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经济地理学(成都师范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单元 经济地理学绪论 第一单元测试题
- 【作业】第一单元 经济地理学绪论 1、经济地理学的含义及其作用。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3、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以成都为例,用杜能农业区位论分析成都周边农业生产的空间配置结构。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 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其他区位理论
- 第三单元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三单元测验题-1
- 【作业】第三单元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中心地理论及零售业区位决策影响因素
- 第三单元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三单元测验题-2
- 【作业】第三单元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零售业空间模型与零售引力模型
- 第四单元 多部门企业区位 第四单元测试题-1
- 【作业】第四单元 多部门企业区位 多部门企业区位-1
- 第四单元 多部门企业区位 第四单元测验题-2
- 【作业】第四单元 多部门企业区位 多部门企业区位-2
- 【作业】第五单元 跨国公司区位 产品周期理论
- 第五单元 跨国公司区位 第五单元测试题
- 第五单元 跨国公司区位 第五单元测验题-2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6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单元 经济地理学绪论 第一单元测试题
1、 问题:在史志描述,对我国经济地理现象进行描述的最古老著作是战国时期的 。
答案: 【山海经和禹贡】
2、 问题: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 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答案: 【货殖列传】
3、 问题:欧洲的经济地理记述传统,随着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而逐渐向商业和贸易方向侧重。
答案: 【地理大发现】
4、 问题:在商业地理研究阶段,最具影响的是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1889年出版的《 》。
答案: 【商业地理手册】
5、 问题: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 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答案: 【罗蒙诺索夫】
6、 问题: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是: 、 、 。
答案: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7、 问题:在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
答案: 【交通运输地理学】
8、 问题:在经济地理学的所有分支中,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特别密切的是: 。
答案: 【农业地理学】
9、 问题:开经济地理规范区位研究之先河的是: 提出的农业区位论。
答案: 【杜能】
10、 问题:带动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理论发展的是: 提出的工业区位论。
答案: 【韦伯】
【作业】第一单元 经济地理学绪论 1、经济地理学的含义及其作用。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3、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 问题:1、经济地理学的含义及其作用。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
】
2、 问题: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
评分规则: 【 1、过程完整。
叙述内容详实。
】
3、 问题:3、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
叙述完整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1、 问题: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评分规则: 【 内容完整,分析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以成都为例,用杜能农业区位论分析成都周边农业生产的空间配置结构。
1、 问题: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评分规则: 【 内容完整、正确。评价有依据。
】
【作业】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1、 问题:请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论假设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叙述完整。
】
2、 问题:请论述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及其结论。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论述完整。
】
3、 问题:以成都为例,用杜能农业区位论解释成都周边农业生产的空间配置。
评分规则: 【 结论有依据。
】
4、 问题:请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区位因子的分类。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
】
5、 问题:请简述韦伯最小运费理论的含义及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
】
6、 问题:请简述原料指数的含义,并解释如何利用原料指数确定工厂区位。
评分规则: 【 内容正确
】
7、 问题:请使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华南沿海轻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评分规则: 【 理论依据正确,分析论证清晰。
】
第二单元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1、 问题:农业区位论之前的德国主流农业理论是( )。
选项:
A:合理农业论
B:自营农业论
C:比较优势论
D:绝对优势论
答案: 【合理农业论】
2、 问题:1826年出版的著作( )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选项:
A:《经济进步的条件》
B:《孤立国》
C:《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D:《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答案: 【《孤立国》】
3、 问题:在杜能圈中,(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最高。
选项:
A:自由农业圈
B:谷草农作圈
C:轮作农业圈
D:畜牧圈
答案: 【轮作农业圈】
4、 问题:在杜能圈中,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最低的是( )。
选项:
A:自由农业圈
B:林业圈
C:轮作农业圈
D:畜牧圈
答案: 【畜牧圈】
5、 问题:下列有关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模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运费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唯一变量
B:利润加运费是个常数
C:同一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之差是常数
D: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品价格或者降低产品成本来最大限度增加利润
答案: 【利润加运费是个常数】
6、 问题: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自由式农业圈的大小,是由( )决定的。
选项:
A:城市面积
B:城市人口规模
C:自然条件
D:作物种类
答案: 【城市人口规模】
7、 问题:纳瓦佛等人研究发现的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状态形成的法则是( )。
选项:
A:地租最大化
B:时间节约
C:运输成本
D:交通状况
答案: 【时间节约】
8、 问题:逆杜能圈现象主要发生在( )。
选项:
A: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
B: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
C: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
D:中国的农村地区
答案: 【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
9、 问题:工业区位论第一部集大成著作是( )。
选项:
A:《工业区位论》
B:《孤立国》
C:《国富论》
D:《经济空间秩序》
答案: 【《工业区位论》】
10、 问题: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 )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选项:
A:工资
B:运费
C:集聚
D:原料
答案: 【运费】
11、 问题:原料指数小于1,工业最佳区位属于( )。
选项:
A:原料地指向型
B:市场地指向型
C:自由指向型
D:以上答案都不是
答案: 【市场地指向型】
12、 问题:原料指数大于1,工业最佳区位属于( )。
选项:
A:原料地指向型
B:市场地指向型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