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经济法总论单元测验

1、 问题: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力量兴起于
选项:
A:资本主义时期
B:封建主义时期
C:奴隶制时期
D:原始社会
答案: 【资本主义时期

2、 问题: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是指经济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应当以什么利益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
选项:
A: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
C:集体利益
D: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 【社会公共利益

3、 问题:以下不属于经济法的非强制性调整方法的是?
选项:
A:引导
B:指导
C:协商
D:禁止
答案: 【禁止

4、 问题: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的特点是
选项:
A:任意干预
B:只能采取强制手段
C:是国家的一种经济职能
D:作用于所有领域
答案: 【是国家的一种经济职能

5、 问题:以下对经济法主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经济法的主体必须以相应的经济法律规范为依据
B:经济法的主体可能同时也成为其他法律关系的主体
C:即使在民事法律上不具有独立民事主体资格的主体,如企业分支机构或内部组织,同样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D:消费者不是经济法的主体
答案: 【消费者不是经济法的主体

6、 问题:市场失灵是经济法产生的客观基础之一,其表现形式包括
选项:
A:垄断
B:信息失灵
C: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D:负外部性
答案: 【垄断;
信息失灵;
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负外部性

7、 问题: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选项:
A:社会本位
B:适度干预
C:经济公平
D:意思自治
答案: 【社会本位;
适度干预 ;
经济公平

8、 问题:经济法调整方法的特点
选项:
A:事前性
B:政策性
C:公、私调整融合性
D:事后性
答案: 【事前性;
政策性;
公、私调整融合性

9、 问题:经济法主体的特点有 
选项:
A:身份性
B:不对等性
C:广泛性
D:抽象性
答案: 【身份性;
不对等性;
广泛性

10、 问题:经济法的思维方式特点有 
选项:
A:整体观
B:差异化
C:开放性
D:个体性
答案: 【整体观;
差异化;
开放性

第二章 :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单元测验

1、 问题: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限制竞争行为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选项:
A:责令行为人改正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处分
C:对行政机关处以罚款
D: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
答案: 【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

2、 问题:下列属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职责的有
选项:
A: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
B: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
C: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
D: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
答案: 【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
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
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
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

3、 问题: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约定中,属于横向垄断协议的有
选项:
A:联合拒绝销售特定经营者的商品
B:划分销售商品的种类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