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20秋通识-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南京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讲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第三节)
- 第二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八节、第九节)
- 第一讲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第六节)
- 第二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第三节)
- 第二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四节~第七节)
- 课程导学
- 第三讲科学技术与人文 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一节~第四节)
- 第三讲科学技术与人文 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五节~第七节)
- 第四讲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 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第一节~第四节)
-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伦理 科学技术与伦理(第一节~第三节)
-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伦理 科学技术与伦理(第四节~第八节)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9-07到2020-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第三节)
1、 问题:“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神说,让【他】去吧!万物遂成光明”。这是诗人蒲柏对一位科学家做出的评价,这位科学家是?
选项:
A:牛顿
B:爱因斯坦
C:麦克斯韦
D:拉瓦锡
答案: 【牛顿】
2、 问题:西方科学(自然哲学)在大约16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的时候,被译为:
选项:
A:格致
B:格物
C:求知
D:求实
答案: 【格致】
3、 问题:古希腊阿里斯塔克提出的宇宙模型属于:
选项:
A:日心说
B:地心说
C:盖天说
D:宣夜说
答案: 【日心说】
4、 问题: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体现在:
选项:
A:科学技术重构了自然
B:科学技术重构了社会
C:科学技术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重构人自身
D:科学技术不断改造着人类的思想
答案: 【科学技术重构了自然;
科学技术重构了社会;
科学技术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重构人自身;
科学技术不断改造着人类的思想】
5、 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将人类知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
选项:
A:神学阶段
B:形而上学阶段
C:科学阶段
D:文学阶段
答案: 【神学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
科学阶段】
6、 问题: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特征包括:
选项:
A:对本原的探求
B:形而上学特征
C:和谐性特征
D:超越性特征
答案: 【对本原的探求;
形而上学特征;
和谐性特征;
超越性特征】
7、 问题:伽利略曾区分事物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下列属于第一性质的是:
选项:
A:运动状态
B:几何大小
C:气味
D:颜色
答案: 【运动状态;
几何大小】
8、 问题:伽利略曾区分事物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下列属于第二性质的是:
选项:
A:气味
B:颜色
C:运动状态
D:几何大小
答案: 【气味;
颜色】
9、 问题:“Science”从词源上看,主要指代那种因果性的、能够从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真理性知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这是science一词的原意。最早将近代自然哲学称为science的是培根,不过,培根的这种用法一直到19世纪才基本获得认可。】
10、 问题:近代自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脉相承,两者之间毫无差别。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近代自然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对自然概念理解的差异,古希腊自然哲学将自然理解为本质、本原,所以其主要工作是追问世界的本原,近代自然哲学对自然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因此,其更关注具体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形而上学地位的不同,古希腊自然哲学强调形而上学的优先性,并以之统摄自然哲学的其它部分如数学和观察,近代自然哲学中尽管仍然存在形而上学,但其地位已经弱化;对宇宙本身理解的差别,古希腊自然哲学多将宇宙理解为一个充满秩序和等级的封闭世界,而近代自然哲学则认为宇宙是一个同质的、无限的世界。】
第二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八节、第九节)
1、 问题:技术与社会互构论的基本内涵包括:
选项:
A:技术与社会之间在本体论上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
B:社会与技术之间以一种偶然的、微观的、不可还原的方式相互建构
C:技术与社会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D:科学在技术与社会发展中不起作用
答案: 【技术与社会之间在本体论上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
社会与技术之间以一种偶然的、微观的、不可还原的方式相互建构;
技术与社会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2、 问题:可以引入“技性科学”的概念,来对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考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技性科学的基本内涵,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建构、共同进化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引入技性科学这一概念来分析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 问题:在法国哲学家拉图尔看来,技术与社会是彼此交织的,二者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他用“社会技术网图”来表征该相互关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这是法国哲学家拉图尔的基本立场,具体内容看参见本讲第九节的讲述。】
4、 问题:经济学家凡勃伦持有技治主义的观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凡勃仑是美国经济学家,主张以技术方式治理社会,进而,社会管理权应该交由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所谓的“技术人员的苏维埃”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5、 问题:在技术与社会关系上的技术决定论立场,主张技术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律,但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技术决定论确实认为技术发展是独立自主的,但同时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6、 问题:在技术与社会关系上的社会决定论立场,认为社会发展能够决定技术的变迁。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社会决定论的核心内涵是社会对技术的决定性影响,技术本身并未固定本质,或者说,其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被稳定下来的。】
第一讲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第六节)
1、 问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应在于:
选项:
A:为了科学而科学
B:为了生存而科学
C:为了收入而科学
D:为了求新而科学
答案: 【为了科学而科学】
2、 问题:关于当代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下属表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
A:科学是一种有别于常识的知识体系
B:科学是一项复杂而又完备的制度
C:科学研究以追求知识为目的,因此,不需要消耗任何资源
D:当代科学研究呈现出实用化的取向
答案: 【科学研究以追求知识为目的,因此,不需要消耗任何资源】
3、 问题:以下哪本著作的作者是万尼瓦尔·布什?
选项:
A:《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B:《人人应知的科学》
C:《人人应知的技术》
D:《工程师知道什么,他们是如何知道的》
答案: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4、 问题:技性科学(technoscience)概念表明了:
选项:
A:科学研究的技术性维度
B:科学研究以技术目的为导向
C:科学与技术之间边界日益模糊
D:科学和技术毫不相关
答案: 【科学研究的技术性维度;
科学研究以技术目的为导向;
科学与技术之间边界日益模糊】
5、 问题:科学使用自然语言,常识使用人工语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科学使用的主要是人工语言,科学中的符号、公式等等都是这一特征的体现。常识多使用自然语言。】
6、 问题:现代科研资助体制形成于十七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初。
选项:
A:正确
B:错误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