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树网课答案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最新完整智慧树知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4年9月25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关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B: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
C:劳动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全。
D:社会保障法引发的劳动争议,由于具有某些私法关系的特点,主要适用民事程序来解决;劳动法争议引发的争议,由于具有较强的公法性,应主要采用行政诉讼程序。
E: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
答案: 【
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
劳动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全。
社会保障法引发的劳动争议,由于具有某些私法关系的特点,主要适用民事程序来解决;劳动法争议引发的争议,由于具有较强的公法性,应主要采用行政诉讼程序。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

2、 问题:劳动法内容体系由( )构成。
选项:
A:劳动基准法律制度
B: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C: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D: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E:个别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答案: 【
劳动基准法律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个别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3、 问题:社会保障法主要包括( )
选项:
A:社会保险法
B:社会救助法
C:社会福利法
D:社会优抚法
答案: 【
社会保险法
社会救助法
社会福利法
社会优抚法

4、 问题:下列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实质正义的是( )
选项:
A:劳动法以全面而系统的劳动条件 和劳动待遇标准,保证劳动者不因社会地位、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而跌破现代社 会劳动者基本生存条件的生理底线和心理底线。
B:在遵循劳动合同订立自愿原则的同时禁止就业歧视,劳动合同自由约定不得低于劳动基准设定的最低标准。
C:劳动法对劳动者釆用倾斜 保护政策,实行差别待遇,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D:社会保障法确立了对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即权利”的特殊理念,为社会成员构建了基本生存保障“安 全网”。
E:社会保险实行强制性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对形式正义的矫正。
答案: 【
劳动法以全面而系统的劳动条件 和劳动待遇标准,保证劳动者不因社会地位、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而跌破现代社 会劳动者基本生存条件的生理底线和心理底线。
在遵循劳动合同订立自愿原则的同时禁止就业歧视,劳动合同自由约定不得低于劳动基准设定的最低标准。
劳动法对劳动者釆用倾斜 保护政策,实行差别待遇,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社会保障法确立了对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即权利”的特殊理念,为社会成员构建了基本生存保障“安 全网”。
社会保险实行强制性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对形式正义的矫正。

5、 问题: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是( )。
选项:
A:《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程脱困发展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C:《关于推进要素是办案模式改革的意见》
D:《劳动合同法》
答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6、 问题:下列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本位的是( )
选项:
A:劳动就业政策,各国都将其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政策,既赋予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又要求用人单位遵循公开招收、择优录用的原则,以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实现。
B:劳动权也一直被作为一项具有生存权性质的基本人权给予特别法律保护。
C:集体劳动关系的协调与法律调整、女职工与未成年劳动者特殊法律保护、劳动基准法律制度,都以维护社会利益作为其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D:社会保障法直接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作为其制度价值目标,以“需要即权利”为基本理念,通过立法设置一张社会“安全网”,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答案: 【
劳动就业政策,各国都将其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政策,既赋予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又要求用人单位遵循公开招收、择优录用的原则,以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实现。
劳动权也一直被作为一项具有生存权性质的基本人权给予特别法律保护。
集体劳动关系的协调与法律调整、女职工与未成年劳动者特殊法律保护、劳动基准法律制度,都以维护社会利益作为其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保障法直接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作为其制度价值目标,以“需要即权利”为基本理念,通过立法设置一张社会“安全网”,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7、 问题:下列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人权思想的是( )
选项:
A:劳动法通过就业促进和劳动权特殊保护,对人的生存权给予法律保障。
B:社会保障法以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基础,通过国家责任和社会化原则,保障不能劳动的人的生存需要。
C:劳动法以劳动权及其保护为制度基石,以劳动过程中人的自由、尊严、安全与健康为关注重点,构建起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劳动法制度体系。
D:社会保障法以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基础,建立起了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帮助体系。
E:劳动法以人权思想为指导,创设了具有特殊性的 劳动者权益保障原则。
F:社会保障法以人权思想为指导,创设了国家责任原则。
答案: 【
劳动法通过就业促进和劳动权特殊保护,对人的生存权给予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法以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基础,通过国家责任和社会化原则,保障不能劳动的人的生存需要。
劳动法以劳动权及其保护为制度基石,以劳动过程中人的自由、尊严、安全与健康为关注重点,构建起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劳动法制度体系。
社会保障法以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基础,建立起了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帮助体系。

8、 问题:( )中明确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合理稳定的劳动关系。
选项:
A:《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程脱困发展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C:《关于推进要素是办案模式改革的意见》
D:《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答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生效施行的时间是( )
选项: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答案: 【
1994年7月5日

2、 问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是( )
选项:
A: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社会劳动过程中与其他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关系
C:工会组织与其所在的用人单位之间关系
D:张某与某企业之间存在的劳务关系
答案: 【
工会组织与其所在的用人单位之间关系

3、 问题:支付(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
选项:
A:临时工的劳动报酬
B:加工承揽的劳动报酬
C:轮换工的劳动报酬
D:雇佣工人的收入
答案: 【
加工承揽的劳动报酬

4、 问题: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为( )
选项:
A: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参照劳动法执行
B:国家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和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相同的
C: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D:公务员制度由劳动法调整
答案: 【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5、 问题: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 )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选项:
A:限制工作日长度
B:保护女工与童工
C:确立社会保险制度
D:提高劳动报酬
答案: 【
保护女工与童工

6、 问题: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
选项:
A: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C: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
D: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答案: 【
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

7、 问题: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 )。
选项: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利
D:劳动权利能力
E:劳动行为能力
答案: 【
用工权利能力
用工行为能力

8、 问题: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 )。
选项: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E: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答案: 【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劳动标准制度
职业培训制度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9、 问题:劳动关系具有( )等特征。
选项:
A:劳动者与自己或他人生产资料相结合
B:劳动者为所在单位成员
C: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有偿或无偿提供劳动力
D:兼有平等性质和隶属性质
答案: 【
劳动者为所在单位成员
兼有平等性质和隶属性质

10、 问题:( )之间的关系归劳动法调整。
选项:
A:企业与职工
B:个体户与雇工
C:农户与其所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D:雇主与家庭佣人
E:国家机关与公务员
F:股东与公司
G:作家与出版社
H:施工单位民工与建设单位
I:甲合伙人与乙合伙人
答案: 【
企业与职工
个体户与雇工

11、 问题:( )之间的劳动关系目前不包括在我国劳动法调整的范围之内。
选项:
A:个体户与帮工
B:外资企业与外籍职工
C:境外企业与中国职工
D:国家机关与公务员
E:企业化事业单位与职工
F:家庭佣人与雇主
G:农民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答案: 【
境外企业与中国职工
国家机关与公务员
家庭佣人与雇主

12、 问题: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成员国代表团由( )组成。
选项:
A:政府代表
B:劳工代表
C:雇主代表
D:专家代表
答案: 【
政府代表
劳工代表
雇主代表

13、 问题: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包括( )。
选项:
A:《国际劳动宪章》
B:《费城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劳动和社会问题的重大决议
E:国际劳工大会的决议
答案: 【
《国际劳动宪章》
《费城宣言》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劳动和社会问题的重大决议

14、 问题:劳动法律关系应当续延的情形有( )等。
选项:
A: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己届满
B:内部承包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己届满
C:劳动合同依法续订
D:职工涉嫌违法犯罪被暂时羁押期间,劳动合同规定期限已届满
E:职工被劳动教养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己届满
F:企业正处在组织机构变更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己届满。
答案: 【
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己届满
内部承包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己届满
劳动合同依法续订

15、 问题:垄断阶段劳动立法的特点( )?
选项:
A:劳动法以遍及绝大多数国家
B:劳动立法体系逐步趋向完善
C:主要资本主义劳动立法出现趋向民主和趋向反动两种趋势
D:劳动立法发生几次前进和后退的大波动
答案: 【
劳动法以遍及绝大多数国家
劳动立法体系逐步趋向完善
主要资本主义劳动立法出现趋向民主和趋向反动两种趋势
劳动立法发生几次前进和后退的大波动

16、 问题:劳动关系兼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属性,兼有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特征。(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7、 问题:劳动法仅调整劳动关系,除此之外的劳务关系.劳动力管理关系等由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调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8、 问题: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对这些劳动者的特殊保护。(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9、 问题:劳务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一种,应由劳动法调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0、 问题: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其成员国由其政府代表.工人代表和雇主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1、 问题:国际劳工公约是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劳工标准。(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2、 问题:取得法人资格并不当然取得用人单位资格。(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3、 问题:未满16周岁的公民在没有法律特殊规定的情况下,不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4、 问题:劳动者的某些权利扩及劳动者供养的亲属。(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5、 问题:超过法定劳动年龄的公民是限制劳动行为能力的人。(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就业的有( )
选项:
A:某校学生甲被聘为家庭教师
B:乙退休后到某企业作技术顾问,月薪3000元
C: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义务法律咨询
D:下岗工人丙自办小食店月均收入1000元
答案: 【
下岗工人丙自办小食店月均收入1000元

2、 问题: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的单位订⽴( )。
选项:
A: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
C:⽤⼯协议
D:劳务派遣协议
答案: 【
劳务派遣协议

3、 问题: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单位的劳动者( )的权利。
选项:
A:相同
B:同等
C:同⼯同酬
D:同样
答案: 【
同⼯同酬

4、 问题: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单位承担( )赔偿责任。
选项:
A:共同
B:连带
C:按份
D:违约
答案: 【
连带

5、 问题: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 )。
选项:
A: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B:服从分配、自主创
C:自谋职业、服从分配
D:办理就业登记
答案: 【
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6、 问题: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 )。
选项:
A: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B: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答案: 【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 问题:国家建立健全( )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
选项: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
D:失业预警
答案: 【
失业保险

8、 问题:《就业促进法》规定,对( ),有关部门应当在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选项:
A:农民工和残疾人
B: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和残疾人
C:失业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D:转业军人
答案: 【
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和残疾人

9、 问题:用人单位依法享有( )的权力。
选项:
A:随意用人
B:自主用人
C:择优用人
D:优先招用城镇户籍劳动者
答案: 【
自主用人

10、 问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 )实现就业。
选项:
A:至少有一人
B:全部
C:一人
D:二人
答案: 【
至少有一人

11、 问题:《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 ).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选项:
A:人身健康
B:国家财产安全
C:生命财产安全
D:用人单位财产安全
答案: 【
人身健康
生命财产安全

12、 问题:被派遣劳动者在⽆⼯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民政府规定的( ),向其按⽉⽀付报酬。
选项:
A:最低⼯资标准
B:最低⽣活保障标准
C:⾏业⼯资指导线
D:失业保险⾦领取标准
答案: 【
最低⼯资标准

13、 问题:根据《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 )的内容。
选项:
A:离婚
B:结婚
C:.生育
D:再就业
答案: 【
结婚
.生育

14、 问题:根据《就业促进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指导,提供( )等服务。
选项:
A:政策咨询
B:就业培训
C:开业指导
D:成本核算
答案: 【
政策咨询
就业培训
开业指导

15、 问题:根据《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对下列哪些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
选项:
A: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
B: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
C: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
D: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
答案: 【
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
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
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
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

16、 问题:根据《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 )等不同而受歧视。
选项:
A:民族
B:种族
C:性别
D:宗教信仰
答案: 【
民族
种族
性别
宗教信仰

17、 问题:国家对给予税收优惠( )。
选项:
A: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
B:失业人员创办的所有企业
C: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
D: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业援助
答案: 【
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
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
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业援助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以下关于劳动合同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选项:
A:劳动合同解除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须经双方协商一致才能生效
B:劳动合同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
C: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有效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之前终止
D:当事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得损害任何一方利益
答案: 【
劳动合同解除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须经双方协商一致才能生效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