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四川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2周 计算机网络概述(中)(2h12m56s) 测验2
- 【作业】第2周 计算机网络概述(中)(2h12m56s) 作业2
- 【作业】第3周 网络应用(上)(3h41m13s) 作业3
- 第4周 网络应用(下)(2h53m36s) 第一单元测验
- 第6周 传输层(下)(2h05m14s) 测试3.1
- 【作业】第7周 网络层(上)(2h46m43s) 作业6
- 【作业】第8周 网络层(中)(2h08m28s) 作业7
- 第11周 局域网(2h30m58s) 第二单元测验
- 第11周 局域网(2h30m58s) 测试5.1
- 第11周 局域网(2h30m58s) 测试6
- 第11周 局域网(2h30m58s) 测试7
- 【作业】第10周 数据链路层(1h59m14s) 作业8
- 【作业】第11周 局域网(2h30m58s) 作业9
- 第11周 局域网(2h30m58s) 测试8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3到2020-07-1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2周 计算机网络概述(中)(2h12m56s) 测验2
1、 问题:Suppose
there is exactly one packet switch between a sending host and a receiving host.
The transmission rates between the sending host and the switch and between the
switch and the receiving host are R1 and R2,
respectively. Assuming that the switch uses store-and-forward packet switching,
what is the total end-to-end delay to send a packet of length L? (Ignore
queuing delay, propagation delay, and processing delay.)
选项:
A:L/R1+L/R2
B:L/R1
C:L/R2
D:none of the above
答案: 【L/R1+L/R2 】
2、 问题:The time required to propagat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k to the next router is ( ).
选项:
A:queuing delay
B:processing delay
C:propagation delay
D:transmission delay
答案: 【propagation delay 】
3、 问题:Processing delay does not include the time to ( ).
选项:
A:examine the packet’s header
B:wait to transmit the packet onto the link
C:determine where to direct the packet
D:check bit-error in the packet
答案: 【wait to transmit the packet onto the link】
4、 问题:( ) means that the switch must receive the entire packet before it can begin to transmit the first bit of the packet onto the outbound link.
选项:
A:Store-and-forward transmission
B:FDM
C:End-to-end connection
D:TDM
答案: 【Store-and-forward transmission】
5、 问题:How long does it take a packet of length 10 Mbits to propagate over a link of distance 2,000km? (Assume propagation speed is 200km/s. Bandwidth of the link is 2 Mbps. Ignore processing and queuing delays)
答案: 【15】
6、 问题:Based on the descriptions above, assume the size of each packet is 1400bytes and each packet needs extra 200bytes overhead during transmission. Please recalculate the delay.
答案: 【15.71】
【作业】第2周 计算机网络概述(中)(2h12m56s) 作业2
1、 问题:考虑两台主机A和主机B由一条带宽为R bps、长度为M米的链路互连,信号传播速率为V m/s。假设主机A从t=0时刻开始向主机B发送分组,分组长度为L比特。试求:1) 传播延迟(时延)dp;2) 传输延迟dt;3) 若忽略结点处理延迟和排队延迟,则端到端延迟de是多少?4) 若dp>dt,则t=dt时刻,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在哪里?5) 若V=250000km/s,L=512比特,R=100 Mbps,则使带宽时延积刚好为一个分组长度(即512比特)的链路长度M是多少?(注:1k=10^3,1M=10^6)
评分规则: 【 评分标准:1) 本小题满分10分,只要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对错),就可以得到基本分:4分;2) 每个小问正确解答,参考答案中标注分数给分,共10分;3)结果不正确但分析过程正确或部分正确,可酌情给分。参考答案:1) 传播延迟(时延)dp=M/V;(2分)2) 传输延迟dt=L/R;(2分)3) 端到端延迟de= L/R+M/V;(2分)4) 若dp>dt,则t=dt时刻,分组的第一个比特所在位置是:距离主机A的Vdt米的链路上;(2分)5) 带宽时延积=Rdp=RM/V=512,因此, M=512V/R=512×250000000/100000000 =1280米。(2分)
】
2、 问题:假设主机A向主机B以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方式发送一个大文件。主机A到达主机B的路径上有3段链路,其速率分别是R1=500kbps,R2=2Mbps,R3=1Mbps。试求:1) 假设网络没有其他流量,则传送该文件的吞吐量是多少?2) 假设文件大小为4MB,则传输该文件到主机B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注:1k=10^3,1M=10^6)
评分规则: 【 评分标准:1) 本小题满分6分,只要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对错),就可以得到基本分:2分;2) 每个小问正确解答,参考答案中标注分数给分,共6分;3)结果不正确但分析过程正确或部分正确,可酌情给分。参考答案:1) 传送该文件的吞吐量:TH=500kbps;(3分)2) 传送该文件到主机B大约需要时间:T=4×8×10^6/(500×10^3)=64s。(3分)
】
【作业】第3周 网络应用(上)(3h41m13s) 作业3
1、 问题:假设你在浏览某网页时点击了一个超链接,URL为“http://www.kicker.com.cn/index.html”,且该URL对应的IP地址在你的计算机上没有缓存;文件index.html引用了8个小图像。域名解析过程中,无等待的一次DNS解析请求与响应时间记为RTTd,HTTP请求传输Web对象过程的一次往返时间记为RTT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浏览器解析到URL对应的IP地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最长时间是多少?2)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则基于HTTP1.0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包括引用的图像,下同)需要多长时间(不包括域名解析时间,下同)?3) 若浏览器配置5个并行TCP连接,则基于HTTP1.0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多长时间?4) 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则基于非流水模式的HTTP1.1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多长时间?基于流水模式的HTTP1.1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多长时间?
评分规则: 【 评分标准:1) 本小题满分12分,只要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对错),就可以得到基本分:4分;2) 正确解答每个小问,参考答案中标记给分,共12分。3)若给出结果不正确,但分析过程正确或部分正确可酌情给分。参考答案:1)浏览器解析到URL对应的IP地址的最短时间是:RTTd;(2分)最长时间是:5RTTd。(2分)2)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则基于HTTP1.0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的时间:18RTTh。(2分)3) 若浏览器配置5个并行TCP连接,则基于HTTP1.0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的时间:6RTTh。(2分)4) 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则基于非流水模式的HTTP1.1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的时间:10RTTh;(2分)基于流水模式的HTTP1.1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需要的时间:3RTTh。(2分)
】
第4周 网络应用(下)(2h53m36s) 第一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协议要素的是
选项:
A:层次
B:语法
C:语义
D:时序
答案: 【层次】
2、 问题: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主要取决于网络拥塞程度的时间延迟是
选项:
A:节点处理延迟
B:排队延迟
C:传输延迟
D:传播延迟
答案: 【排队延迟】
3、 问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ps,分组大小为1 000 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 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 000 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选项:
A:80 ms
B:80.08 ms
C:80.16 ms
D:80.24 ms
答案: 【80.24 ms】
4、 问题:在OSI参考模型中,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选项:
A:传输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答案: 【网络层】
5、 问题:假设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网络中,主机A到达主机B的路径上有4段链路,其速率分别是R1=500kbps,R2=2Mbps,R3=1Mbps,R4=100kbps,则主机A向主机B发送信息的理想吞吐量是
选项:
A:100kbps
B:500kbps
C:1Mbps
D:2Mbps
答案: 【100kbps】
6、 问题:如果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迭代(iterative)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最后一个被查询的域名服务器是
选项:
A:根域名服务器
B:顶级域名服务器
C:权威域名服务器
D:本地域名服务器
答案: 【权威域名服务器】
7、 问题:假设网络无差错、无数据丢失,基于HTTP 1.0,传输一个引用10个JPEG图像的Web页需要的时间为
选项:
A:11个RTT
B:12个RTT
C:21个RTT
D:22个RTT
答案: 【22个RTT】
8、 问题:一个DNS资源记录(RR)为(hi.edu.cn, ml.hi.edu.cn, MX, 250),则hi.edu.cn是
选项:
A:邮件服务器的别名
B:邮件服务器的域名
C:本地域名服务器的域名
D: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域名
答案: 【邮件服务器的别名】
9、 问题:服务器端套接字绑定的IP地址是
选项:
A:PF_INET
B:AF_INET
C:INADDR_ANY
D:SOCK_STREAM
答案: 【INADDR_ANY】
10、 问题:通告SMTP服务器端开始发送邮件内容的SMTP命令是
选项:
A:HELO
B:DATA
C:MAIL FROM
D:RCPT TO
答案: 【DATA】
11、 问题: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1、2、3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选项:
A:HTTP、SMTP、POP3
B:HTTP、SMTP、HTTP
C:SMTP、SMTP、POP3
D:SMTP、SMTP、HTTP
E:SMTP、SMTP、SMTP
F:HTTP、HTTP、POP3
G:SMTP、HTTP、HTTP
H:SMTP、POP3、HTTP
I:POP3、SMTP、HTTP
J:POP3、SMTP、SMTP
答案: 【HTTP、SMTP、POP3;
HTTP、SMTP、HTTP;
SMTP、SMTP、POP3 ;
SMTP、SMTP、HTTP】
12、 问题:各用户可以使用相同频率载波发送信息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选项:
A:TDM
B:CDM
C:FDM
D:WDM
答案: 【TDM;
CDM】
13、 问题:5层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相比,缺少的层次是
选项: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E:网络层
F:数据链路层
G:物理层
答案: 【表示层;
会话层】
14、 问题:属于OSI参考模型的非端到端层的是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