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

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是以炎黄部落所组成的“华夏集团”为中心与周边部落或民族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 问题:

原始乐舞表现出歌唱、舞蹈、奏乐三位一体的特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 问题: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而编排了如《大夏》《大濩》《大武》等作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三人操牛尾”是下列乐舞( )的表演形式。
选项:
A:《葛天氏之乐》
B:《伊耆氏之乐》
C:《朱襄氏之乐》
D:《云门》
答案: 【
《葛天氏之乐》

2、 问题:原始乐舞记载于( )等古代文献中, 其内容主要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敬神意识和生活愿望。
选项:
A:《尚书》
B:《山海经》
C:《礼记》
D:《史记》
E:《吕氏春秋》
答案: 【
《尚书》
《山海经》
《礼记》
《史记》
《吕氏春秋》

3、 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齐国观看此乐舞时也感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发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叹,评价其“尽美矣,又尽善也”,是以下哪部乐舞( )。
选项:
A:《云门》
B:《咸池》
C:《箫韶》
D:《大武》
答案: 【
《箫韶》

4、 问题:《大夏》结构庞大,以( )人的舞队表演,以籥为伴奏乐器。传至西周时被列为六大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山川。
选项:
A:48
B:56
C:64
D:72
答案: 【
64

5、 问题:《大濩》,简称《濩》,相传是商代为歌颂汤伐桀的功绩而创作的乐舞,此乐舞传至西周时被列为六大乐舞之一,用于祭祀( )。
选项:
A:先妣
B:先祖
C:山川
D:四望
答案: 【
先妣

6、 问题:可以表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9000年可考历史的乐器是( )。
选项:
A:骨笛
B:埙
C:磬
D:箫
答案: 【
骨笛

7、 问题:以下乐器中,属于八音分类法“竹”类乐器的有( )。
选项:
A:磬
B:笙
C:篪
D:箫
答案: 【


8、 问题:1978年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125件战国初期的乐器,包括以下( )等乐器类型。
选项:
A:编钟
B:编磬
C:鼓
D:瑟
答案: 【
编钟
编磬


9、 问题:曾侯乙墓编钟,全套编钟用青铜铸造而成,共( )枚。
A48
选项:
A:24
B:65
C:19
答案: 【
65

10、 问题:我国发现的最早横吹类管乐器是( )。
选项:
A:贾湖骨笛
B:河姆渡骨哨
C:陶埙
D:石磬
答案: 【
河姆渡骨哨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西周宫廷音乐有( )等多种形式。
选项:
A:雅乐
B:颂乐
C:房中乐
D:四夷之乐
答案: 【
雅乐
颂乐
房中乐
四夷之乐

2、 问题:《诗经》中《关雎》一篇,是下列哪个地方的歌曲( )。
选项:
A:卫国
B:郑国
C:召南
D:周南
答案: 【
周南

3、 问题:”礼崩乐坏“出现于下列哪个时期( )。
选项:
A:西周
B:东周
C:商代
D:夏代
答案: 【
东周

4、 问题:屈原的( )是利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楚辞”代表作。
选项:
A:《九歌》
B:《下里》
C:《巴人》
D:《阳春》
答案: 【
《九歌》

5、 问题:《周礼》载“卿大夫判县”,其中“卿大夫判县”指悬挂乐器的规模为( )。
选项:
A:四面
B:三面
C:两面
D:—面
答案: 【
两面

6、 问题:周朝音乐机构“大司乐”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民间音乐(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 问题:《楚辞》中的《九歌》是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不朽之作。(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 问题:六代之乐被后世称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 问题:《诗经》的组成部分( )。
选项:
A:风
B:雅
C:颂
D:赞
答案: 【



10、 问题:《周礼》载“诸侯轩县”,其中“轩县”指悬挂乐器的规模为( )。
选项:
A:四面
B:三面
C:两面
D:—面
答案: 【
三面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不属于春秋时期宫廷音乐家的是( )。
选项:
A:师旷
B:师襄
C:师文
D:秦青
答案: 【
秦青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