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语文基础2(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5年3月15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周: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第一讲课后测试截止时间2月29日

1、 问题:下列几处动作描写,哪一项不是描写“静女”的?( )
选项:
A:爱而不见
B:贻我彤管
C:搔首踟蹰
D:自牧归荑
答案: 【搔首踟蹰

2、 问题: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的真情流露的是( )(多选)
选项: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C: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答案: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 问题:《静女》一诗塑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点( )(多选)
选项:
A:美丽多情
B:活泼俏皮
C:憨厚朴实
D:天真烂漫
答案: 【美丽多情;
活泼俏皮;
天真烂漫

4、 问题:《静女》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女主人公的美丽娴雅。(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搔首踟蹰”写出了男主人公等待时的焦虑不安,“洵美且异”则折射了男主人公对“静女”的款款深情。两者都写得生动而传神。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一周: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第二讲课后测试截止时间2月29日

1、 问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在这次约会发生,而是主人公回忆的情景是( )
选项:
A:俟我于城隅
B:爱而不见
C:搔首踟蹰
D:贻我彤管
答案: 【贻我彤管

2、 问题:下列诗句,运用了“留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的是( )(多选)
选项: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D: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答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 问题:“白描”就是避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不加任何渲染和烘托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相对于“细描”来说的,在诗歌中应用广泛。(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静女》的第二、三章运用的“留白”艺术表现手法,在后来的唐宋诗乃至现代诗中都很少使用了。(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 问题:《静女》中的记叙描写可谓虚实相生,其中女子送男子彤管是回忆,属于虚写;而男子送女子荑草是现实,属于实写。(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一周:第一单元(表达与交流) 第三讲课后测试截止时间2月29日

1、 问题:“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下列对诵读这段文字的感情处理得当的一项是( )
选项:
A:痛苦
B:高兴
C:急切而痛苦
D:急切而高兴
答案: 【急切而痛苦

2、 问题:“一只蝌蚪游来游去,像优美的曲谱在水中跳荡。”适合本句的诵读类型的一项是( )
选项:
A:轻快型
B:凝重型
C:高亢型
D:低沉型
答案: 【轻快型

3、 问题:诵读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往往是独立的,彼此间并没有联系。(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 问题:语气是停连、重音,节奏的核心,它支配停连、重音、节奏。停连、重音、语气的综合运用,则形成了表达的不同节奏。(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低沉型的诵读类型应用的技巧是使主要语句、段落表现得浑厚、有力,语势平缓。(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一周: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 第四讲课后测试截止时间3月4日

1、 问题:下列画线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挥斥(奔放)方遒 怅(失意)寥廓 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 主(主宰)沉浮 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僧侣)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
D:中流击水(打水) 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答案: 【浪遏(阻止)飞舟 主(主宰)沉浮 鹰击(搏击)长空

2、 问题:下列对“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使动用法
B: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C:意动用法
D:名词做该句主语
答案: 【意动用法

3、 问题: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答案: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 问题:“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沁园春·长沙》上阙提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阙用“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做了巧妙回答。(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一周: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 第五讲课后测试截止时间3月4日

1、 问题:下列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这三句的意思是,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苍茫大地”,由于看不到“主沉浮”的真正力量而无限惆怅。
B:这三句,通过提出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家的深沉思虑。
C:这三句是对上阕的总结,只针对自然界,不涉及社会问题,不能牵强附会求之过深。
D:这三句指单纯写景,不涉及抒情。
答案: 【这三句,通过提出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家的深沉思虑。

2、 问题:下列《沁园春·长沙》上阕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描绘了柔美的湘江秋景。
B: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该由广大劳动人民来主宰的问题。
C:描绘了湘江深秋的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D:写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的景象。
答案: 【描绘了湘江深秋的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3、 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句有过渡作用(在词中叫“过片”),自然引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