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本课程包括( )章教学内容。
选项:
A:10
B:11
C:12
D:13
答案: 【
13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耕作制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
选项:
A:农业生态条件
B:种植制度
C:养地制度
D:人类、生态、社会可持续关系
答案: 【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

2、 问题:与种植制度相适单应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是( )。
选项:
A:耕作制度
B:种植制度
C:养地制度
D:作物布局
答案: 【
养地制度

3、 问题:所谓的“良种、良法、良制”中,“良制”是指( )。
选项:
A:优良品种
B:优良土壤
C:栽培技术
D:耕作制度
答案: 【
耕作制度

4、 问题:按集约化程度划分,耕作制度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 )。
选项:
A:游耕撂荒制
B:休闲耕作制
C:常年耕作制
D:绿色耕作制
答案: 【
绿色耕作制

5、 问题:可持续耕作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
选项:
A:科学配置资源要素
B:以系统观为指导开展宏观调控
C:妥善处理各类矛盾
D:将农业高产放在首位
答案: 【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
以系统观为指导开展宏观调控
妥善处理各类矛盾

6、 问题:从耕作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全球各地区耕作制度发展都普遍包含( )等发展进程。
选项: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现代农业
D:集约可持续农业
答案: 【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集约可持续农业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以下全部属于C3作物的一组是( )。
选项:
A:小麦、水稻、玉米
B:小麦、棉花、甜菜
C:水稻、大豆、高粱
D:大豆、甘蔗、绿豆
答案: 【
小麦、棉花、甜菜

2、 问题:下列不属于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的是( )。
选项:
A:农业人口
B: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C:土地
D:农业技术装备
答案: 【
土地

3、 问题:在进行同心圆型作物布局时,通常是把下列的( )安排离水源最近。
选项:
A:耐旱作物
B:补充灌溉作物
C:需经常灌溉作物
D:中间水分型作物
答案: 【
需经常灌溉作物

4、 问题:目前我国棉花的重要生产基地是( )。
选项:
A:河南
B:新疆
C:秦岭-淮河以北
D: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 【
新疆

5、 问题:常用的积温表示方法有2个,分别是( )。
选项:
A:活动积温
B:日积温
C:有效积温
D:负积温
答案: 【
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

6、 问题:作物布局指的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生产结构及其配置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解决( )的问题。
选项:
A:种什么
B:种多少
C:种哪里
D:何时种
答案: 【
种什么
种多少
种哪里

7、 问题:耐瘠作物一般具有1到多个以下的特征( )。
选项:
A:具有共生固氮作用
B:根系强大、吸肥能力强
C:根系和地上部都不太发达,但吸肥能力较强或需肥较少、适应性强
D:不需要肥
答案: 【
具有共生固氮作用
根系强大、吸肥能力强
根系和地上部都不太发达,但吸肥能力较强或需肥较少、适应性强

8、 问题:典型的长日照作物如果种植在低纬度地区,则会出现下列1或多种现象( )。
选项:
A:种子不能萌发
B:生长发育不良
C:不开花
D:只开花不结实
答案: 【
生长发育不良
不开花

9、 问题: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作物的生长越有利。(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 问题:种植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人类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所决定的,所以该结构形成后即可以一劳永逸,不需要调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作物中,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 ).
选项:
A:水稻、玉米、小麦
B:陆稻、大豆、黄麻
C:甘薯、紫云英、苕子
D:番茄、亚麻、西瓜
答案: 【
水稻、玉米、小麦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