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16到2020-07-14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01 概述 第一章测试

1、 问题: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主要是指( )。
选项:
A:服务器、路由器、通信线路与用户计算机
B: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
C: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D: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
答案: 【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2、 问题: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是( )。
选项: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分布式处理
D: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
答案: 【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

3、 问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选项: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答案: 【传输层

4、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
B: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
C: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D: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
答案: 【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5、 问题: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在于它们的( )。
选项: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
B:所使用的技术和网络协议不同
C:所支持的通信量不同
D: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答案: 【所使用的技术和网络协议不同

6、 问题: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是( )。
选项:
A:电子邮件的收发
B:用“写字板”写文章
C:用计算机传真软件远程收发传真
D:用浏览器浏览“青岛新闻网网”网站
答案: 【用“写字板”写文章

7、 问题:Internet是建立在( )协议集上的国际互联网络。
选项:
A:IPX
B:NETBEUI
C:TCP/IP
D:AppleTalk
答案: 【TCP/IP

8、 问题: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
选项:
A:PAN
B:LAN
C:WAN
D:MAN
答案: 【WAN

9、 问题:以下列举的关于Internet 的各功能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程序编码
B:信息查询
C:数据库检索
D:电子函件传送
答案: 【程序编码

10、 问题:在下列传输介质中,( )的抗电磁干扰性最好。
选项: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
答案: 【光纤

11、 问题: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选项:
A:报文、帧、比特
B:分组、报文、比特
C:分组、帧、比特
D:信元、帧、比特
答案: 【分组、帧、比特

12、 问题:Internet采用的工作模式为( ) 。
选项:
A:P2P方式
B:客户/服务器方式
C:无连接方式
D:面向连接的方式
答案: 【客户/服务器方式

13、 问题:下面的几种交换方式中,采用( ),报文的内容可能不是按顺序到达目的节点的?
选项: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虚电路交换
答案: 【分组交换

14、 问题:考虑一个最大距离为2km的局域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时传播时延(传播速度为2×10^8m/s)等于100B分组的发送时延?
选项:
A:20Mbit/s
B:40Mbit/s
C:80Mbit/s
D:160Mbit/s
答案: 【80Mbit/s

15、 问题: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数据长度为100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其发送时延为( ),传播时延为( )。
选项:
A:1us,5ms
B:10us,5ms
C:10us,50ms
D:100us,50ms
答案: 【1us,5ms

16、 问题:有一个点到点链路,长度为50km。若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试问链路的带宽应为多少才能使传播时延和发送100字节的分组的发送时延一样大?
选项:
A:1.6Mb/s
B:3.2Mb/s
C:4.8Mb/s
D:6.4Mb/s
答案: 【3.2Mb/s

【作业】01 概述 习题1-03 、1-13、1-17、1-19、1-20、1-29

1、 问题: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评分规则: 【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 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储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 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报文交换传输时延最大。

2、 问题:习题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p2p等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评分规则: 【 答:客户-服务器方式是最常用的传统方式,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对等连接(P2P)是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器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工作方式称P2P文件共享。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能得到想要的服务,只不过前者可能速度较慢

3、 问题:习题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问以下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通过计算,能够得出什么结论?(1)数据长度为107比特,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2)数据长度为103比特,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评分规则: 【 答(1)发送时延=107bit/100kb/s=100s 传播时延=1000km/2
108m/s=5ms (2)发送时延=103bit/1Gb/s=1um 传播时延=1000km/2*108m/s=5ms发送时延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没有任何关系,传播时延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

4、 问题:习题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评分规则: 【 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

5、 问题:习题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评分规则: 【 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02 物理层 第二章测验

1、 问题: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信道复用技术是(    )。
选项:
A:码分复用
B:频分复用
C:波分复用
D:时分复用
答案: 【频分复用

2、 问题: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这种信道复用技术是( )。
选项: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统计时分复用
答案: 【码分复用 

3、 问题:测得一个以太网数据的波特率是40Mbaud,那么其数据率是()。
选项:
A:10Mbit/s
B:20Mbit/s
C:40Mbit/s
D:80Mbit/s
答案: 【20Mbit/s

4、 问题: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it/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特。
选项:
A:2400
B:4800
C:1200
D:600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