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5到2021-06-0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周 课程总论:语文教学和学科知识 “课程总论:语文教学和学科知识”单元测试

1、 问题: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______。
选项:
A:语文素养
B:学科知识
C:考试成绩
D:道德品质
答案: 【语文素养

2、 问题:以下关于语文教学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选项:
A:语文教学受到课堂教学方式的制约
B: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多读多写
C:语文教学需要发掘和传授精当的学科知识
D:语文教学是一种专业化的课程训练
答案: 【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多读多写

3、 问题:语文教学需要的学科知识类型是______。
选项:
A:研究性知识
B:前沿性知识
C:教学性知识
D:专业性知识
答案: 【教学性知识

4、 问题:构建学科知识系统用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包括_____。
选项:
A: 从研究性知识中寻找对语文教学有用的教学性知识
B:对研究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改造,使之适用于语文教学
C:精心设计学科知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D:针对学科知识本身的内容进行考试评价
答案: 【针对学科知识本身的内容进行考试评价

5、 问题:语文学科在学科知识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
选项:
A:语文学科不需要学科知识
B:语文学科根本没有学科知识
C:语文学科背后没有成熟的学科体系
D:语文学科知识没法进行评价测试
答案: 【语文学科背后没有成熟的学科体系

第二周 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 “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1、 问题: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基本任务(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选项:
A:学会推敲语言的准确性,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
B:阅读经典,传承文化,涵养精神
C:构建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和方法
D:接通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改善生活世界体验,发现美、创造美
答案: 【学会推敲语言的准确性,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

2、 问题:以下关于教师的职责与才能的相关论述中,错误的说法是______。
选项:
A:应当连通教科书与自己的学生
B: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
C:需要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的学情
D:主要关注语文能力较薄弱的学生的学情
答案: 【主要关注语文能力较薄弱的学生的学情

3、 问题:学情,是所有语文教学的前提,但在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强调学情的重要性有其特殊意义。以下有关学情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__。
选项:
A:学情既有抽象的部分,也有具体的部分
B:在现当代文学阅读教学中,学情就是“阅读初感”
C:预习是让学情展现出来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D:教师应以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来建构基本学情
答案: 【学情既有抽象的部分,也有具体的部分

4、 问题:以下有关“主题式教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选项:
A:对主题的追问其实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某种本能
B:可以借用“更大的说法”来套不同的小说
C:不能在作品未读之前就去简单地概括主题
D:可以通过主题的引发来教授新的小说阅读方法“虚构与叙述”
答案: 【可以借用“更大的说法”来套不同的小说

5、 问题: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增减为什么总能引起话题?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选项:
A:鲁迅是箭靶式的人物,成为了分化社会的分歧原点
B:鲁迅作品构成了二十世纪文学评价体系的标准
C:媒体社会中语文是关注的热点,而鲁迅又是语文中关注的热点
D:很多老师在教鲁迅作品时教得太容易
答案: 【很多老师在教鲁迅作品时教得太容易

第三周 古诗词与语文教学 “古诗词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1、 问题:对《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一诗中“兰家女”的正确理解应该是______。
选项:
A:指不知来历出身的某家女
B:指诗歌的女主人公刘氏
C:指另一户官宦人家中的女儿兰氏
D:作者杜撰的一个人,实际不存在
答案: 【指不知来历出身的某家女

2、 问题:从下列哪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推究李白《蜀道难》应当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前?
选项:
A:孟启《本事诗》
B:殷璠《河岳英灵集》
C:胡震亨《李诗通》
D:范摅《云溪友议》
答案: 【殷璠《河岳英灵集》

3、 问题:王昌龄的《闺怨》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
选项:
A:边塞诗
B:山水诗
C:讽喻诗
D:咏物诗
答案: 【边塞诗

4、 问题:唐代八品或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是_____。
选项:
A:紫色
B:青色
C:绯色
D:绿色
答案: 【青色

5、 问题:张九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这两联反映了唐代哪一种风俗习惯?
选项:
A:咏柳惜春
B:折柳赠别
C:折柳寄远
D:以柳喻人,突出女子容貌美丽
答案: 【折柳寄远

第四周 古代小说与语文教学 “古代小说与语文教学”单元测试

1、 问题:如果一部教材要节选《搜神记》的篇目作为课文,以下可以选择的版本是_
选项:
A: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黄涤明译注本《搜神记全译》
B:中华书局1979年版汪绍楹校注本《搜神记》
C:中华书局2007年版李剑国辑校本《新辑搜神记》
D:B、C都可以
答案: 【B、C都可以

2、 问题: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录鬼簿新校注》)。现知贾仲明为元末明初人,生于元至正三年(1343),卒于明永乐末年到宣德初年。这段话的四处划线文字中,不能帮助我们推理罗贯中籍贯或大致生卒年的信息是______。
选项:
A:太原人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