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遥感导论(卢远、黄秋燕)(南宁师范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5年1月7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7到2020-07-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1章 绪论 第一章单元作业

1、 问题:遥感的定义
评分规则: 【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情况下(1分),从远处对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2分),通过分析、揭示地物特征性质及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分)。

第1章 绪论 第一章单元测验

1、 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以下探测技术属于遥感的范畴的是( ):
选项:
A:重力
B:磁力
C:声波
D:地震波
E:电磁波
答案: 【电磁波

2、 问题:以下那种设备不是遥感传感器( )
选项:
A:温度计
B:湿度计
C:摄影机
D:摄像机
E:扫描仪
F:雷达
答案: 【温度计;
湿度计

3、 问题:以下那种遥感平台的重复观测周期可以实现每半个小时对地观测一次( )
选项:
A: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B: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C:航天飞机
D:飞机
答案: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4、 问题:按照电磁辐射来源,遥感的分类( )
选项:
A:主动遥感
B:被动遥感
C: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
D:微波遥感
E:紫外遥感
答案: 【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

5、 问题:按轨道特点遥感卫星分为( )
选项:
A:极轨卫星
B:静止卫星
C:高轨卫星
D:中轨卫星
E:低轨卫星
答案: 【极轨卫星;
静止卫星

6、 问题:遥感技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 )
选项:
A:遥感平台
B:传感器
C:遥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系统
D:遥感数据分析与解译系统
E:遥感用户
答案: 【遥感平台;
传感器;
遥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系统;
遥感数据分析与解译系统

【作业】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下) 第二章单元作业

1、 问题:如何理解电磁波谱(定义)?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包括哪些? 请写出对应的波段名称以及大致的波段范围。
评分规则: 【 电磁波谱定义: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段:(1) 可见光: 0.38~0.76μm(2分)(2) 红外: 0.76~1000μm(1分)(3) 微波:1mm~1m(1分)

2、 问题:简述大气对电磁波的作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微波遥感全天候工作的理论依据。
评分规则: 【 大气对电磁波的作用形式主要包括散射和吸收。
在可见光波段,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散射。在紫外、红外与微波区,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
微波具有较长的工作波长,面对成像时天气条件较差(如云、雨等),它同样也能获取地面的信息。这是由于微波波长比云、雨滴等组成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属于瑞利散射,而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所以微波才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全天候)的工作能力。

3、 问题:植物光谱反射率随着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光谱特征)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1)可见光波段(0.4 – 0.76)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绿)处,两侧0.45(蓝)和0.67(红)则有两个吸收带。成因:由于叶绿素的影响,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
2)在近红外波段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成因: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响,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
3)在中红外波段( 1.3 – 2.5 )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 、1.95 和2.7 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4、 问题: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评分规则: 【 (1)大面积同步观测 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2)时效性 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4)经济性 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局限性 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上) 第一章单元测验

1、 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以下探测技术属于遥感的范畴的是( ):
选项:
A:重力
B:磁力
C:地震波
D:电磁波
E:声波
答案: 【电磁波

2、 问题:以下那种设备不是遥感传感器( )
选项:
A:温度计
B:湿度计
C:扫描仪
D:摄像机
E:摄影机
F:雷达
答案: 【温度计;
湿度计

3、 问题:以下那种遥感平台的重复观测周期可以实现每半个小时对地观测一次( )
选项:
A: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B: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C:航天飞机
D:飞机
答案: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4、 问题:遥感技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 )
选项:
A:遥感平台
B:传感器
C:遥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系统
D:遥感数据分析与解译系统
E:遥感用户
答案: 【遥感平台;
传感器;
遥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系统;
遥感数据分析与解译系统

5、 问题:按照电磁辐射来源,遥感的分类( )
选项:
A:主动遥感
B:被动遥感
C: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
D:微波遥感
E:紫外遥感
答案: 【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

6、 问题:按轨道特点遥感卫星分为( )
选项:
A:极轨卫星
B:静止卫星
C:高轨卫星
D:中轨卫星
E:低轨卫星
答案: 【极轨卫星;
静止卫星

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下) 第二章单元测验

1、 问题:大气散射中瑞利散射的强度与以下哪项有关:
选项:
A: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
B: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C:与波长的三次方成反比
D: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答案: 【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2、 问题:对于朗伯体,辐射出射度与辐亮度存在的倍数关系为:
选项:
A:π倍
B:2π倍
C:3π倍
D:4π倍
答案: 【π倍

3、 问题:有关大气米氐散射,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A: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
B: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C:与波长无关。
D:与波长的三次方成反比关系。
答案: 【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4、 问题:下面关于绝对黑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