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10-11到2021-10-12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节:陶瓷装饰彩绘·概述 第一章节测验

1、 问题: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 。
选项:
A: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B:烧制难度小,成品率极低
C:烧制难度小,成品率极高
D: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高
答案: 【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2、 问题: 釉下五彩瓷的特点是 。
选项:
A: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B:有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C: 无毒、耐酸、耐碱、不耐磨,永不褪色
D:有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时间久了会褪色
答案: 【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3、 问题: 宗教纹饰中,佛家八宝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 、宝瓶、金鱼、盘长结。
选项:
A:牡丹
B:莲花
C:菊花
D:梅花
答案: 【莲花

4、 问题: 通常我们看到的( )、釉下五彩等都是釉下彩绘。
选项:
A:青花
B:釉里红
C:青花釉里红
D:陶瓷贴化纸
答案: 【青花;
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

5、 问题: 墨彩描金装饰正如其名称字面之意,就是( )相结合的陶瓷釉上彩绘装饰。
选项:
A:墨彩
B:桃胶水
C:金水
D:清水
答案: 【墨彩;
金水

6、 问题: 下列哪些是宋代莲花纹的特点:( )。
选项:
A:北宋的莲瓣纹相对较瘦,排列紧密;
B:南宋莲瓣比较细长,排列紧密,形似菊花
C:莲瓣肥大,莲瓣之间有空隙,瓣中绘有其它纹饰
D:莲花装饰工整繁密,莲花图像刚劲有力
答案: 【北宋的莲瓣纹相对较瘦,排列紧密;;
南宋莲瓣比较细长,排列紧密,形似菊花

7、 问题: 青花、釉里红、新彩都是釉下彩绘。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新彩是釉上彩绘】

8、 问题: 铁锈花瓷器装饰特点是黑白对比强烈,多用国画工笔手法,画面意境深远,潇洒大气。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多用国画写意手法】

9、 问题: 岁寒三友纹指的是以梅、竹、菊组成的装饰纹饰。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松、竹、梅】

10、 问题: 釉下彩的色料是用高温烧成的,色料在未烧成前与烧成后的色相变化很大,因此颜料的变化容易掌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不容易掌握】

11、 问题: 广彩和潮彩虽略有所区别,但艺术特色基本上是一致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问题: 莲花纹最早出现于唐代,跟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东汉】

13、 问题: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清末明初,从 等欧洲国家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作为洋彩 。
答案: 【德国

14、 问题: 是新彩装饰艺术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它用各种毛笔或工具蘸取色料以手工形式在瓷面上进行彩绘。
答案: 【手工彩绘

15、 问题: 婴戏纹最早见于唐代 瓷器,有釉下褐绿彩婴戏莲图。
答案: 【长沙窑

第二章节:陶瓷釉上彩绘装饰 第二章节测验

1、 问题:桃胶水中桃树脂和清水的比例一般为 。
选项:
A:1:60
B:0.5:50
C:1:50
D:1:40
答案: 【1:50

2、 问题:用于喷色的新彩颜料必须用 调和,而不用油来调和,否则喷不出均细的效果来。
选项:
A:水
B:胶水
C:桃胶水
D:清水
答案: 【清水

3、 问题:利用 的流动性去制作晕散状的特殊的肌理效果。
选项:
A:乳香油
B:煤油
C:桃胶水
D:樟脑油
答案: 【樟脑油

4、 问题: 樟脑油可以用来( )。
选项:
A:清洗画面污垢
B:可以做一些特殊的肌理效果
C:调配新彩油颜料
D:调配新彩水颜料
答案: 【清洗画面污垢;
可以做一些特殊的肌理效果;
调配新彩油颜料

5、 问题: 釉上新彩所使用的油料有( )。
选项:
A:樟脑油
B:乳香油
C:桃胶水
D:煤油
答案: 【樟脑油 ;
乳香油 ;
煤油

6、 问题: 装饰画是介于( )之间的一种边缘艺术。
选项:
A:绘画
B:国画
C:油画
D:图案
答案: 【绘画 ;
图案

7、 问题:在跺拍的时候,海绵一定要包紧,要大胆地去跺,要反复地去跺拍,颜色才能过渡自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画面中的大面积的晕染,是靠海绵跺拍来进行的,而画面中小面积的晕染要靠彩来完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装饰画是从图案中演生出来的,它与图案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 在做流淌效果时,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多次泼洒。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 新彩颜料中的西赤与薄黄相调配,经烧成后西赤会“吃掉”薄黄,仍然为西赤。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