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4-01到2020-05-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测试

1、 问题: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 )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选项:
A:器质性病变
B:功能性病变
C:体质和免疫力
D:功能性或器质性
答案: 【功能性或器质性

2、 问题:毒物按其来源可分为( )。
选项:
A:化学性毒物和物理性毒物
B:挥发性性毒物和非挥发性毒物
C:气体毒物和固体毒物
D: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
答案: 【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

3、 问题: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是( )。
选项:
A:毒物
B:毒性
C:毒力
D:毒效应
答案: 【毒性

4、 问题:毒物对生物机体的有害作用是指( )
选项:
A:毒效应
B:毒物
C:毒性
D:毒药
答案: 【毒效应

5、 问题: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 ),故又称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选项:
A: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B:良好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C:不可接受生物学改变
D:可耐受生物学改变
答案: 【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6、 问题:按照毒作用发生的快慢分为( )。
选项:
A: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B: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C: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D:肝脏毒作用和肾脏毒作用
答案: 【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7、 问题:按照毒作用损伤恢复情况分为( )
选项:
A: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B: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C:一般毒作用和特殊毒作用
D:血液毒作用和靶器官毒作用
答案: 【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8、 问题:毒效应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化学物质的( )
选项:
A:毒物谱
B:毒性参数
C:毒效应谱
D:毒物剂量谱
答案: 【毒效应谱

9、 问题:( )是指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性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选项:
A:生物学标志
B:接触生物学标志
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敏感生物学标志
答案: 【生物学标志

10、 问题:到达剂量又称( )或生物有效剂量,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选项:
A:内剂量
B:靶剂量
C:绝对剂量
D:阈剂量
答案: 【靶剂量

11、 问题: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化学物质的剂量越大,所致的( )应该越大,或出现的( )应该越高。
选项:
A:量反应强度
B:量反应发生率
C:质反应发生率
D:质反应力度
答案: 【量反应强度;
质反应发生率

12、 问题: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表示(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选项:
A:半数剂量
B: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
C:质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量反应的百分率
D:剂量
答案: 【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
剂量

13、 问题:( )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 )。
选项:
A: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B: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
C:阈剂量
D:最小致死量或浓度(LD01或LC01)
答案: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阈剂量

14、 问题:慢性阈剂量(Limch)则为( )接触所得。在毒理学试验中获得的类似参数是( )。
选项:
A:一次
B: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
C:最大耐受剂量(MTD或LD0)
D:长期反复多次
答案: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
长期反复多次

15、 问题:急性毒作用带(Zac)为( )的比值,表示为:( )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选项: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
C:Zac= LD100/Limac
D:Zac= LD50/Limac
答案: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
Zac= LD50/Limac

16、 问题:( )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 )。
选项:
A:半数致死剂量(LD50)
B:最大致死剂量(LD100)
C:越大
D:越小
答案: 【半数致死剂量(LD50);
越小

17、 问题:损害作用的特点( )
选项:
A:寿命可能缩短
B: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C:机体对外界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D:机体对不利影响易感性增高
答案: 【寿命可能缩短;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机体对外界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机体对不利影响易感性增高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测试

1、 问题:食品毒理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选项:
A:食品中微生物毒素的产生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B: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毒作用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C:食品中的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及机制,并确定其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D:食品中多环芳烃毒作用机制及其防护措施
答案: 【食品中的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及机制,并确定其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2、 问题:毒理学toxicology一词是由希腊文toxikon与logos两个词演变而来,原文的意思是( )
选项:
A:描述毒物的科学
B:外源化学物
C:毒品
D:箭毒
答案: 【描述毒物的科学

3、 问题:通常认为( )是现代毒理学发展的标志
选项:
A:20世纪初叶
B:20世纪中叶
C:20世纪末叶
D:1950年
答案: 【20世纪初叶

4、 问题:1994、2003、2014年我国分别正式颁布、实施、修订了( )
选项:
A:《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B:《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规范》
C:《食品安全性物理学评价程序》
D:《保健食品功能性毒理学评价规范》
答案: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5、 问题:外源性化学物是一类( )的物质。
选项:
A: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广泛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非机体内源产生,参与体内代谢,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