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9-07到2021-01-1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0 导论 导论测验

1、 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选项: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手工业阶级
答案: 【无产阶级

2、 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 )
选项: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答案: 【俄国

3、 问题:在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工人运动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选项: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 【英国宪章运动

4、 问题: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 )
选项:
A: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结合起来
B:把世界观与方法论高度统一起来
C:把唯物论与辩证法高度结合起来
D:把政治问题的解决同经济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答案: 【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结合起来

5、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现历史观伟大变革的著作是( )
选项:
A:《共产党宣言》
B:《神圣家族》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答案: 【《德意志意识形态》

6、 问题:马克思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秘密的著作是( )
选项:
A:《共产党宣言》
B:《哥达纲领批判》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答案: 【《资本论》

7、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起草的党纲是( )
选项: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共产主义原理》
答案: 【《共产党宣言》

8、 问题: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是( )
选项: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答案: 【《反杜林论》

9、 问题: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其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供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选项:
A:古希腊哲学
B:近代欧洲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经验论哲学
答案: 【德国古典哲学

10、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不倦的理论求索和社会实践,特别是考察和总结工人的生活和斗争,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表明这一转变实现的初始著作是( )
选项:
A: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文
B: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
C: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D: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答案: 【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文

11、 问题:马克思主义是( )
选项:
A: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B: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答案: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2、 问题:作为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 )
选项:
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
C: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
答案: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

13、 问题: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
选项: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剩余价值理论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 ;
剩余价值理论

14、 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社会条件包括( )
选项: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定程度的发展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初步显露
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答案: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定程度的发展;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初步显露 ;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15、 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自然科学前提的成就是( )
选项:
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答案: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生物进化论 ;
细胞学说

【作业】0 导论 导论作业

1、 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评分规则: 【 答案字数要求:0~10字0分,11~100字1分,101~300字2分,301字及以上3分。
基本观点: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的得5分,认为这种观点正确的不得分。
论据一:阶级性是具体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否相容的问题关键取决于所指称的阶级是否有自己的私利,从而制约这个阶级对科学的态度。有该论据的得4分,没有的不得分,不全的酌情给1~3分。
引用材料:正如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引用了列宁讲话材料的得3分,没有的不得分,不全的酌情给1~2分。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得5分,没有的不得分,不全的酌情给1~4分。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的得5分,没有的不得分,不全的酌情给1~4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互关系的得5分,没有的不得分,不全的酌情给1~4分。

【作业】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章作业

1、 问题:辨析题: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评分规则: 【 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功能,但它又与物质有本质的区别。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则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其错误在于抹杀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区别,歪曲了意识的本质。
观点准确、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行文流畅,酌情加1-5分。

2、 问题:论述题: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的意义。
评分规则: 【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由于事物自身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种基本倾向,一种是肯定的倾向即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倾向,一种是否定的倾向即破坏其存在促使其灭亡的倾向。否定的倾向最终总要战胜肯定的倾向,使事物发生质变和转化。第二,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它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通过否定,造成了新事物的出现,使事物发展到新的阶段和水平,但新事物与旧事物又有一定的联,系,它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抛弃了其中过时的东西。第三,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对立的。
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创造的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东西,它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东西已经过时,并且还有许多属于封建主义性质的腐朽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否定的观点对之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拋弃其糟粕,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并对之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应负的历史责任。第二,对于外国的经验,我们既要区分其属于普遍适用的经验和只具有个别意义的经验,又要分清其中优秀的东西和腐朽的东西。既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先进经验,也不能一味排斥,要采取批判地吸收的态度。第三,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批判全盘西化论和复古主义的有力思想武器。全盘西化论和复古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前者对西方文化采取一种非批判的全盘肯定的态度,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有文化则全盘否定,是完全错误的;复古主义则对古代文化全盘肯定,对现代文化全盘否定。它们都是以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为思想根源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障碍。
能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论述,言之有据。

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章测验

1、 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选项: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2、 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选项:
A: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B: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答案: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3、 问题: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
选项:
A:相对性
B:客观性
C:有限性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