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8-10-01到2019-01-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专题一:关于人生 关于人生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王国维先生所概括的做事业的相互贯通的三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选项:
A:为你消得人憔悴
B:为伊消得人憔悴
C:为侬消得人憔悴
D:为他消得人憔悴
答案: 【为伊消得人憔悴

2、 问题: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境界、——境界、——境界、——境界四个层级,以天地境界为最高层次,这也是有封建性蕴含的。
选项:
A:天地、道德、功利、自然
B: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C:自然、道德、功利、天地
D:道德、自然、功利、天地
答案: 【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3、 问题:人生是有格局的,对一定格局的过分偏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画地为牢。这就是“关于人生”这一专题所讲的( )
选项:
A:偏执即樊笼
B:偏执即超越
C:偏执即平常
D: 偏执即科学
答案: 【偏执即樊笼

4、 问题:平常和平庸的区别在于( )
选项:
A:有没有事业
B:平常就是全身心投入到生生不息的实践之中,有理想,有信念,有博大,有深情,有付出,有担当,有淡定,有抉择……而平庸则是把这些抹去后的得过且过、圆滑混世。
C:有没有名誉
D:有没有成功
答案: 【平常就是全身心投入到生生不息的实践之中,有理想,有信念,有博大,有深情,有付出,有担当,有淡定,有抉择……而平庸则是把这些抹去后的得过且过、圆滑混世。

5、 问题:实践是——、——与——大境域、全方位互动、互生的多维耗散结构( )
选项:
A:主体、客体、中介
B:人、自然、制度
C:自然、人、社会
D:自然、社会、家庭
答案: 【自然、人、社会

6、 问题:我们讲:“于平凡,见高贵;当高贵,更平凡。”这里的“高贵”是指( )
选项:
A:符合实践生生互动的综合信息理性才是“高”,所做事情有意义、有价值才是“贵”
B:高人一等
C:出人头地
D:圣人
答案: 【符合实践生生互动的综合信息理性才是“高”,所做事情有意义、有价值才是“贵”

7、 问题:“蔽于天而不知人”是荀子对哪家学派的批评?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道家

8、 问题:“然则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学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这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墨家

9、 问题:“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孟子对哪家学派的批评?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道家

10、 问题:人生之大,不是自我膨胀,也不是封建思想家所谓的“大人”、“圣人”、“至人”。而是:把自我投入到全面丰富的人、全面丰富的自然、全面丰富的社会历史大时空、多维度、全方位的生生互动之中,时时刻刻用生生互动的综合信息砥砺我们的人生,用古今中外的英风烈气陶冶我们的情操,永远不脱离实践,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永远不脱离时代,永远不脱离现实自然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正道,永远不忘现实人性的锤炼,永远不飘飘然,永远不忘初心——做一个、___发展的平常人( )
选项:
A:追求功名、事业、爱情
B:全面、共同、持续
C:全面、健康、共同
D:全面、持续、适度
答案: 【全面、共同、持续

11、 问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那个学派的观点?
选项: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答案: 【儒家

12、 问题:做人要“有研究,能思考,有毅力,能判断。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他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啰。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这是谁的名言?
选项:
A:鲁迅
B:培根
C:郭沫若
D:胡适
答案: 【鲁迅

13、 问题:实践呈现超循环样态,出现了信息倍增效应,具有了更现实、更全面、更深刻、更理性等超越与批判力度,这是
选项:
A:1+1<2
B: 1+1=2
C: 1+1>2
D:1+1=3
答案: 【 1+1>2

14、 问题:“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理而不计其功”,是谁的观点?
选项:
A:董仲舒
B:朱熹
C:程颐
D:程颢
答案: 【董仲舒

15、 问题:“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怎么样?
选项:
A:错误
B:正确
C:可对可错
D:不置可否
答案: 【错误

16、 问题: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选项: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儒家

17、 问题:“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什么学派的观点?
选项:
A:魏晋玄学
B:儒家
C:道教
D:佛教
答案: 【魏晋玄学

18、 问题:“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救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这是哪位大儒的观点?
选项:
A:张载
B:王守仁
C:朱熹
D:程颢
答案: 【王守仁

19、 问题:“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 这是谁对墨子说的话?
选项:
A:孟子
B:巫马子
C:荀子
D:惠施
答案: 【巫马子

20、 问题:“儒家一切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者’为其范围”。这是哪位学者的观点?
选项:
A:胡适
B:张岱年
C:梁启超
D:鲁迅
答案: 【梁启超

21、 问题:孟子所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此之谓大丈夫。”
选项: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平心,静气,养志
C:格物,致知,诚意
D:博学,笃志,近思
答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2、 问题:庄子所谓“——无己,——无功,——无名”,所谓“得至美而游乎至乐”,所谓:“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选项:
A:圣人、神人、至人
B:至人、神人、圣人
C:神人、至人、圣人
D:圣人、至人、神人
答案: 【至人、神人、圣人

23、 问题:《周易》所谓:“夫大人者,与——合其德,与——合其明,与——合其序,与——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选项:
A:天地、鬼神、日月、四时
B:天地、四时、鬼神、日月
C:天地、日月、四时、鬼神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