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食品生物化学(开封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5年3月13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二章 糖类 认识糖-思考题

1、 问题:你知道的哪些食物里有糖?有哪些糖?
评分规则: 【 食物中的糖说出五个以上10分,食物中糖的类型说出3个以上10分

【作业】第一章 绪 论 绪论单元作业-思考题

1、 问题:介绍一下细胞的各个结构以及一些重要细胞器的功能作用。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开放性主观题,没有固定答案,选主要功能简单介绍即可。

【作业】第二章 糖类 单糖化学性质-思考题

1、 问题:简述淀粉及其水解过程中各生成物与碘显色反应的情况。
评分规则: 【 水解产物5分,颜色变化5分

2、 问题:通过什么方法验证蔗糖已水解为单糖?
评分规则: 【 不要求写反应方程式,只需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名称以及颜色变化。

【作业】第三章 糖类的代谢 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 思考题

1、 问题:在饥饿的时候,喝饮料和吃馒头哪种方式能快速升高血糖?为什么?删除编辑
评分规则: 【 问题和原因各5分

第三章 糖类的代谢 糖酵解测验

1、 问题: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选项:
A:F-1-P
B:F-6-P
C:F-1,6-2P
D:G-6-P
答案: 【F-1,6-2P

2、 问题:糖酵解发生在细胞中哪个部位
选项: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线粒体
D:细胞核
答案: 【细胞质

3、 问题:1分子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能生成()分子丙酮酸。
选项:
A:1
B:2
C:3
D:4
答案: 【2

4、 问题:1分子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能净生成()分子ATP。
选项:
A:1
B:2
C:3
D:4
答案: 【2

5、 问题:糖酵解有()个限速酶
选项:
A:1
B:2
C:3
D:4
答案: 【3

6、 问题: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糖酵解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糖酵解途径有两个阶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糖酵解的第一个阶段是释放能量的阶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在人体中,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被代谢为乳酸。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三章 糖类的代谢 三羧酸循环测验

1、 问题: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选项: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答案: 【琥珀酰CoA→琥珀酸

2、 问题: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选项: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答案: 【生物素

3、 问题: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选项:
A:NAD+
B:FAD
C:TPP
D:NADP+
答案: 【FAD

4、 问题: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循环一周可产生4 个NADH+H+
B:循环一周可产生2 个ATP
C: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羧酸转变为苹果酸
D:琥珀酰CoA 是α-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
答案: 【琥珀酰CoA 是α-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

5、 问题:三羧酸循环在()进行。
选项: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线粒体
D:细胞核
答案: 【线粒体

6、 问题: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TCA 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氧在循环中是一些反应的底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