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组织行为学(福建农林大学)1450728679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3-22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讲单元测验:《组织行为学》概述
1、 问题: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选项: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组织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答案: 【组织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2、 问题: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选项:
A:泰勒
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答案: 【明兹伯格】
3、 问题:通常我们所说的管理者的四大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 )
选项:
A:控制
B:沟通
C:谈判
D:监督
答案: 【控制】
4、 问题:体现团队资源分配的管理者角色是( )
选项:
A:决策者角色
B:信息传递者角色
C:人际关系角色
D:监督者角色
答案: 【决策者角色】
5、 问题:工作绩效模型中体现员工能不能干,愿不愿意干,有没有条件干的三大因素是( )
选项:
A:领导
B:能力
C:机会
D:动机
答案: 【能力;
机会;
动机】
6、 问题: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与群体三个层面。
选项:
A:组织
B:领导
C:激励
D:个体
答案: 【组织;
个体】
7、 问题:组织行为学是指通过对组织内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组织中人的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三讲 如何有效激励员工(上) 末位淘汰制
1、 问题:某医用设备公司,现有员工180多人,在该行业中较具影响力。最近公司从国外请来了一个管理高手Y担任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Y刚到公司就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实施末位淘汰法,将年终评估中最差的5%解雇。公司老板对此举措存有疑虑,员工基本表现不错,很难从中评出最差的5%。但是这个举措在Y原来的公司运用的非常有效,且Y对此很坚持。你认为老板是否应该采纳该举措?
评分规则: 【 此方法不适合这家公司。首先,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法是假设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所谓正态分布。 这种分布在统计对象数量巨大的时候是成立的, 但是,对一个只有 180 多人的公司来说,员工的表现不太可能符合正态分布。该公司的老板也觉得员工公司表现的不错,并不存在表现很差的5%。
其次,当我们淘汰这批人以后,还要从外面招聘到同等数量的员工。通常,我们很难保证新招进来的人更合适,尤其是医用设备公司,需要一些专业的技能。加上招聘、培训成本,这种“换血” 大多数是得不偿失的。
第三, “末尾淘汰制”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和公正的评价体系,且需要专业的实施人员,这里所谓的“表现最差的 5%”是企业中的评估者们评价出来的,不一定是真正的“表现最差的5%” 。
第四, 实施末尾淘汰还应该考虑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相关的规定,今后可能就会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最后,实行末位淘汰法还有其他的不良影响,如令员工有不安全感、焦虑、 员工关系紧张、对企业不忠诚等。对真正的“表现最差的 5%”也不应该一定采取淘汰的方法。 因为, 这些人当中, 有相当多的人的表现不佳,不是因为他们本人原因, 可能是公司的问题, 或者是上司的问题, 或者是个人乃至家庭的短期性问题。 只有极少数,才是真正不适合本公司, 需要淘汰的。 所以,可针对这些人设置一个“缓冲池” 或“资源库” 并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给他们充分的机会证明他们的能力。
】
第二讲 如何知人善用——个体心理与行为(下) 第二讲单元测试:《如何知人善用》
1、 问题: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选项: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答案: 【胆汁质】
2、 问题:( )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
选项:
A:认知
B:价值观
C:态度
D:兴趣
答案: 【价值观】
3、 问题:强调技术并不断成长,职业发展围绕自己所擅长的技术或专业能力而进行的,如工程或金融分析,这种“职业锚”叫( )
选项:
A:管理型职业锚
B:创造型职业锚
C:技术型职业锚
D:安全型职业锚
答案: 【技术型职业锚】
4、 问题:霍兰德认为( )中的人适合从事思考和理解的科学研究活动。
选项:
A:艺术型
B:研究型
C:社会型
D:传统型
答案: 【研究型】
5、 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将个体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包括( )
选项:
A:知识
B:价值观
C:技能
D:自信
答案: 【知识;
技能】
6、 问题:下列属于特殊能力的有( )
选项:
A:音乐能力
B:绘画能力
C:逻辑思维能力
D:想象力
答案: 【音乐能力;
绘画能力】
7、 问题: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基础,因为它关系到个体能否有干某件事的可能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三讲 如何有效激励员工(下) 第三讲单元测试
1、 问题:( )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选项:
A:动机
B:需要
C:激励
D:目标
答案: 【动机】
2、 问题: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
选项: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ERG理论
答案: 【ERG理论】
3、 问题:以下哪些因素不属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子( )
选项:
A:成就感
B:工作条件
C:个人成长
D:工作的主动性
答案: 【工作条件】
4、 问题:下列哪些不属于ERG理论的需要层次( )
选项:
A:生存
B:相互关系
C:成长
D:自我实现
答案: 【自我实现】
5、 问题: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选项: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 【自我实现需要】
6、 问题:通过撤销有利的刺激来减少某种行为是( )
选项:
A: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消退
答案: 【消退】
7、 问题: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设置有三个基本点,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适当反馈和( )
选项:
A:目标的适当难度
B:目标的宏大性
C:目标的抽象性
D:目标的科学性
答案: 【目标的适当难度】
8、 问题:( )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信念
选项:
A:自我效能感
B:自我认知
C:组织支持感
D:心理契约
答案: 【自我效能感】
9、 问题:下列属于员工内在动机的是( )
选项:
A:报酬
B:兴趣
C:满足感
D:成就感
答案: 【兴趣;
满足感;
成就感】
第四讲 如何有效改变员工态度 第四讲单元测试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