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5-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 第一讲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 单元测验

1、 问题:文学创意写作的教学目标是 ( )
选项:
A:培养学生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应对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B:掌握现代人基本的写作能力;
C:培养大中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D:培养现代人的语言交际与沟通能力。
答案: 【培养学生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应对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2、 问题:在移动互联的新时代,( )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五大媒体。
选项:
A:网络
B:广播
C:电视
D:手机
答案: 【手机

3、 问题:30年来,经历了3次转型升级的文学写作课,它的课程形态应该是( )。
选项:
A:知识型课程+实践性教学;
B: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
C:知识传授+素质培育+能力养成;
D:文化素质培育+实践性训练。
答案: 【知识传授+素质培育+能力养成;

4、 问题: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用下列( )四个方面来阐释的。
选项:
A: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
B: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民族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知识;外语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D:学习方法;创新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答案: 【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 问题: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理论的涵义,是指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 )和关键图像,用于储存、组织和优化阅读与写作的信息。
选项:
A:关键词;
B:主题句;
C:中心论点;
D:数据。
答案: 【关键词;

6、 问题:巴巴拉·明托说: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作者的思想组织成( ),并按照逻辑的有关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
选项:
A:金字塔结构;
B:波浪式结构;
C:对比式结构;
D:总分式结构。
答案: 【金字塔结构;

7、 问题:读写交叉法即:“创作与评论、( )左脑与右脑、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叉运用。
选项:
A:个性共性;
B:主观与客观;
C:感性与理性;
D:个别与一般。
答案: 【感性与理性;

8、 问题:“云教育”时代的师生们在教学中使用的自媒体是指( )。
选项:
A:课程平台和刊物杂志;
B:网络与公司;
C:报纸和电台;
D:微博信(微信、微博、博客的简称)。
答案: 【微博信(微信、微博、博客的简称)。

9、 问题:江苏一位高中生顾叶尘曾写了一篇在微型小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盛夏》(见本周的拓展阅读)。作品的质量和作者的文学写作能力,远超一个高中生的水平。她主要是通过( )等方法来展现自己的文学创意写作能力的。
选项:
A:文学构思;文学细节;文学语言。
B:人物描写;情节设计;故事讲述。
C:第三人称叙述和诗化构思;
D:成长主题创意和二重性格组合。
答案: 【文学构思;文学细节;文学语言。

10、 问题:在主讲老师说的故事《影响我一生的几本书和几个人》里,作者想表达的散文立意是( )。
选项:
A:与读者兴趣相连的文学阅读才容易与青少年培育艺术感觉发生正相关;
B:文学阅读影响人的成长有偶然性;
C:文学读写能力通过自学可以得到提高;
D:少年成长中最初的文学阅读很重要。
答案: 【与读者兴趣相连的文学阅读才容易与青少年培育艺术感觉发生正相关;

第二讲 文学创意写作的特征 第二讲 文学创意写作的特征 单元测验

1、 问题:文学创意写作的本质特征是( )
选项:
A:感性特征;情感特征;间接特征;
B:感性特征;理性特征;间接特征;
C:个性特征;情感特征;间接特征;
D:共性特征;情感特征;间接特征。
答案: 【感性特征;情感特征;间接特征;

2、 问题:文学文体、理论文体、新闻文体的基本功能与作用是( )。
选项:
A:侧重于告知;侧重于感染;侧重于说服;
B:侧重于感染;侧重于说服;侧重于告知;
C:侧重于说明;侧重于感染;侧重于告知;
D:侧重于感染;侧重于告知;侧重于说明。
答案: 【侧重于感染;侧重于说服;侧重于告知;

3、 问题:文学文体、理论文体、新闻文体常见的结构是( )。
选项:
A: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波浪式;
B:倒金字塔式;波浪式;金字塔式;
C:波浪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
D:波浪式;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
答案: 【波浪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

4、 问题:小说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 )。诗歌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意象。散文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情境。戏剧文学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场面。影视文学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镜头。
选项:
A:关键词;
B:情节;
C:细节;
D:主题句。
答案: 【细节;

5、 问题:新时代的“文学创意写作”有4个特征:1、与文学阅读紧密相连;2、是拥有( )的写作;3、是学习、创造各种新文体的写作。
选项:
A:传统发表园地;
B:现代网络平台;
C:自媒体;
D:工作室和出版社。
答案: 【自媒体;

6、 问题:文学建模读写的最核心的内涵:阅读和写作均不是被动的,而是( )的、有选择、有反馈新功能的。
选项:
A:快乐的;
B:快速的;
C:愉悦的;
D:主动的。
答案: 【主动的。

7、 问题:赵瑜的长篇纪实《寻找巴金的黛莉》是典型的“现实与历史交叉叙述”的( )。
选项:
A:橘瓣式结构;
B:单线式结构;
C:复线式结构;
D:波浪式结构。
答案: 【波浪式结构。

8、 问题:徐慧芬的《纽扣》在1500字的故事讲述里,故事的情节事件“折叠”进了( )次,均是主人公“我的学生”的往事。
选项: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 【2次;

9、 问题:孙春平的《讲究》里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小穗的那个失去了双腿和一只手的父亲,作品刻画这个人物采用了( )的方法。
选项:
A:正面描写;
B:选择动作细节;
C:侧面描写;
D:采用人物语言。
答案: 【侧面描写;

10、 问题:主讲教师的读写故事《把写作融入自己的职业与生命》,里面的散文创意是让自己的文学读写变成一种( )。
选项:
A:生活习惯;
B:主要品格;
C:核心素养;
D:必备能力。
答案: 【生活习惯;

【作业】第三讲 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三讲作业:概述故事内核与故事情节

1、 问题:阅读下列10个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微故事,用1句话来概括它的故事内核(本次作业就是10句左右的“文学概述语言”)。注意这一句概述语言要涉及到每篇故事的核心细节和转折性结局。这10个微故事在附件中,请下载阅读后作答,作答时请标明故事的序号和标题,并在该序号和标题后写上你的概述内容。
评分规则: 【 一、得分要求及标准:抓准故事内核;概括本故事内核时,注意它的核心细节;只用一句话简洁表述。 二、参考案例:1.《撒谎》答:我知道病重住院的父亲怕我担心而故意装作和牌友打牌。

第五讲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第五讲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测验题

1、 问题:缘分,是红尘中的你我前世许下的约定,是今生相守的契约,来生相聚的承诺。缘分,是生命轮回过程中的一点灵光的闪现,总是无意中悄悄地掠过你的心地。缘分,是冥冥中注定的东西,可遇而不可求。缘分,是梦中虚幻的唯美情境,缘分,是一道美丽风景。缘分,使你我相遇、相知、相爱、相守一生。( )
选项:
A:中心词殿后中的W(X)
B:中心词殿后中的W(A+B)
C:中心词殿后中的W(A+A)
D:中心词殿后中的W(C)
答案: 【中心词殿后中的W(X)

2、 问题:别把人生当作一段物欲的盛宴,当你大肆咀嚼的时候,空耗的只是时光的流逝,其它什么也无法留下;人活一世,其实是一场物质与精神的对垒,是一种困扰与解脱的抗衡。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如此方能禅悟生命的智慧。( )
选项:
A:中心词殿后中的W(X)
B:中心词殿后中的W(A+B)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