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6-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周 行政法概论 第一篇作业

1、 问题:请简要归纳中国行政法的特点。
评分规则: 【 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行政法的形式多元、效力多元,内容广泛易变(2分)。没有行政法院,行政案件由普通法院管辖,但有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2分)。在内容上传统重实体,趋势是实体与程序并重(1分)。当下以成文法为唯一依据,没有判例制度,行政判例还不是行政法的渊源(2分)。无公法与私法划分,受法德行政法影响较大,主要属于国内公法(1分)。回答其它观点,言之成理者可给1-2分。本题目主要是考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的能力。因此,啰嗦和照抄教材观点者,可扣两分。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归纳出了上述要点者,可给全分。

2、 问题:村民甲与本村村委会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村委会换届,新任村委会主任认为该合同的订立过程暗箱操作不透明,侵犯村集体权益,以村民委员会为原告,诉至法院(民事案件),请求法院判定与被告甲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法院最终判决原被告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判决书说明理由的部分内容如下:……因被告并未提供任何证据证实与村委签订的协议书经过了民主、公开方式。依据《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项规定,违背民主、公开方式的承包合同无效。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所以本案合同是无效合同。)请根据法的渊源的知识,评析法院的判决结果和该段判决内容是否合法。
评分规则: 【 不合法。(2分)法院的说明理由中,混淆了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概念,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是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的,而法院判决书中依据的《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是地方性法规,该法规中规定的无效情形,并不属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无效情形,所以法院判定合同无效是没有法律依据的。(8分)根据观点阐述的准确和语言表述的精练酌情给分。

3、 问题:王某与其父在某县某镇居住,有私房一间。1969年文革时王某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押送劳改农场。1976年其父病故,该私房一直无人居住,后被镇政府作为仓库使用。1980年王某的冤案平反,自愿留在农场任技术人员。1992年,王某返家,向乡镇政府提出退还其所占用的私房,镇政府一直以该仓库属于政府财产为由未予归还。1993年6月2日,王某以镇政府为被告,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认定镇政府侵占房屋的行政行为违法,并判决镇政府退还所占的房屋。问题:王某与镇政府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民事法律关系,还是行政法律关系?
评分规则: 【 1. 判定是民事法律关系,得5分。 2.在此基础上能分析理由,视理由充分程度在5-15之间给分。如并非行政机关参加的所有法律关系都是行政法律关系;本案中镇政府并没有行政权的运用;镇政府对王某房屋的占用与平等主体的另一公民,如王某的邻居占用王某房屋从法律性质上说并无区别;还可从行政概念入手,分析镇政府在本案中的活动并非行政。 3.仅判定是行政法律关系,不分析理由,得0分。判定是行政法律关系,但是有理由分析,视充分程度在1-10分之间给分。

第一周 行政法概论 第一篇测试卷

1、 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选项:
A: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B: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管理关系
C:城管部门与占道经营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因县委书记直接撤销法院院长职务所引起的社会关系
答案: 【城管部门与占道经营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 问题:行政法的形式渊源,指的是行政法律规范的来源或具体表现形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行政法正式渊源的是
选项:
A: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际条约
B: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经典行政案例
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某辖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
答案: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经典行政案例

3、 问题:下列属于给付行政的是
选项:
A:市场监管局颁发营业执照
B:某公司为本单位职工发放年终奖金
C:税务机关向企业征税
D:民政部门给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
答案: 【民政部门给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

4、 问题:期末将至,为了严肃考风考纪,A高校出台校规,内容之一是“凡考试作弊者一律开除”。学生甲在考场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了一张写有本门考试科目相关的十个公式的纸条,学校据此对甲作出开除学籍决定。甲不服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法院无权受理此案
B:甲应当提起民事诉讼
C:甲应当提起行政诉讼
D:甲作弊的事实清楚,校规明确,开除决定合法
答案: 【甲应当提起行政诉讼

5、 问题:2011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二十四批、共计139个指导性案例。下列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体现了作为最高审判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B:指导性案例具有法的效力
C:指导性案例公布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生效案件
D:指导性案例等同于司法解释
答案: 【体现了作为最高审判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6、 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市卫生与健康委员会通过手机短信温馨提示市民乘坐电梯需要注意的事项。卫健委的行为是
选项:
A:强制行政
B:履行职责的行为
C:负担行政
D:规制行政
答案: 【履行职责的行为

7、 问题:武汉市民孙某春节返回四川老家后被医院诊断为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孙某不听劝阻,悄悄逃离医院接触多人,且后期收治隔离和确诊后,仍隐瞒真实行程和活动轨迹。当地公安局对孙某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公安局的行为属于
选项:
A:公行政
B:私行政
C:不是行政活动
D:国家行政
答案: 【不是行政活动

8、 问题:下列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选项:
A:《教师资格条例》
B:《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X省〈高等教育法〉实施办法》
答案: 【《教师资格条例》

9、 问题:下列关于行政法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
A:维护行政管理秩序
B:保障私益与公益的实现
C:为政府提供行政依据
D:预防和解决行政纷争
答案: 【维护行政管理秩序;
保障私益与公益的实现;
为政府提供行政依据 ;
预防和解决行政纷争

10、 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与预防疫情相关的商品出现价格上涨和脱销的情况。A市市场监管局及时开展防控商品价格巡查,主动约谈各大药店,要求扎实做好口罩等储备供应,严格规范明码标价,不得趁机哄抬物价、跟风涨价。约谈属于
选项:
A:国家行政
B:社会行政
C:强制行政
D:非强制行政
答案: 【国家行政;
非强制行政

11、 问题:防控疫情期间,医院有权决定征用周边酒店作为医务人员休息场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征用私人财产是行政行为,医院既不是公权力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授予征用权的组织,所以这句话错误。

12、 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应当依法科学有序进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问题: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可以适当偏离法治的轨道。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4、 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三周 行政法基本原则篇(下) 第二篇作业

1、 问题: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案情简介1994年9月,原告田永考入被告北京科技大学下属的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取得本科生学籍。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卫生间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监考教师虽未发现田永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按照考场纪律,当即停止了田永的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于同年3月5日按照“068号通知”第3条第5项关于“夹带者,包括写在手上等作弊行为者”的规定,认定田永的行为是考试作弊,并根据该通知第1条“凡考试作弊者,一律按退学处理”的规定,决定对田永按退学处理,并于4月10日填发了学籍变动通知。但是,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直接向田永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未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田永继续在校以该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加正常学习及学校组织的活动。 1996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还为田永补办学生证。其后,每学年均收取田永交纳的教育费,并为田永进行注册、发放大学生补助津贴,还安排田永参加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并由论文指导教师领取了学校发放的毕业设计结业费。田永在该校学习的4年中,成绩全部合格,通过了毕业实习、设计及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及毕业总成绩全班第九名。1998年6月,北京科技大学的有关部门以原告田永不具有学籍为由,拒绝为其颁发毕业证,未向教育行政部门呈报毕业派遣资格表,没有将田永列入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名单内交本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原告田永认为自己符合大学毕业生的法定条件,被告北京科技大学拒绝给其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是违法的,遂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告请求判令被告:一、为其颁发毕业证、学位证;二、及时有效地为其办理毕业派遣手续;三、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四、在校报上公开向其赔礼道歉,为其恢复名誉;五、承担本案诉讼费。被告则辩称:本校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严肃考场纪律的指示精神制定的“ 068号通知”中规定,凡考试作弊的学生一律按退学处理,取消学籍。1996年2月29日,原告在电磁学课程的补考过程中,因夹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被监考教师发现,并当即停止原告的考试。学校根据“068号通知”的规定,于1996年3月5日在学校的“期末考试工作简报”中通报了原告考试作弊一事,并决定对原告按退学处理,之后向校内有关部门发送了对原告按退学处理的九联单,通知各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通过校内信箱向原告所在的学院送去了九联单中属于原告本人的一联,至此原告的学籍已被取消。但由于原告本人不配合办理有关手续,学校的一些部门工作不到位,部分教职工不了解情况等原因,造成原告在退学后仍继续留在学校学习的事实。但是,校内某些部门及部分教师默许原告继续留在校内学习的行为,不能代表本校意志,也不表明原告的学籍已经恢复。原告已经不具备学籍,也就不具备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毕业条件,被告不给原告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和不办理毕业派遣手续,是正确的。法院应当依法驳回原告田永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为:田永的“夹带”行为不属考试作弊,仅仅是“违反考场纪律”,对其作退学处理没有依据;退学处理决定未直接向田永本人宣布、送达,也未允许田提出申辩意见,不具有合法性;退学处理决定没有实际执行,被告以后的一系列行为更“应视为”该校自动撤销了原处理决定,说明该处理决定从未发生应有效力。法院于1999年2月14日作出(1998)海行初字第00142号行政判决:一、北京科技大学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田永颁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二、北京科技大学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组织本校有关院、系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田永的学士学位资格进行审核;三、北京科技大学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履行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有关田永毕业派遣的有关手续的职责;四、驳回田永的其他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上诉,理由中包括“我校依法制定的校规、校纪及依据该校规、校纪对所属学生作出处理,属于办学自主权范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学校依照国家的授权,有权制定校规、校纪,并有权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违纪处理,但是制定的校规、校纪和据此进行的教学管理和违纪处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必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北京科技大学对田永按退学处理,有违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是无效的”,因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问题:1.请查阅法律文件,找高等学校作为公行政主体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纪律处分、发放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的法律法规依据。2.请分析本案的处理体现了行政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评分规则: 【 在《教育法》第八条,《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八条等。本案与合法行政、比例原则、正当程序、信赖保护原则均相关,分析三个以上,且阐述充分,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2、 问题:苏耀华诉广东省博罗县人民政府案基本案情2006年底,苏耀华与广东省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签订了《承包土地合同书》,在涉案土地上经营养殖场,养殖猪苗,并先后领取了《税务登记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012年3月22日,博罗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将罗浮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划入禁养区范围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要求此前禁养区内已有的畜禽养殖场(点)于当年6月30日前自行搬迁或清理,违者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直至关闭。苏耀华的养殖场位于划定的禁养区范围。(经查:罗浮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承担着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需要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件。科技示范园附近的河道连接着当地饮用水源地,在科技示范园内进行畜禽养殖有可能造成空气和水质污染。依据《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有权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将其管辖的区域划定为畜禽禁养区。)问题:请根据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分析本案中苏耀华是否享有值得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
评分规则: 【 苏耀华经营养殖场的行为发生在《通告》作出之前,已经依法领取了《税务登记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其合法经营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政府应当对行政许可因环境公共利益需要被变更或撤回而遭受损失的合法养殖户依法给予补偿。

第三周 行政法基本原则篇(下) 第二篇测试卷

1、 问题:下列选项中,符合平等对待原则要求的是
选项:
A: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向所有前来办理护照的行政相对人收取同等费用
B:某市公安局对负有相同行政责任的李某和孙某,分别处以拘留10天和罚款100元的处罚
C:两商店均违反政府定价销售食盐,违法所得各为200元和2000元,均被物价局罚款500元
D:某市政府将张某自己承包荒地种植的大面积林木列为“三北防护林”,但拒绝向张某进行行政补偿
答案: 【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向所有前来办理护照的行政相对人收取同等费用

2、 问题:下列选项中,符合诚实信用原则要求的例子是
选项:
A:公安机关拒不兑现抓捕逃犯的悬赏奖励
B:某地方政府通过与被征收人签订了一个内容不明确且根本没法强制执行的补偿协议,骗取被征收人撤回起诉
C:某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朝令夕改,导致百姓无所适从
D:某省国土资源厅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收回了颁发给某企业的采矿证,并补偿因此给该企业带来的财产损失
答案: 【某省国土资源厅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收回了颁发给某企业的采矿证,并补偿因此给该企业带来的财产损失

3、 问题:古语云“两害相权取其轻”。《墨经》中也有“两利相权取其大”的观点,即“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这种观点运用于行政法律关系中,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选项:
A:利益权衡原则
B:公共利益原则
C:基本人权保障原则
D:便宜原则
答案: 【利益权衡原则

4、 问题:张某在自家院子门外搭建小棚卖凉粉,区住建局对张某的私搭乱建行为罚款2万元并要求其限期拆除。张某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张某搭建的小棚并未占用主干道,其违法行为的严重性没有达到既顶格处罚又拆除的程度,于是判决把罚款数额改为2000元。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哪个原则:
选项:
A:程序正当
B:高效便民
C:合理行政
D:诚实守信
答案: 【合理行政

5、 问题: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A县决定对旧县城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X年X月X日,A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做好珍珠商贸城拆迁对象中自己亲属的“四包”工作。所谓“四包”是指,包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补偿评估工作、包签订好补偿协议、包腾房并交付各种证件、包协助做好妥善安置工作,不无理取闹、寻衅滋事,不参与集体上访和联名告状。不能认真落实“四包”责任者,将实行“两停”处理———暂停原单位工作、停发工资。A县政府“四包两停”的做法违反了行政法的哪一个原则:
选项:
A:比例原则
B:禁止不当联结原则
C:诚实守信原则
D:高效便民原则
答案: 【禁止不当联结原则

6、 问题:如果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将给公共利益带来重大损害的,可以不予撤销,确认其违法,责令行政机关采取补救措施。这句话体现的基本原则有
选项:
A:利益权衡原则
B:公共利益原则
C:正当程序原则
D:平等对待原则
答案: 【利益权衡原则;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