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伦理学的邀请(华中科技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5年5月3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9-14到2020-11-30

第二讲: 快乐是否越多越好? 第二讲测试

1、 问题:有一种思维方法:先找到一种至高的价值或善好 (good),然后以此为依据来评判一个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这种方法是:()
选项:
A:A 目的论
B:B 非目的论
C:C 义务论
D:D 自由主义
答案: 【A 目的论

2、 问题:在电车难题中,如果你选择扳动拉杆,你的理由是:(  )
选项:
A:A即使是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生命,也是不容被轻易牺牲的
B:B比起一个人的生命,五个人的生命显然更要紧
C:C 即使牺牲了一个人,但毕竟还是救了五个人,五大于一,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D:D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答案: 【B比起一个人的生命,五个人的生命显然更要紧;
C 即使牺牲了一个人,但毕竟还是救了五个人,五大于一,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3、 问题:当电车难题中搬动拉杆变为把胖子推下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A基本的情况没有变:依然是牺牲一个人,而救五个人
B:B尽管结果上都是牺牲一人而救五人,但具体做法上的差异会造成道德属性的巨大改变
C:C 两种情形下行为的道德属性没有明显变化
D:D 二者都有将人的生命视为工具的道德风险
答案: 【A基本的情况没有变:依然是牺牲一个人,而救五个人;
B尽管结果上都是牺牲一人而救五人,但具体做法上的差异会造成道德属性的巨大改变;
D 二者都有将人的生命视为工具的道德风险

4、 问题:判断:道德评判的落脚点是一个一个的具体行动,或关于这些行动的选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判断: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理论,要求我们一切行动都要满足自己的私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 问题:哲学家为了论证需要,经常要设想一些在头脑中进行的实验,这被称为______。
答案: 【思想实验

7、 问题:将行为的后果视为其道德属性的根本依据,这种思路被称为______。
答案: 【后果主义

8、 问题:_____区分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并且在快乐净值的计算中,赋予了高级快乐更高的权重。
答案: 【密尔

【作业】第一讲: 道德是幻觉吗? 第一讲作业

1、 问题:单选题:
霍布斯在解释自己帮助乞丐的行为时指出:他所做的看似善良的举动,背后的动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里好过一些罢了,所以说他的行为还是自私的。他的观点代表了如下哪种看法:( )
 
A. 主观主义
B. 相对主义  
C. 利己主义
D. 教条主义

评分规则: 【 此题为单选题

2、 问题:填空题:
在英国科学家______看来,作为我们人类和其它生物的最基本的遗传信息的基因,是竞争中获胜的,因此具备“自私”特征,所以保有这些基因的个体也是无可挽回地自私的。

评分规则: 【 此题为填空题

3、 问题:判断:心理利己主义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至于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它并不直接进行规定。

评分规则: 【 判断正误即可

4、 问题:多选题:
下面哪些是心理利己主义的基本思路:(    )
A. 利他不过是利己主义的手段而已;一切利他外表下隐藏的都是自私。
B. 利他行为可以进行重新解释,总可以找到利己的动机。
C. 人总是或多或少地为着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D. 许多貌似高尚动机背后,不过都是不自知和自我欺骗。

评分规则: 【 此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才能得分。

5、 问题:填空题:
__看来,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对于全人类而言,并不存在着普遍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评分规则: 【 此题为填空题

6、 问题:判断:相对主义是一个一阶的道德判断。

评分规则: 【 只需判断正误

7、 问题:填空题:
某个人认为一个行为(不)道德仅仅表明他在表达一种(不)赞同((dis)approval)的态度;而这便是道德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道德并无其他内容。这表达的是一种_____的立场。

评分规则: 【 此题为填空题

8、 问题:多选题:
有关希腊人与卡拉丁人的丧葬仪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对先辈的尊重上有显著的区别。
B 他们的区别体现在具体的丧葬形式上,而这是无关紧要的。
C他们都表达了一种对于先辈的尊重和缅怀。
D 人类关于丧葬仪式,并没有统一的道德关照。

评分规则: 【 此题为多选题,全部答对才能得分

第三讲: 助人,为乐? 第三讲测试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康德认为,一个行为善良与否,与它所能达成的后果没有必然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选项:
A:目的论
B: 功效主义
C:自由主义
D: 反目的论
答案: 【 反目的论

2、 问题:在康德看来,一个道德的行为是
选项:
A:客观上符合义务的要求的行为
B:实现最佳后果的行为
C:体现了美德的行为
D:从义务出发,用义务来要求自己而做出的行为
答案: 【从义务出发,用义务来要求自己而做出的行为

3、 问题:“你要好好学习,因为你要考高分”这一要求属于:
选项:
A:定言律令
B:假言律令
C:绝对律令
D:好言相劝
答案: 【假言律令

4、 问题:从小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其中的道理有哪些?
选项:
A:能切切实实地改善他人的境况
B: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获得内心的快乐
C:能间接地提振社会风气
D:能获得他人的赞扬
答案: 【能切切实实地改善他人的境况;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获得内心的快乐;
能间接地提振社会风气

5、 问题:“不要撒谎”这一要求属于:
选项:
A:定言律令
B:假言律令
C:绝对律令
D: 好言相劝
答案: 【定言律令;
绝对律令

6、 问题:判断:罗斯是个多元论者,他认为基本义务有多个,它们彼此不能还原,也不能还原为某个更为基本的义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把义务放在了道德判断的核心位置的道德理论被称为_____。
答案: 【义务论

8、 问题:作为绝对律令的道德义务有一种表述:永远不要把人性,不论是你自己人格中的还是另一个人格中的人性,只是当作工具,而要同时将其当作____。
答案: 【目的

9、 问题:康德认为,一个行为善良与否,与它所能达成的后果没有必然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选项:
A:目的论
B: 功效主义
C:自由主义
D: 反目的论
答案: 【 反目的论

10、 问题:从小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其中的道理有哪些?

选项:
A:能切切实实地改善他人的境况
B: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获得内心的快乐
C:能间接地提振社会风气
D:能获得他人的赞扬
答案: 【能切切实实地改善他人的境况;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