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编译原理(上海电力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0课:开课说明 开课说明投票(兼具开课签到功能)
- 第1课: 引论 作业(第一章)(计入总成绩)
- 第2课: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其语法描述 作业(第二章)(计入总成绩)
- 【作业】第3课:词法分析1 作业2(第二章)(计入总成绩)
- 【作业】第6课:实验一 词法分析器 上交实验一电子版报告及程序代码
- 第5课:词法分析3 作业(第三章)(计入总成绩)
- 【作业】第6课:实验一 词法分析器 作业2(第三章)
- 第7课: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1 作业1(第四章)
- 第8课: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2 作业2(第四章)
- 【作业】第9课:实验二 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递归下降分析程序 上交实验二电子版报告及程序代码
- 【作业】第9课:实验二 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递归下降分析程序 作业3(第四章)
- 【作业】第10课 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3 &自下而上分析1 作业4(第四章)
- 【作业】第12课 实验三 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LL(1)分析器 上交实验三电子版报告及程序代码
- 第11课 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2 作业1(第五章)
- 第13课 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3 作业2(第五章)
- 【作业】第14课 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4 作业3(第五章)
- 第15课 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5 作业4(第五章)
- 【作业】第16课 实验四 LR分析器 上交实验四电子版报告及程序代码
- 第17课 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 (作业)第六章
- 第18课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1 (作业1)第7章
- 第19课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2 作业2(第7章)
- 【作业】第19课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2 作业3(第7章)
- 【作业】第21课 实验五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上交实验五电子版报告及程序代码
- 第20课 符号表和运行时内存空间组织 作业(第8、9章)
- 第22课 优化1 作业1(第十章)
- 【作业】第23课 优化2 作业2(第十章)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0课:开课说明 开课说明投票(兼具开课签到功能)
1、 问题:请问你是否已观看完开课说明并已知晓课程整体安排?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1课: 引论 作业(第一章)(计入总成绩)
1、 问题:编译程序是一种常用的( )软件
选项:
A:系统
B:实时系统
C:应用
D:分布式系统
答案: 【系统】
2、 问题:编译程序各个阶段都涉及到的工作是( )
选项:
A:错误处理
B:词法分析
C:语义分析
D:语法分析
答案: 【错误处理】
3、 问题:编译程序是对()
选项:
A:高级语言的翻译
B:汇编程序的翻译
C:高级语言的解释执行
D:机器语言的执行
答案: 【高级语言的翻译】
4、 问题: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经编译后产生的程序叫( )
选项:
A:源程序
B:解释程序
C:连接程序
D:目标程序
答案: 【目标程序】
5、 问题:( )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
选项:
A:代码生成程序
B:设备管理程序
C:语法分析程序
D:词法分析程序
答案: 【设备管理程序】
6、 问题:编译程序是一种( )
选项:
A:汇编程序
B:目标程序
C:翻译程序
D:解释程序
答案: 【翻译程序】
7、 问题:语法分析时所依据的是( )
选项:
A:语法规则
B:语义规则
C:等价变换规则
D:词法规则
答案: 【语法规则】
8、 问题:编译过程中,语法分析器的任务不包括()
选项:
A: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B: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
C:分析程序的结构
D: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
答案: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9、 问题:编写一个计算机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后,到正式上机运行之前,一般要经过()这几步a、编辑 b、编译 c、连接 d、运行
选项:
A:ad
B:abc
C:abcd
D:ac
答案: 【abc】
10、 问题:面向机器的语言指的是( )
选项:
A:只能在一台计算机上使用的语言
B:用于解决机器硬件设计问题的语言
C:特定计算机系统所固有的语言
D:各种计算机系统都通用的语言
答案: 【特定计算机系统所固有的语言】
11、 问题:面向机器语言的特点是( )
选项:
A:程序的执行效率高,编制效率低,可读性差
B:程序的执行效率低,编制效率低,可读性差
C:程序的执行效率高,编制效率高,可读性强
D:程序的执行效率低,编制效率高,可读性强
答案: 【程序的执行效率高,编制效率低,可读性差】
12、 问题:按逻辑上划分,编译程序第三步工作是()
选项:
A:代码生成
B:语法分析
C:词法分析
D:语义分析
答案: 【语义分析】
13、 问题:编译程序中语法分析器接收以( )为单位的输入
选项:
A:单词
B:表达式
C:产生式
D:句子
答案: 【单词】
14、 问题: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 )
选项:
A: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答案: 【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15、 问题:不可能是目标代码的是()
选项:
A:汇编指令代码
B:中间代码
C:可重定位指令代码
D:绝对指令代码
答案: 【中间代码】
16、 问题:程序语言一般分为()和()
选项:
A:高级语言
B:低级语言
C:通用程序语言
D:专用程序语言
答案: 【高级语言;
低级语言】
17、 问题:高级语言的翻译方式有()和()
选项:
A:解释方式
B:汇编方式
C:编译方式
D:模拟方式
答案: 【解释方式;
编译方式】
18、 问题: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还应包括( )
选项:
A:表格处理
B:模拟执行器
C:出错处理
D:解释器
答案: 【表格处理;
出错处理】
19、 问题: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通过编译,得到目标代码后才能投入运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0、 问题:对于编译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一遍”处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1、 问题:编译程序生成的目标程序一定是机器语言的程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2、 问题:编译程序是将( )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低级语言程序。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高级;
高级语言】
23、 问题:编译程序的阶段包括( )、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答案: 【词法分析】
24、 问题:编译程序的阶段包括词法分析、(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答案: 【语法分析】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