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1-14到2020-01-14

【作业】第一章 生态系统总论 第一章单元作业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名词解释:(1)时空结构(2)牧食食物链(3)次级生产(4)生态平衡(5)负反馈
评分规则: 【 (1)时空结构:也称形态结构,是指各种生物成分或群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同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包括水平分布上的镶嵌性、垂直分布上的成层性和时间上的发展演替特征,即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
(2)牧食食物链:又称捕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如绿色植物→草食动物→各级食肉动物。
(3)次级生产: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亦称第二性生产。
(4)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5)负反馈: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

2、 问题:简述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
评分规则: 【 (1)具纵向成带现象,但物种的纵向替换并不是均匀的连续变化,特殊种群可以在整个河流中再出现。
(2)生物大多具有适应急流生境的特殊形态结构。表现于浮游生物较少;底栖生物多具有体形扁平。流线性等形态或吸盘结构;适应性强的鱼类和微生物丰富。
(3)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制约关系复杂。一方面表现为气候、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对河流生态系统都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河流生态系统明显影响沿海(尤其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4)自净能力强,受干扰后恢复速度较快。

3、 问题: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评分规则: 【 (1)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1.2%。
(2)能量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3)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散失,占总产量56%~83%。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平均10%,即食物链中后一营养级能量总少于前一营养级能量。
(5)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4、 问题:简述生态平衡的特征。
评分规则: 【 (1)受到外来干扰时,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
(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
(3)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按照一定规律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

5、 问题:名词解释:(1)时空结构(2)牧食食物链(3)Lindeman效率(4)生态平衡(5)负反馈
评分规则: 【 (1)时空结构:也称形态结构,是指各种生物成分或群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同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包括水平分布上的镶嵌性、垂直分布上的成层性和时间上的发展演替特征,即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
(2)牧食食物链:又称捕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如绿色植物→草食动物→各级食肉动物。
(3)Lindeman效率: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
(4)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5)负反馈: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第二章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超过(      )。
选项:
A:2~3个
B:3~4个
C:4~5个
D:5~6个
答案: 【5~6个

2、 问题:我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值约为(      )。
选项:
A:3.12×10∧8 t C
B:3.12×10∧9 t C 
C:5.5×10∧10 t C 
D:1.12×10∧11 t C 
答案: 【3.12×10∧9 t C 

3、 问题: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效率很难超过(      )。
选项:
A:1%
B:3%
C:5%
D:8%
答案: 【3%

4、 问题:生态系统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平均约为(      )。
选项:
A:1%
B:5%
C:10%
D:15%
答案: 【10%

5、 问题:雄蛾的触角可以“嗅”到11公里外雌蛾发出的气味,这属于(       )的传递。
选项: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答案: 【化学信息

6、 问题:每年的(       )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选项:
A:3月1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D:6月5日
答案: 【5月22日

7、 问题:导致美国松鸡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      )。
选项:
A:苍鹰捕猎
B:低温冻害天气
C:病害流行
D:人类的过度捕杀
答案: 【人类的过度捕杀

8、 问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因素包括(      )。
选项:
A:光照强度
B:光照时间
C:光合途径
D:营养元素
答案: 【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
光合途径;
营养元素

9、 问题: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包括(      )。
选项:
A:收获量测定法
B: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 
C:二氧化碳测定法
D:叶绿素测定法 
答案: 【收获量测定法;
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 ;
二氧化碳测定法;
叶绿素测定法 

10、 问题:氮循环过程包括(      )。
选项:
A:固氮作用
B:氨化作用
C:硝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
答案: 【固氮作用;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11、 问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选项:
A:蝙蝠发送的超声波
B:萤火虫的闪光
C:犀牛鸟发出的警告声音
D:孔雀开屏
答案: 【蝙蝠发送的超声波;
萤火虫的闪光;
犀牛鸟发出的警告声音

12、 问题:以下物种大灭绝事件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
选项:
A:奥陶纪大灭绝
B:泥盆纪大灭绝
C:二叠纪大灭绝
D:三叠纪大灭绝
答案: 【奥陶纪大灭绝;
泥盆纪大灭绝;
三叠纪大灭绝

13、 问题:以下关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在自然条件下总初级生产效率很难超过5%
B:全球平均为0.2%~0.5%
C:贫瘠荒凉的地区大约只有0.1%
D:农业生态系统可以达到6%~8%
答案: 【全球平均为0.2%~0.5%;
贫瘠荒凉的地区大约只有0.1%;
农业生态系统可以达到6%~8%

14、 问题: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
B:能量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C: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散失
D: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平均为10%
答案: 【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
能量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散失;
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平均为10%

15、 问题: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包括(      )。
选项:
A:生境丧失与破碎
B:环境污染
C:外来种引入
D:全球气候变化
答案: 【生境丧失与破碎;
环境污染;
外来种引入;
全球气候变化

16、 问题:与外来物种和被入侵群落相关的入侵机制包括(      )。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