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语文Ⅱ(天水师范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一讲 课后作业
- 【作业】第二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三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四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七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六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八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五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九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二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三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四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五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六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七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一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二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九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八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三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四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五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十一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八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六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七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二十九讲 课后习题
- 【作业】第三十讲 课后习题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8到2020-07-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讲 课后作业
1、 问题:我国古代文学每个时期的代表文学样式?
评分规则: 【 上古时期:神话和诗歌先秦时期:诗歌、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秦汉时期:赋、传记文学、乐府魏晋南北朝:乐府、文论、小说隋唐时期:唐诗、词、唐传奇宋代时期:宋词 、话本元代时期:元曲(诗歌和杂剧)明清时期:章回体小说每个时期10分
】
2、 问题:我国走向文明的标志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文字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走向文明。我国早期的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
】
【作业】第二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古今中外文学的起源有几种假说?
评分规则: 【 (1)模仿说。“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2)神示说。 “诗歌是神的灵感在诗人身上的凭附”(柏拉图)(3)游戏说。“文艺即是游戏”(马佐尼)。(4)心灵表现说。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表现(雪莱、托尔斯泰)(5)巫术说。原始诗歌与原始宗教密切关系(维柯)。(6)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普列汉诺夫)。每个知识点5分
】
2、 问题:古代诗歌产生的过程?
评分规则: 【 文学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10)劳动推动人的思维和语言发展,导致手的完善,使文学艺术的产生成为可能。(10)原始人在协同劳动中伴随劳动的节奏发出的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和诗歌。(10)
】
3、 问题:上古诗歌产生的类型有哪几种,代表作品是什么?
评分规则: 【 原始歌谣的主要类型:(1)劳动歌谣。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10分)(2)祭祀歌谣。如《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10分)(3)婚恋歌谣。如《周易·爻辞》: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10分)(4)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10分)
】
【作业】第三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神话的定义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20分)或者(神话是远古人民以其幼稚的认识能力,通过幻想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20分)
】
2、 问题:我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评分规则: 【 (1)宇宙起源——“盘古开天”(2)人的产生——“女娲造人” (3)英雄传说——“后羿射日”(4)部落之战——“黄帝战蚩尤”(5)发明创造——“燧人氏钻燧取火”每个点5分,但对4点即可给20分
】
3、 问题:我国上古神话碎片化、不发达的原因?
评分规则: 【 碎片化原因:(1)口耳相传出现了亡佚;10分(2)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发达的原因:孔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20分
】
4、 问题:我国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评分规则: 【 (1)创作上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逍遥游》——鲲鹏,《楚辞》——诸神,《红楼梦》——女娲补天(10分)(2)在表现方式、创作手法等方面为文学创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庄子、屈原、李白、吴承恩、蒲松龄等作家继承了神话的浪漫精神,而且吸取了神话的艺术经验。(20分)
】
【作业】第四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汉字起源的几种旧说法?你认为仓颉造字可信吗?
评分规则: 【 汉字起源的旧说法: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说、图画说和仓颉造字说。(10)不可信,汉字是在长久的过程中,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一个人造的,但仓颉有可能是整理文字的人。(10)
】
2、 问题:汉字的“六书”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汉字的六书是指: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共20分,答错一个知识点扣5分。
】
3、 问题:汉字的“七体”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每个知识点5分,回答出6个知识点即可给30分
】
4、 问题:汉字总体发展规律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汉字发展的总体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10分),从线条到笔画(10分),从复杂到简单(10分)的变化过程。
】
【作业】第七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楚辞”的含义?
评分规则: 【 (1)指在楚地文化孕育产生的具有地方色彩的民歌。(5分)(2)指战国时期文人模仿楚地民歌创作的楚辞作品,也统称为“楚辞”。(5分)(3)指刘向将屈原为代表的楚地文人和后人模仿他们的作品编辑成集,定名为《楚辞》。(5分)(4)指战国时期文人创作的楚辞形成了新诗体,叫“楚辞体” 又称“骚体”。(5分)
】
2、 问题:介绍一下我国第一位诗人——屈原。
评分规则: 【 我国第一位诗人(考证)——屈原他是“楚辞”体的开创者。(5分)战国时楚国人,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学识渊博,博闻强识,具有很强的外交才能,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是主张联齐抗秦的改革派,靳尚,公子兰,南后等的保守派主张媚秦。靳尚等人趁机不断在怀王面前进谗言,最终怀王疏远屈原。屈原阻止怀王去秦国,但怀王被靳尚等人左右,最终出使秦国,结果一去就被扣为人质。楚国顷襄王继位,继续听信靳尚、公子兰等人的意见,最终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5分)意思对即可
】
3、 问题:《离骚》的思想内容?
评分规则: 【 (1)《离骚》忠君和爱国。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离开楚国。10分(2)美政理想。明君贤臣、举贤授能、修明法度。10分(3)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暴君昏君、奸佞的“党人、变节的贤人君子。10分
】
4、 问题:《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评分规则: 【 “楚辞”这种新诗体,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广的影响,几乎每个文学样式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1)赋体文学。赋体文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渊源就是“楚辞”。从句型上看,赋体文有的全部或大部运用骚体句,如枚乘《七发》等;有的大量运用散句的散体赋,如苏轼《前赤壁赋》等。赋体文从题材上和描写手法都倾向于对“楚辞”的模仿,《楚辞》为赋提供最典丽、优雅的榜样。
(2)诗歌。《楚辞》是公认的与《诗经》一样,是诗的另一座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对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三段重叠的体式;其次,《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政治咏怀诗受《楚辞》的影响亦很大;最后,最重要的是,《楚辞》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浪漫主义”文学传统,阮籍、李白,龚自珍等的作品,正是此种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散文
(3)散文。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楚辞》虽然是韵文,但它具备散文因素,如句式上长短不齐,有散文化倾向;抒发胸臆,辞章安排与散文相通。
(4)戏剧。中国古典戏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动作、唱腔、舞蹈三位一体,《楚辞》中部分作品包含了某些戏剧成分,如《九歌》,本身就是迎神、娱神的歌舞乐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直言“楚辞就是”戏曲“萌芽”;小说
(5)小说。相对而言,《楚辞》与小说关系较疏,只是一种文学的交融与渗透。《楚辞》对小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是想象空间的拓展。如《九歌》对神的思恋追求之于后世人神恋的启发,如《离骚》《远游》的腾云驾雾之于后世神魔小说
】
【作业】第六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先秦历史散文有哪些类型,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评分规则: 【 (1)《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原称《书》,汉代被儒家定为“五经”后,又称《书经》《尚书》。《尚书》是“记言文”之祖,主要是记载帝王或大臣的讲话、告诫、誓辞等。(10分)(2)《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大事纲要式的编年体简史。是“记事文之祖”, 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修订而成的,是儒家经典之一。(10分)(3)《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记录了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后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10分)
】
2、 问题:《左传》的文学成就?
评分规则: 【 (1)《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很多篇章在叙事上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情节曲折生动。(5分)(2)《左传》尤其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他写战争不注重描述战争场面血腥,他在战争的叙事中重点写战前的谋划与战后对胜败原因的分析。(5分)(3)《左传》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两种情况:一、累积式;二、闪现式。(5分)(4)《左传》的语言简练含蓄,富于文采。(5分)
】
3、 问题:诸子百家产生的社会背景?
评分规则: 【 春秋战国(1)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无法在文化上进行专制。3分(2)社会变革时期,阶级的变化导致“士”阶层的崛起。3分(3)各种社会矛盾复杂,各阶级、阶层均有自己的主张。4分
】
4、 问题:百家争鸣的名词解释?
评分规则: 【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5分)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5分)
】
5、 问题: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评分规则: 【 (1)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相同的地方是:思想性强,密切关注社会与人生,思考着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发展道路,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它们各不相同:儒家提倡礼和仁,道家提倡无为,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法家提倡法制和集权。(10分)(2)在文风上,诸子散文显示着独特的思想个性和文章风格,但也有共同之处。《论语》和《老子》都简练含蓄,富于形象性和哲理性。《孟子》和《庄子》都是恢弘开阔,潇洒自由,形象生动,富于气势。《墨子》、《荀子》、《韩非子》都擅长说理,逻辑谨严。(10分)(3)在文体上,奠定了中国古代论说文的体制。语录体散文——论辩体散文——专题性论文——成熟的论说文(10分)
】
【作业】第八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史记》的名词解释?
评分规则: 【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记载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黄帝至汉武帝),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 问题:司马迁的《史记》采用怎么的精神记录历史?
评分规则: 【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10分)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10分)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10分)
】
3、 问题:《史记》为什么是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作品?
评分规则: 【 (1)书写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陈涉世家》(10分)(2)揭露统治者(当代)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10分)汉武帝圆滑奸诈,巧舌如簧,胆小如鼠,能屈能伸,贪财好色,诛杀功臣,“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项羽,被塑造成“气拔山兮,力盖世”的大丈夫。《循吏列传》孙叔敖、子产等5人,无一人是当代。《酷吏列传》:写11人,十个酷吏写的是汉武帝时代。(3)记载那些不被正史官所收录的下层人物,并给他们以很高的评价,如《刺客列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荆轲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悲壮场面。《游侠列传》。舍己为人、扶危救困。(10分)(4)塑造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李将军列传》。(10分)
】
【作业】第五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诗经》的名词解释?
评分规则: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因后来被列入儒家的“六经”而称为《诗经》(10分)。现存《诗经》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雅、颂多为贵族的作品,风多为民间的作品。(10分)《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被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诗经》广泛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10分)
】
2、 问题:《诗经》的“六义”是什么?
评分规则: 【 《诗经》的 “赋,比,兴”(10分),与“风,雅,颂”合称“六义”(10分)。
】
3、 问题:《诗经》集结成书的几种假说?哪种更合理?
评分规则: 【 关于《诗经》的集结成书,汉代有三种说法:(1)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种学说很多研究者持否定意见。先秦典籍中记载:吴公子季札,到鲁国,鲁乐工奏的风诗次序与《诗经》的一致,应该就是诗经,而这一年孔子8岁。(10分)(2)献诗说。刘向《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贵族和文人)献诗。”他们献的应该是《雅》诗,十五国风的采集不太可能。(10分)(3)采诗说。班固《汉书 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春秋公羊传》记载,男的60,女的50没有孩子,官家供养他衣食,但他们有个义务就是到民间采诗。(10分)目前,文学界普遍认为采诗说比较可信。《诗经》305篇的韵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
】
4、 问题:《诗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及代表作品
评分规则: 【 (1)雅颂诗。《商颂·玄鸟》(2)怨刺诗。《魏风·伐檀》 (3)婚恋诗。《秦风·蒹葭》(4)农事诗。《豳风·七月》(5)征役诗。《小雅·采薇》每个知识点5分,答对4个即可给20分。
】
【作业】第九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乐府”的名词解释。
评分规则: 【 汉乐府诗歌是指由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可以合乐而歌的汉代诗歌称。(10分)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10分)秦时就已设乐府,西汉设有乐府和太乐,乐府掌管俗乐,太乐掌管雅乐。乐府至哀帝时废止。汉人称合过乐的歌辞为歌诗,至六朝时期人们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可以合乐而歌的诗歌称为乐府,乐府便由音乐机关转为诗体的名称。汉乐府诗歌有民间的作品,文人的作品。(10分)
】
2、 问题:我国乐府双壁是哪两部作品?
评分规则: 【 《孔雀东南飞》(5分)《木兰诗》(5分)
】
3、 问题:《孔雀东南飞》作品的成功之处?
评分规则: 【 (1)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焦仲卿的忠贞厚道,刘兰芝的勤劳善良,焦母的专横跋扈,刘兄的趋炎附势。这些人物形象深深印刻在读者心里。(10分)(2)作品鲜明的反封建礼教主题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封建时代,这种封建家庭礼教戕害爱情婚姻的情况普遍存在,(宋的陆游)很多青年人都是封建家庭礼教的受害者,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10分)
】
4、 问题: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评分规则: 【 (1)反映人民的悲苦与反抗的诗歌。汉代社会经济强盛,但贫富差距悬殊,上层贵族富足,下层百姓困苦。如《陌上桑》、《妇病行》、《东门行》等。(2)反映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诗歌。如、《十五从军征》(3)反映了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诗歌。如《上邪》、《孔雀东南飞》等。每条内容10分,共30分,举出例子10分。
】
【作业】第十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建安风骨的名词解释
评分规则: 【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等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10分)普遍采用五言形式,(10分)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10分)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10分)
】
2、 问题:三曹的文学成就是什么?
评分规则: 【 建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是“三曹”,三曹是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为他们父子三人在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有很大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10分)曹操——文人乐府《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10分)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洒脱。《短歌行》是曹操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歌感叹人生的短暂,时光的流逝,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10分)曹丕——文论《典论·论文》《燕歌行》。《典论》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文论,首开文论之风,是建安时代文学走向自觉的标志。(10分)《燕歌行》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植——五言诗、辞赋《七步诗》《洛神赋》。(10分)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10分)
】
【作业】第十二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初唐四杰”名词解释?
评分规则: 【 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四人有着共同的特点(5分):论其主要的创作年代在文坛上是桴鼓相应的。(5分)他们处在唐诗的开创时期,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积极开拓思想题材的领域,对诗的格律形式有所探索和贡献。(10分)在政治上他们都是失意之士,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都有浪漫的性格和行径。(10分)
】
2、 问题:王勃的文学成就?
评分规则: 【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分)抒发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宦游生活。让我们熟悉的还有《滕王阁序》,(10分)《滕王阁序》诗意盎然,词藻华美,格律严整,写景壮丽,叙事贴切,其中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脍炙人口。(10分)
】
3、 问题:“初唐四杰”的代表作品赏析。
评分规则: 【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和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写500字赏析文字,内容符合即可
】
【作业】第十三讲 课后习题
1、 问题:为什么陈子昂是唐诗的奠基人?
评分规则: 【 如果只是有文学创作也不足以称为唐诗的奠基人,主要是他提出了鲜明的诗歌理论: “斥齐梁,建风骨,重兴寄”。(10分)扫荡六朝绮糜文风,继承建安诗风,提倡用诗经比兴的手法抒写现实,重回诗歌的现实主义道路(10分)。陈子昂从理论和实践上影响了整个唐代诗坛,开创一代新诗风。(10分)
】
2、 问题: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斥齐梁,建风骨,重兴寄”。
】
3、 问题:赏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评分规则: 【 提示:背景:《登幽州台歌》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武攸宜出兵轻敌,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万人为前驱,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慨万千,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他纵观今古,瞻望未来,深感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于是唱出了荡气回肠的《登幽州台歌》。意思对即可
】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