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 第一讲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 单元测验

1、 问题:文学创意写作的教学目标是 ( )
选项:
A:培养学生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应对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B:掌握现代人基本的写作能力;
C:培养大中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D:培养现代人的语言交际与沟通能力。
答案: 【培养学生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应对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2、 问题:在移动互联的新时代,( )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五大媒体。
选项:
A:网络
B:广播
C:电视
D:手机
答案: 【手机

3、 问题:30年来,经历了3次转型升级的文学写作课,它的课程形态应该是( )。
选项:
A:知识型课程+实践性教学;
B: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
C:知识传授+素质培育+能力养成;
D:文化素质培育+实践性训练。
答案: 【知识传授+素质培育+能力养成;

4、 问题: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用下列( )四个方面来阐释的。
选项:
A: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
B: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民族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知识;外语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D:学习方法;创新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答案: 【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 问题: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理论的涵义,是指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 )和关键图像,用于储存、组织和优化阅读与写作的信息。
选项:
A:关键词;
B:主题句;
C:中心论点;
D:数据。
答案: 【关键词;

6、 问题:巴巴拉·明托说: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作者的思想组织成( ),并按照逻辑的有关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
选项:
A:金字塔结构;
B:波浪式结构;
C:对比式结构;
D:总分式结构。
答案: 【金字塔结构;

7、 问题:读写交叉法即:“创作与评论、( )左脑与右脑、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叉运用。
选项:
A:个性共性;
B:主观与客观;
C:感性与理性;
D:个别与一般。
答案: 【感性与理性;

8、 问题:“云教育”时代的师生们在教学中使用的自媒体是指( )。
选项:
A:课程平台和刊物杂志;
B:网络与公司;
C:报纸和电台;
D:微博信(微信、微博、博客的简称)。
答案: 【微博信(微信、微博、博客的简称)。

9、 问题:江苏一位高中生顾叶尘曾写了一篇在微型小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盛夏》(见本周的拓展阅读)。作品的质量和作者的文学写作能力,远超一个高中生的水平。她主要是通过( )等方法来展现自己的文学创意写作能力的。
选项:
A:文学构思;文学细节;文学语言。
B:人物描写;情节设计;故事讲述。
C:第三人称叙述和诗化构思;
D:成长主题创意和二重性格组合。
答案: 【文学构思;文学细节;文学语言。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