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04到2022-01-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测验

1、 问题:在开环控制系统中,(      )。
选项:
A:无执行元件
B:无控制器
C:无反馈元件
D:无放大元件
答案: 【无反馈元件

2、 问题: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函数关系的信号的元件称为(         )。
选项:
A:比较元件
B:反馈元件
C:放大元件
D:给定元件
答案: 【反馈元件

3、 问题: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特征可分为(           )。
选项:
A:离散控制系统
B:随动控制系统
C:恒值控制系统
D:连续控制系统
答案: 【随动控制系统;
恒值控制系统

4、 问题:‍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选项:
A:复杂性
B:稳定性
C:准确性
D:快速性
答案: 【稳定性;
准确性;
快速性

5、 问题:在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中,其输入是注入的水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 问题:控制系统是利用输出量与其期望值的偏差来对系统进行控制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偏差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开环控制系统的缺陷是抗干扰能力差。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反馈控制系统是偏差控制系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 测验

1、 问题:系统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分别描述系统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                   关系。
选项:
A:复数域和时间域
B:时间域和复数域
C:复频域和时间域
D:离散域和复数域
答案: 【时间域和复数域

2、 问题: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                  。
选项:
A:终值定理
B:拉普拉斯变换
C:负反馈原理
D:叠加原理
答案: 【叠加原理

3、 问题: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的使用条件是的终值存在,等同于其拉氏变换的              。
选项:
A:所有极点均为负实极点
B:所有复数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C:所有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D: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答案: 【所有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4、 问题:所谓互不接触回路是指                  。
选项:
A:两个回路不经过同一条支路
B:两个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C:两个回路之间没有相同的支路增益
D:两个回路的回路增益不同
答案: 【两个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5、 问题: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选项:
A: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B: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C: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6、 问题: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选项:
A:10
B:50
C:5
D:25
答案: 【10

7、 问题: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选项:
A: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非线性系统
D: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答案: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8、 问题: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选项: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答案: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9、 问题:梅森公式主要用来(  )。
选项:
A:计算输入误差
B: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C:求系统的根轨迹
D:判断稳定性
答案: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10、 问题: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选项:
A:E(S)=R(S)G(S)-H(S)
B:E(S)=R(S)-G(S)H(S)E(s)
C:E(S)=R(S)G(S)H(S)
D:E(S)=R(S)G(S)
答案: 【E(S)=R(S)-G(S)H(S)E(s)

11、 问题: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               。
选项:
A:描述系统各物理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B:描述系统各物理量之间静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C:描述系统各物理量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表达式
D:描述系统各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变换式
答案: 【描述系统各物理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描述系统各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变换式

12、 问题:线性系统的输出响应等于                 。
选项:
A:系统输出的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之和
B: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
C:系统的输入响应与初始状态响应之和
D: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之和
答案: 【系统输出的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之和;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
系统的输入响应与初始状态响应之和

13、 问题:实际系统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线性。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可以是                  。
选项:
A:忽略影响较小的非线性因素
B:在工作点附近进行增量线性化
C:用分段线性函数替代非线性函数
D:在工作点附近应用微分中值定理
答案: 【忽略影响较小的非线性因素;
在工作点附近进行增量线性化;
用分段线性函数替代非线性函数;
在工作点附近应用微分中值定理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