪得以作弊;③户税征收多采用折收形式,暗中增加负担。④两税之外又收杂税。⑤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春秋两季征收。
选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①②③④】
5、 问题:在唐文宗时期,又发生了李训等为谋杀宦官的:( )
选项:
A:藩镇割据
B:甘露之变
C:科举制度
D:税制改革
答案: 【甘露之变】
6、 问题:两税法本身的缺陷,特别是中唐以后的腐败政治,使它在推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流弊,包括:( )
选项:
A:统治者根据需要任意规定赋税总额;
B:长期不调查户等,官豪得以作弊;
C:户税征收多采用折收形式,暗中增加负担;
D:两税之外不收杂税。
答案: 【统治者根据需要任意规定赋税总额;;
长期不调查户等,官豪得以作弊;;
户税征收多采用折收形式,暗中增加负担;】
7、 问题: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选项:
A:掌握兵权;
B:出任督军使;
C:吏治清明;
D:废立皇帝。
答案: 【掌握兵权;;
出任督军使;;
废立皇帝。】
8、 问题:均田制是唐朝前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五百顷递降至五顷。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均田制规定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租庸调法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问题:两税法产生于唐朝初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3、 问题:两税法规定户税按户等高低(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征钱,户等高者出钱多,低者出钱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两税法不仅有利于户籍的整理,社会生产的安定,而且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皇亲国戚、官僚地主、浮户、客户、商贾都得纳税),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官僚豪强势力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5、 问题:唐后期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据马端临估计,天宝年间的实际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6、 问题:雍城周围有七十余里,居民三十多万户,有数千家店铺,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7、 问题:唐朝后期形成了许多商业中心。黄河流域有长安、泉州、开封、苏州、定州(河北定县)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8、 问题: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做( )。
答案: 【输庸代役】
19、 问题:唐代均田的办法,和前代相比,土地买卖的限制( )。
答案: 【较为松驰】
20、 问题:均田制在唐初期一定程度上得到完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武周以后,均田制受到破坏,到( )时两税法实施后,均田制彻底废除。
答案: 【德宗】
21、 问题:刘晏被后世称为“治事能臣,理财妙手。”唐德宗即位后,刘晏任吏部尚书左仆射兼管度支出纳事宜,理财确立的指导思想是“理财以养民为先,户口滋多,赋税自广”,主要是( )。
答案: 【广开税源】
22、 问题: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 )的新税制。
答案: 【租庸调】
23、 问题:( )是专制制度下皇权不断扩大的结果,他们控制皇帝,左右朝廷,成为一大祸患,在唐代宽宦官的专权有其演变过程。
答案: 【宦官专权】
24、 问题: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斗争,史称( )。
答案: 【南衙北司之争】
25、 问题:唐代中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其中最典型的是( )。
答案: 【牛李党争】
26、 问题:( )是唐代最发达的手工业部门之一。
答案: 【纺织业】
27、 问题:长安有五条大道通向全国各地。( )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答案: 【扬州】
第5周:五代十国的兴替 单元测验
1、 问题:1.为结束五代十国局面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
选项:
A:周世宗改革
B:陈桥兵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