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管理信息系统(张旭)(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二章 信息系统与战略 第2章单元测试
- 【作业】第一章 信息系统的概述 第1章案例分析
- 第一章 信息系统的概述 第1章单元测试
- 第三章 信息系统与组织 第3章单元测试
- 第四章 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第4章单元测试
- 【作业】第三章 信息系统与组织 第3章案例分析
- 第六章 信息系统与决策 第6章单元测试
- 【作业】第五章 企业应用系统和业务流程集成 第5章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企业应用系统和业务流程集成 第5章单元测试
- 第七章 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7章单元测试
- 【作业】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伦理与社会议题 第8章案例分析
- 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伦理与社会议题 第8章单元测试
- 【作业】第九章 知识管理与大数据 第9章案例分析
- 第九章 知识管理与大数据 第9章单元测试
- 第十章 信息系统建设 第10章单元测试
- 第十一章 信息系统管理 第11章单元测试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9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章 信息系统与战略 第2章单元测试
1、 问题:对企业角度分析信息系统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系统为()。
选项:
A:战略信息系统
B:领导支持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答案: 【战略信息系统】
2、 问题:战略信息系统能够改变()。
选项:
A:组织目标
B:产品和服务
C:操作方法
D:以上都是
答案: 【以上都是】
3、 问题:下列哪一个是战略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
选项:
A:加快计算和值处理
B:提高一般报告速度
C:改进用户决策管理
D:改进组织生存和特点
答案: 【改进组织生存和特点】
4、 问题:战略信息系统改变的是()。
选项:
A:企业外部环境
B:企业业务自身
C:与投资者的关系
D:计算机通讯环境
答案: 【企业业务自身】
5、 问题:下列哪一个不是战略信息系统常用的分析工具()。
选项:
A:五种竞争力模型
B:三种通用战略
C:业务流程分析
D:价值链模型
答案: 【业务流程分析】
6、 问题: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是战略信息系统的作用的正确描述()。
选项:
A:竞争优势是相对的,不可能保持永远,惟一可以真正保持的竞争优势就是不断革新
B: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唯一作用就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C: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供最能符合客户价值观的完美服务
D:企业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来塑造企业革新的基础
答案: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唯一作用就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7、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是五力模型的构成元素()。
选项:
A:买方和卖方
B:替代品
C:政府监管部门
D: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
答案: 【政府监管部门】
8、 问题: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是信息系统对五力的支持作用()。
选项:
A:通过信息系统向国家统计部门报送数据
B:通过信息系统对连锁店分店的积分进行系统管理
C:通过电子商务替代中介商
D:将更多信息送达买家手中
答案: 【通过信息系统向国家统计部门报送数据】
9、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是三种通用战略()。
选项:
A:差异化战略
B:低成本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集中化战略
答案: 【多元化战略】
10、 问题:市场焦点的差异化,市场细分等数据挖掘业务,比较适合用于()。
选项:
A:差异化战略
B:低成本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集中化战略
答案: 【集中化战略】
11、 问题:如发现自身处在价格战为主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可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并支持一个以差别为基点的战略,这种信息系统支持的是()。
选项:
A:差异化战略
B:低成本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集中化战略
答案: 【差异化战略】
12、 问题:沃尔玛公司的连续补充系统,这种信息系统支持的是()。
选项:
A:差异化战略
B:低成本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集中化战略
答案: 【低成本战略】
13、 问题:价值链分析能够()。
选项:
A:根据组织如何增加价值和成本如何构成来帮助定义业务的战略
B:有助于与建立顾客、供应者的关系和竞争者的相对地位
C:在产业结构中如何提高和保持其地位
D:以上都是
答案: 【以上都是】
14、 问题:以下哪一个企业活动过程是基本价值过程()。
选项:
A:人力资源管理
B:售后服务
C:采购
D:研究与开发
答案: 【售后服务】
15、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是供应链价值链的组成部分()。
选项:
A:供应商价值链
B:渠道价值链
C:网络价值链
D:消费者价值链
答案: 【网络价值链】
16、 问题:哪一项信息技术不是供应商管理常用的技术手段()。
选项:
A:DSS
B:JIT
C:CPFR
D:EDI
答案: 【DSS】
17、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是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的做法()。
选项:
A: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让消费者按自己的要求来定制产品或服务
B:用远程视频会议进行沟通
C:用搜索算法把单纯的信息做以匹配
D:用数据技术动态把握长尾首末的转化
答案: 【用远程视频会议进行沟通】
18、 问题:下列描述哪一种不容易带来竞争优势()。
选项:
A: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与信息技术结合
B:新信息系统
C:信息技术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D:计算机硬件
答案: 【计算机硬件】
19、 问题:建立战略信息系统应分析的问题不包括()。
选项:
A:企业财务的盈利率
B:本行业的情况(现状、发展)
C:本组织目前的战略
D:本行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答案: 【企业财务的盈利率】
20、 问题:建立战略信息系统应分析的问题不包括()。
选项:
A:本组织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B:引入信息技术能否有战略机会
C:企业的员工成本
D:新的系统将在那些领域提供最大价值
答案: 【企业的员工成本】
21、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可选择的替代商品或服务越多,造成的威胁也越小
B:竞争对手的威胁主要在于产品的相似性
C:购买者可选择的购买渠道多时,供应者能力高
D:购买者可选择的购买渠道多时,购买者能力低
答案: 【竞争对手的威胁主要在于产品的相似性】
22、 问题:使用因特网的供应链可以使产品或服务直接到达()。
选项:
A:购买者
B:批发商
C:经销商
D:零售商
答案: 【购买者】
【作业】第一章 信息系统的概述 第1章案例分析
1、 问题:海尔的柔性化制造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如今,海尔在全集团范围内已经实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生产线可以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的混流生产。为了使生产线的生产模式更加灵活,海尔有针对性地开发了EOS商务系统、ERP系统、JIT(Just in time)三定配送系统等六大辅助系统。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柔性制造系统,海尔不但能够实现单台电脑客户定制,还能同时生产千余种配置的电脑,而且还可以实现36小时快速交货。在生产方式上,海尔实行大规模定制,通过大规模生产,获得生产的规模效应,针对定制的生产方式,海尔建立了柔性化制造系统(CIMS),通过柔性化制造系统,从接到定单到产品出厂,中间的每一道工序都处于电脑系统的集成管理和严格监控之下,使生产线可以实现不同型号的混流生产,同时海尔ERP系统每天准确自动地生成向生产线配送物料的BOM,通过无线扫描、红外传输等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实现定时、定量、定点的JIT三定配送。通过柔性化的制造,保证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优势。在管理方式上,海尔在不同工序间建立以价格为纽带的市场链机制,上游工序与下游工序间签订买卖合同,上游工序根据下游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并索酬,但如果上游工序没有按下游工序的要求按时按质提交产品,则下游工序会根据合同向上游索赔。通过这种市场链机制,各工序各员工都成为自主经营体,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也根据自己创造的价值获取收益,任何部门都需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承担完全责任。在关键资源上,海尔加强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信息化水平的建设,通过管理的信息化为市场链模式提供支撑;在合作伙伴上,市场链模式对内部市场资源及内部流程进行了整合,规定了企业与供应商、渠道商及其他企业的关系,内部市场的单位可以参与海尔内部市场的竞争,如果内部市场的上游环节无法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则下游市场可以选择通过外部市场满足其需求,即产品或服务的外购、外包,这样也会逼着内部市场各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海尔还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供应商、销售商共享网上信息,保证了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形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架起了海尔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和计算机网络的桥梁,将用户信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信息,以信息替代库存,强化了整个系统执行定单的能力,海尔物流成功地运用电子商务体系,大大缩短了海尔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为海尔赢得了响应市场的速度,扩大了海尔产品的市场份额。海尔认为,用户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能带来的市场价值,所以,用户的需求所在,就是海尔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方向。面对个人消费者,海尔目前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网上销售。海尔极富个性化的创造理念,使客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享受海尔的网上制订服务,随意的组合自己需要的组件或服务。消费者可以在海尔的电子商务网站上浏览、选购、支付,然后坐在家里享受海尔快捷的配送及安装服务。海尔集团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业绩,是和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分不开的。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海尔发动了一场管理革命:以市场链为纽带,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用户资源,逐步向“零库存、零营运资本和(与用户)零距离”的终极目标迈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我理解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有效、而对手又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东西”。他表示,把根基扎在市场上,精心培育企业以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是海尔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但是海尔业务的发展仍然存在着阻碍因素,例如保守的业务多元化战略。不同的业务所需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海尔在其他市场也同样一直采用它的家电经营模式。1995年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但情况并不乐观。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并曾一度退出市场;海尔手机在国内手机中也并无优势可言。至今,海尔仍在为其多元化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走多元化路线,多元化无可厚非,但海尔能否在进行多元化的同时确保多元化所必须的各种经营资源将成为关键因素。 根据案例:(1)海尔集团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战略业务目标?
评分规则: 【 每小题10分,并按下列评分标准:1.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论述清晰,有自己的观点:小题标准分×100%;2.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论述较为清晰,有自己的观点:小题标准分×75%;3. 论述一般,有自己的观点:小题标准分×50%;4. 论述一般,没有自己的观点:小题标准分×25%。
】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