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路由与交换技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1章 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 第一章单元测验
- 第1章 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 第一章单元测验New
- 【作业】第1章 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 第一章作业
- 【作业】第2章 虚拟局域网 实验报告模板
- 【作业】第2章 虚拟局域网 实验1 实验环境配置和交换机访问管理
- 第2章 虚拟局域网 第二章单元测验
- 【作业】第3章 生成树协议 实验2 学习VLAN技术
- 第3章 生成树协议 第3章单元测验
- 第4章 以太网链路聚合 第4章单元测验
- 【作业】第2章 虚拟局域网 实验1 实验报告提交
- 【作业】第3章 生成树协议 实验2报告提交
- 第5章 路由器和网络互连 第5章单元测验
- 【作业】第5章 路由器和网络互连 实验4 路由协议实验
- 【作业】第4章 以太网链路聚合 实验3 生成树协议实验
- 第6章 路由协议 第6章单元测验
- 第7章 多播 第七章 单元测验
- 【作业】第8章 网络地址转换 实验5 学习NAT技术
- 第8章 网络地址转换 第8章单元测验
- 第9章 三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 第九章测验
- 【作业】第9章 三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 第九章作业
- 第10章 IPv6 第十章单元测验
- 第5章路由器和网络互连 第5章单元测验
- 第6章路由协议 第6章单元测验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1到2021-07-0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章 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 第一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关于CSMA/CD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是否发生冲突
B: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C:需要根据网络跨距和数据传输速率限定最小帧长
D:当信号传播延迟趋近0时,信道利用率趋近100%
答案: 【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分析:【CSMA/CD 适用于有线网络,而 CSMA/CA 则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
2、 问题:CSMA/CD工作流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先听再讲,总线无载波才能发送数据
B:边听边讲,一边发送数据,一边监测是否发生冲突
C:退后不讲,一旦发生冲突,就发生阻塞信号,结束数据传输过程
D:退后再讲,一旦发生冲突,延迟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发送,两个终端的延迟时间必须不同
答案: 【退后不讲,一旦发生冲突,就发生阻塞信号,结束数据传输过程】
3、 问题:根据CSMA/CD工作原理,下述情况中需要提高最短帧长的是()
选项:
A:网络传输速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
B: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
C:上层协议使用TCP的概率增加
D: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中的中继器数量
答案: 【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
分析:【解析: 如果冲突域直径为T,则每一帧的发送时间大于等于2T!
发送时间为2TS的帧的长度。T表示传输时间,S表示传输速率】
4、 问题: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400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选项:
A:减少80m
B:减少40m
C:增加80m
D:增加40m
答案: 【减少40m】
分析:【最短数据帧长(bit)=2倍的信号传播时延(s)数据传输速率(bps)=2两站点的距离(m)/信号传播速度数据传输速率(bps)。
由题意知:数据传输速率为1Gbp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所以,我们得到:
最短数据帧长(bit)=2两站点的距离(m)/2000000(km/s)1(Gbps)。
题意问的是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400比特,则求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两站点的距离变化值(m)=最短数据帧长减少值(bit)200000(km/s)/(21(Gbps))=40m。综上所述,减少40m。最短数据帧长(bit)=2倍的信号传播时延(s)数据传输速率(bps)=2两站点的距离(m)/信号传播速度数据传输速率(bps)。
由题意知:数据传输速率为1Gbp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所以,我们得到:
最短数据帧长(bit)=2两站点的距离(m)/2000000(km/s)1(Gbps)。
题意问的是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400比特,则求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两站点的距离变化值(m)=最短数据帧长减少值(bit)200000(km/s)/(21(Gbps))=40m。综上所述,减少40m。】
5、 问题:( )将以太网作用范围扩展到无限
选项:
A:集线器
B:网桥
C:中继器
D:路由器
答案: 【网桥】
6、 问题:( )划分总线型以太网冲突域
选项:
A:集线器
B:中继器
C:网桥
D:路由器
答案: 【网桥】
7、 问题:CSMA/CD作用于总线型以太网,工作方式是()
选项: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半双工】
8、 问题:( )是链路层设备
选项: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交换机
答案: 【网桥】
9、 问题:在假定的MAC帧的长度为1518 B,端口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情况下,采用存储转发的最小转发时延为()
选项:
A:1.2144 ms
B:1.2144 us
C:1.2144 s
D:2.4288 s
答案: 【1.2144 ms】
10、 问题:在假定的MAC帧的长度为1518 B,端口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情况下,采用直通转发的最小转发时延为()
选项:
A:4.8 ms
B:2.4 us
C:9.6 us
D:4.8 us
答案: 【4.8 us】
分析:【通转发方式时的转发时延= (6×8) /10^-7=4.8×10^-6 s】
11、 问题:在假定的MAC帧的长度为1518 B,端口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情况下,采用碎片避免转发的最小转发时延为()
选项:
A:5.12 ms
B:1.024×10^-4 s
C:5.12×10^-5 s
D:5.12×10^-5 s
答案: 【5.12×10^-5 s】
分析:【64*8/10^7=5.12×10^-5 s】
12、 问题:提高链路带宽速率可以减少数据的( )
选项:
A:传播时延
B:排队时延
C:等待时延
D:发送时延
答案: 【发送时延】
13、 问题:总线型以太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选项:
A:数据与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B:检测总线是否空闲的能力
C:寻址能力和帧对界能力
D:公平竞争总线的能力和数据封装成帧的能力
答案: 【数据与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检测总线是否空闲的能力;
寻址能力和帧对界能力;
公平竞争总线的能力和数据封装成帧的能力】
14、 问题:CSMA/CD技术内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选项:
A:载波侦听
B:数据传输
C:多点接入
D:冲突检测
答案: 【载波侦听;
多点接入;
冲突检测】
15、 问题:CSMA/CD缺陷包括哪些方面()
选项:
A:捕获效应
B:只适应轻负荷
C:有可能一个终端一直占用总线,做不到公平竞争总线
D:冲突域直径与最短帧长之间相互制约严重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答案: 【捕获效应;
只适应轻负荷;
有可能一个终端一直占用总线,做不到公平竞争总线;
冲突域直径与最短帧长之间相互制约严重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16、 问题:交换机互连广播信道或点对点信道构成数据报分组交换网络,具有哪些功能()
选项:
A:广播信道和全双工点对点信道实现物理层的基带信号传输,以及CSMA/CD信道公平竞争
B:全双工点对点信道实现链路层数据帧的封装、帧对界和检错等
C:集线器实现物理层的数据交换功能
D:交换机实现链路层的MAC地址寻址及选择传输路径的功能
答案: 【广播信道和全双工点对点信道实现物理层的基带信号传输,以及CSMA/CD信道公平竞争;
全双工点对点信道实现链路层数据帧的封装、帧对界和检错等;
集线器实现物理层的数据交换功能;
交换机实现链路层的MAC地址寻址及选择传输路径的功能】
17、 问题:以太网中的传输介质根据( )作为分类标准。
选项:
A:通信方式
B:传输介质
C:传输速率
D:传输设备
答案: 【传输介质;
传输速率】
18、 问题:冲突域直径与最短帧长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严重影响CSMA/CD算法的总线型以太网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B:如果冲突域直径为t,则每一帧的发送时间大于等于2t
C:网桥分割冲突域是解决制约关系的一种方法
D:冲突域直径可以用传输时间t表示,它和距离R之间的关系是R=t(2/3)c,c是光速
答案: 【严重影响CSMA/CD算法的总线型以太网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如果冲突域直径为t,则每一帧的发送时间大于等于2t;
网桥分割冲突域是解决制约关系的一种方法;
冲突域直径可以用传输时间t表示,它和距离R之间的关系是R=t(2/3)c,c是光速】
19、 问题:总线型以太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选项:
A:数据与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B:检测总线是否空闲的能力
C:寻址能力和帧对界能力
D:公平竞争总线的能力和数据封装成帧的能力
答案: 【数据与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检测总线是否空闲的能力;
寻址能力和帧对界能力;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