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0到2020-06-30

第一章 旅游文化理论介绍 第一章 旅游文化理论介绍

1、 问题:文与化配合使用,首见于
选项:
A:《贲·彖传》
B:《说苑》
C:《山海经》
D:《史记》
答案: 【《贲·彖传》

2、 问题:有关西方旅游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强烈而多样的旅游动机
B:节制性的旅游消费观
C:认知性的旅游审美观 
D:个人为中心的旅游组织观
答案: 【节制性的旅游消费观

3、 问题:将中国旅游文化划分为齐鲁、三晋、关陇、吴越、荆楚、巴蜀和岭南旅游文化,这属于哪种划分方法?
选项:
A:文化结构 
B:主体结构 
C:要素结构 
D:地域结构
答案: 【地域结构

4、 问题: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主要表现为惧游、慎游、限游、重游等方面,其中构成旅游风俗核心的是
选项:
A:惧游 
B:慎游
C:限游  
D:重游
答案: 【重游

5、 问题:条理义的文又用以表述自然现象的脉络,比如
选项:
A:天文
B:人文 
C:水文 
D:地文
答案: 【天文;
水文 ;
地文

6、 问题:旅游文化的延续性具体表现为
选项:
A:旅游文化进程的延续性
B:旅游市场的延续性
C:旅游活动的延续性 
D:旅游资源的延续性
答案: 【旅游文化进程的延续性;
旅游活动的延续性 ;
旅游资源的延续性

7、 问题:下面有关旅游审美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客体风景的对象描写
B: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主体抒情的印象表现
C: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重视对自然的观察、思考、研究
D: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喜欢表达受自然感动之“心”
答案: 【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主体抒情的印象表现;
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重视对自然的观察、思考、研究

8、 问题:马波先生从旅游文化的两个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角度,把旅游文化分为
选项:
A:旅游消费文化
B:旅游体验文化 
C:旅游审美文化
D:旅游经营文化
答案: 【旅游消费文化;
旅游经营文化

9、 问题:先秦时期旅游文化的载体中宗教类主要表现为
选项:
A:自然崇拜
B:生殖崇拜 
C:祖先崇拜  
D:图腾崇拜
答案: 【自然崇拜;
生殖崇拜 ;
祖先崇拜  ;
图腾崇拜

10、 问题:宋代忧国之旅的代表有
选项:
A:寇准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答案: 【寇准;
陆游 ;
辛弃疾

11、 问题: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主要体现在
选项:
A:历史名人可以使旅游资源由无名转化成有名
B:历史名人的知名度往往还决定景点的名气
C:旅游文化史主要是旅行家活动的历史
D:中国古代山水文化中的比德传统也是重人传统的具体表现
答案: 【历史名人可以使旅游资源由无名转化成有名;
历史名人的知名度往往还决定景点的名气;
旅游文化史主要是旅行家活动的历史;
中国古代山水文化中的比德传统也是重人传统的具体表现

12、 问题:文化获得现代意义是从日本人用“文化”一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程中开始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问题:没有创造就没有旅游文化。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宫廷御用瓷器黄釉的多少与使用者身份的高低没有关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离开了旅游客体,旅游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研究旅游文化就必须将旅游客体文化作为研究的中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6、 问题: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套用三层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缺乏对旅游文化本身的考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7、 问题:在以神为本的时代是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独立的旅游文化意识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8、 问题:在魏晋南北朝,以形媚道、澄怀味象的审美情趣得到不断提高,其确认了自然界存在的意蕴美。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9、 问题:“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   )。
答案: 【《说苑》

20、 问题:旅游文化的基础包括文化基础、地理基础、民族基础和(   )。
答案: 【哲学基础

21、 问题:大体来说,中国思维是执两用中,而西方思维模式是(  )。
答案: 【两级对立

22、 问题:在旅游文化结构中(   )是旅游业发生、发展的关键。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旅游者;
旅游主体

23、 问题:先秦时期的旅游文化载体可以分为艺术类和(  )。
答案: 【宗教类

24、 问题:(   )传统直接促成了旅游文学门类的诞生和繁荣。
答案: 【重文

【作业】第一章 旅游文化理论介绍 第一章 旅游文化理论介绍

1、 问题:试述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
评分规则: 【 (1)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形成期、勃兴期、鼎盛期、发展期和转型期。请以这五个时期为基本进行评分,每个时期为2分。(2)具体到每个时期,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具体的解释,例如答出“形成期”得1分,进一步解释“形成期包括先秦和秦汉,其中先秦由神本走向人本,秦汉的特点是多元开放、恢宏大度”再得1分。

2、 问题:简述政治型旅游的表现。
评分规则: 【         (1)该题主要考察政治型旅游的表现,可以从代表性政治旅游、代表性旅行家、旅行制度、旅游政治模式、旅游与政治联姻等角度来进行阐释。        (2)每种表现既包括要点又包括具体解释。例如政治旅游是旅游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1分),人类历史上几次最负盛名的旅游活动如徐福东渡、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都是典型的政治旅游,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1分)。

第二章 旅游主体文化解读

1、 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旅游主体的需求就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B:在旅游过程中也包含吃住行购娱等人类共有的生活现象,因此旅游与日常生活中的生存需要并无不同
C:旅游主体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发展需求
D:“务农旅游”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而非生存需要
答案: 【在旅游过程中也包含吃住行购娱等人类共有的生活现象,因此旅游与日常生活中的生存需要并无不同

2、 问题:朱光潜在《谈美》中举了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其反映了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