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8到2020-07-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章 绪论 单元测验

1、 问题: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 )、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选项:
A:数据采集
B:滤波电路
C:转换元件
D:放大电路
答案: 【转换元件

2、 问题: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
选项: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
D:灵敏度越高
答案: 【灵敏度越高

3、 问题:在规定范围内传感器可能检测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称为( )。
选项:
A:测量范围
B:灵敏度
C:分辨率
D:线性度
答案: 【分辨率

4、 问题: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 )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答案: 【规律
分析:【国家标准(GB7665-87)中传感器的定义: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5、 问题:一个电压表,其满量程为100V,若其最大误差出现在50V处且为0.12V,则可以确定仪表等级为 ( )级。
答案: 【0.2
分析:【计算 0.12/100*100%=0.12% 去掉百分号为 0.12,利用“选大不选小”的原则确定精度等级为0.2.
国家标准GB 776—76《电测量指示仪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测量指示仪表的精度等级G分为0.1、0.2、0.5、1.0、1.5、2.5、5.0 七个等级。

【作业】第一章 绪论(1) 第一章 绪论_作业

1、 问题:传感器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评分规则: 【 3分 根据传感器的功能要求,它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 5分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部分 8分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合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 分 10分 转换电路:微弱信号进行信号调理与转换、放大、运算与调制部分

2、 问题:请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找一个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系统工作原理。 应用实例: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
评分规则: 【 2分 应用实例:自动感应水龙头 5分 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20分 系统工作原理: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放在水龙头的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的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当人体的手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水龙头的关水。

第二章 传统传感元件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1 电阻式传感器 单元测验

1、 问题:应变片的电阻值R0越大,允许的工作电压( ),灵敏度( )。
选项:
A:越大 越高
B:越大 越低
C:越小 越高
D:越小 越低
答案: 【越大 越高

2、 问题:应变片电桥电路,若相邻两桥臂的应变极性一致,输出电压为两者之( );若相对两桥臂应变的极性一致时,输出电压为两者之( )。
选项:
A:和 和
B:和 差
C:差 和
D:差 差
答案: 【差 和

3、 问题:由于存在横向效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其敏感栅整长应变丝的灵敏度系数。
选项: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
答案: 【小于

4、 问题:电阻应变片转换电路常采用差动电桥,其作用主要包含( )。
选项:
A:减小非线性误差
B:增加应变
C:进行温度补偿
D:提高灵敏度
答案: 【减小非线性误差;
进行温度补偿;
提高灵敏度

5、 问题: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电阻的 ( )效应。
答案: 【应变
分析:【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应变效应。

【作业】第二章 传统传感元件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1 电阻式传感器 作业

1、 问题:填空题
评分规则: 【 (1)输出电压计算公式(10分)计算结果0,01V或-0.01V(10分)(2)0V(10分)(3) 输出电压计算公式(10分)计算结果0,02V或0.02V(10分)

2、 问题:对于下图电桥电路,R1=R2=R3=R4。分析单臂桥、差动半桥、差动全桥的电压输出灵敏度?
评分规则: 【 20分 (1) 单臂桥电压灵敏度: 40分 (2)差动半桥电压灵敏度:50分 (3)差动全桥电压灵敏度:

【作业】第二章 传统传感元件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2 电容传感器作业

1、 问题:图示变介质型传感器,外径r2,内径r1,分析电容C与油液高度h油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评分规则: 【 20分

2、 问题:下图左是电容式差压传感器,金属膜片与两盘构成差动电容C1、C2 ,两边压力分别为P1、P2。下图右为二极管双T型电路,电路中电容是左图中差动电容,UE电源是占空比为50%的方波。试分析:1)当两边压力相等P1=P2时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0值; 2)当P1>P2时负载电阻RL上电压U0大小和方向(正负)。
评分规则: 【 10分 ①U0=0 20分 ②U0=UfM(C1-C2)因为 C1< C2所以 U0<0 ,输出负电压。

第二章 传统传感元件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2 电容传感器单元测验

1、 问题:为了减小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非线性误差,我们应该将两个相同的电容式传感器,联接成( )形式。
选项:
A:串联
B:并联
C:混合联接
D:差动
答案: 【差动

2、 问题: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体物位时,选用的传感器类型为( )。
选项:
A:变间隙型
B:变介电常数型
C:变面积型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变介电常数型

3、 问题:单电容变极距型传感器,极距变大,非线性误差( ),灵敏度( )。
选项:
A:变小 降低
B:变小 提高
C:变大 降低
D:变大 提高
答案: 【变小 降低

4、 问题:差动电容传感器与单电容传感器相比,灵敏度( ),非线性误差( )。
选项:
A:提高 减小
B:提高 增大
C:降低 减小
D:降低 增大
答案: 【提高 减小

5、 问题: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为( )关系,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为( )关系。
选项:
A:非线性 线性
B:线性 非线性
C:线性 线性
D:非线性 非线性
答案: 【线性 非线性

6、 问题:按测量原理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主要有 变面积型 、 ( ) 和 ( )三种。
答案: 【变极距型 变介电常数型
分析:【电容式传感器又分为变极距式、变面积式和变介电常数式三种。

7、 问题: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单电容传感器的( )倍。
答案: 【2

【作业】第二章 传统传感元件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3 电感传感器 作业

1、 问题:图示交流电桥测量电路,Z1,Z2为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电感线圈阻抗值,衔铁上移时,Z1=Z+ΔZ, Z2=Z-ΔZ ,衔铁下移时,Z1=Z-ΔZ, Z2=Z+ΔZ ,其中Z=jωL0 ,ΔZ=jωΔL,分别求衔铁位于中间位置、衔铁上移和衔铁下移对应的输出电压表达式。
评分规则: 【 10分 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电桥平衡,输出为0.10分 衔铁上移 10分 衔铁下移

2、 问题:相敏检波电路如图所示,① 为输入信号端,② 为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③ 为输出端,④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分析电路输入输出关系,分别对应画出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同相、反相情况下的输出信号波形图。
评分规则: 【 30分

第二章 传统传感元件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3 电感传感器 单元测验

1、 问题:电感传感器是建立在( )基础上, 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改变来实现非电量的检测。
选项:
A:压电效应
B:电磁感应
C:应变效应
D:光电效应
答案: 【电磁感应

2、 问题:采用( ) ,得到的输出信号技能反映位移的大小, 也可反应位移的方向,并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 改善输出特性。
选项:
A:直流电桥
B:交流电桥
C:带相敏整流的直流电桥
D: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
答案: 【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

3、 问题:零点残余电压波形是( )。
选项:
A:正弦波
B:方波
C:基波和高次谐波
D:线性
答案: 【基波和高次谐波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