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锻炼心理学2020冬学期(浙江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5年3月13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11-24到2021-01-14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章 人们为什么“知而不行”? 第二章课后测验

1、 问题:保护动机理论认为,行动意图受到主观易感性、( )、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四个因素的影响。
选项:
A:主观障碍感
B:主观严重性
C:成功经验
D:心理/生理状态
答案: 【主观严重性

2、 问题:保护动机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信息源,认知中介过程及( )。
选项:
A:具体行动指南
B:认知重建
C:应对模式
D:保护动机
答案: 【应对模式

3、 问题: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提出( )、替代经历、口头说服和心理/生理状态是影响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
选项:
A:过往经验
B:自信
C:成功经验
D:自我评价
答案: 【成功经验

4、 问题:可能阻碍个体开始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包括( )
选项:
A:不健康的引诱(如固有态度或思维习惯)
B:“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
C:“比你安全”综合症
D:信息超载、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麻木感
答案: 【不健康的引诱(如固有态度或思维习惯);
“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
“比你安全”综合症;
信息超载、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麻木感

5、 问题:如何有效使用自我对话( )
选项:
A:积极肯定
B:使用现在时态
C:给自己强加高于普通人标准的要求
D:将责任转嫁到自己身上
答案: 【积极肯定;
使用现在时态

6、 问题:认知重建是一种用积极的、明确的想法替代消极的、自我攻击的想法,将因威胁而感知到的压力转化为无威胁的应对策略。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当归因出现自我服务偏见时,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情境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为自己的属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保护动机理论认为来自环境和人际间的威胁健康信息能够为个体提供动力,以判定威胁健康的程度,易感性和自身降低威胁健康的能力。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认知重建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源于他们知觉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自动思维、图示和潜在的假设、认知扭曲这三种认知对情感和行为困境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思维阻断法认为外在行为能够通过抑制来加以阻止,而内隐的行为则不能够通过抑制来阻止并消除。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作业】第二章 人们为什么“知而不行”? 第二章课后作业

1、 问题:比较健康信念模型和保护动机理论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加以论述。
评分规则: 【 共同点:保护动机理论是在健康信念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
不同点:(1)研究目的:健康信念模型主要是对持续时间短暂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保护动机理论则是针对病程长,作用缓慢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的研究;
(2)关注重点:健康信念模型关注认知性因素,而保护动机理论更注重认知的调解过程;
(3)对行为改变的解释:健康信念模型中行为改变的观点过分简化,而保护动机理论则充分地考虑了环境和社会等相关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问题:如何用保护动机理论解释“三高(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患者从不锻炼到锻炼的行为变化过程?
评分规则: 【 按照行为形成的模式,保护动机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信息源,认知中介过程及应对模式。其中认知中介过程包括两个评估过程,一个是威胁评估,一个是应对评估,所谓威胁评估,是对不健康行为的评估,即危险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主观严重性评估)?自身暴露于危险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主观易感性评估)?恐惧在威胁评估中起间接作用,与严重性相互影响。而应对评估则是评价个体应对和避免危险的能力,包括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组合而成的应对效能。根据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的结果,个体会最终产生保护动机和意图,并转换为行动。该理论认为保护最好的衡量方法是行为意向。整个认知中介过程由信息源启动,经过认知评价,最后产生行动,这一系列反应来完成。
结合上述理论三步过程(各2分,共6分),将“三高”患者的健康威胁、应对策略等实际情况阐述清晰、逻辑合理即可(2分)。

【作业】第三章 锻炼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章课后作业

1、 问题:王某,男,40岁,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心血管机能,请你依照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发布的《锻炼测试与处方指南》尽可能详细地为他设计一套运动处方。
评分规则: 【 (1)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在锻炼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超负荷锻炼和有针对性锻炼这两个主要的原则。每一个锻炼处方都必须明确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这三个要素。
(2)以提高心血管机能的锻炼应该做到,一周三至五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保持55%至65%的最大心率。
(3)有关于以提高心血管机能为主要目的的锻炼,力量训练,柔韧训练,以及不同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的体育锻炼等,都可以实现无限的组合,以增加体育锻炼过程当中的乐趣。

2、 问题:基于5个W,分析一项你所了解的体育锻炼政策(例如,“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对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评分规则: 【 一是谁(WHO),谁在参加体育锻炼?谁又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二是什么形式(What form)?什么人群参加何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进行了多大量的体育锻炼?三是为什么(Why or why not)。为什么有些人因为这个原因参与体育锻炼?而另外的人群则因为另外的原因参与体育锻炼?四是何时(When)。通常不同人群选择什么样的时间段来进行体育锻炼?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合适的?五是何地(where)?人们通常会选择在什么地方进行体育锻炼等等。结合实际介绍的体育锻炼政策对上述五点(每点2分,共10分)问题展开分析。

第四章 影响锻炼的心理因素及模型(1) 第四章课后测验

1、 问题:合理行为理论认为,( )是决定个体是否参与身体活动的关键,它反应个体的意愿和可能计划投入实施行动的努力程度。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