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高程放样原理的基本思想是( )。
选项:
A:仪器高
B:高差法
C:视线高法
D:交会法
答案: 【
视线高法

2、 问题:测设点位的极坐标法是根据( )来测设的。
选项:
A:两个角度
B:一段距离
C:一个角度
D:两个坐标差
答案: 【
一段距离
一个角度

3、 问题:在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 )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选项:
A:影响
B:不影响
C:盘左影响,盘右不影响
D:盘左不影响,盘右影响
答案: 【
不影响

4、 问题: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 )。
选项:
A:尺身放平
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C:丈量水平距离
D:进行往返丈量
答案: 【
尺身放平
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丈量水平距离
进行往返丈量

5、 问题: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10.123,用水准仪测出A点尺子读数为1.051,B点的尺子读数为0.651,则B点高程为( )
选项:
A:11.174
B:9.723
C:10.523
D:11.112
答案: 【
10.523

6、 问题: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属于角度交会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 问题:坐标增量是指两点的坐标之差。(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 问题: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是155°,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是335°。(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 问题: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需要的已知条件有( )。
选项:
A:已知角度
B:已知距离
C:已知高程
D:已知角度和距离
答案: 【
已知角度和距离

10、 问题:角度交会法进行平面位置测设需要的已知条件有( )。
选项:
A:已知角度
B:已知距离
C:已知坐标
D:已知高差
答案: 【
已知角度

11、 问题:全站仪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常用方法主要有( )
选项: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距离交会法
D:角度交会法
答案: 【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12、 问题:用水准仪可以进行已知角度测设。(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3、 问题:全站仪测设已知高程是根据三角高程的原理进行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4、 问题: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实质上是进行已知角度和已知距离测设两项工作。(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线路纵断面是由许多不同坡度的坡段连接成的,为了缓和坡度在变坡点处的急剧变化,使列车能平稳通过,在坡段间设置曲线连接,这种连接不同坡段的曲线称为( )。
选项:
A:平曲线
B:缓和曲线
C:工作线
D:竖曲线
答案: 【
竖曲线

2、 问题:施工放样的内容主要是点位的平面坐标放样与( )
选项:
A:角度放样
B:距离放样
C:高程放样
D:纵横坐标放样
答案: 【
高程放样

3、 问题:假设DK15+300的设计路面高程为988.500m,坡度为-12.5‰,则DK15+650的路面高程为( )
选项:
A:992.875m
B:984.125m
C:1032.250m
D:944.750m
答案: 【
1032.250m

4、 问题: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
选项:
A:和
B:差
C:比
D:积
答案: 【

5、 问题:公路中线测设时,里程桩应设置在中线的哪些地方( )。
选项:
A:变坡点处
B:地形点处
C:桥涵位置处
D:曲线主点处
答案: 【
变坡点处
桥涵位置处
曲线主点处

6、 问题: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 ( )。
选项:
A:切线长
B:曲线长
C:外矢距
D:切曲差
答案: 【
切线长
曲线长
外矢距
切曲差

7、 问题:施工复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选项:
A:复测的方法宜与原控制测量相同,测量精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控制测量等级
B: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坏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内插方法恢复或增补
C:复测较差符合规定要求时,采用复测成果
D:复测较差超限时,不必重新复测,应立即上报业主或设计部门解决
答案: 【
复测的方法宜与原控制测量相同,测量精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控制测量等级
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坏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内插方法恢复或增补

8、 问题:线路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 )。
选项:
A:测定中线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B:绘制线路纵断面图
C:测定中线各里程桩两侧垂直中线的地面高程
D:测定线路交点间的高差
答案: 【
测定中线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绘制线路纵断面图

9、 问题: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选项:
A:高差法、视线高法
B:高差法、高差法
C:视线高法、高差法
D:视线高法、视线高法
答案: 【
视线高法、高差法

10、 问题:已知路线的转角为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220m,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T,L,E,D分别为( )
选项:
A:6.19m;13.57m;150.71m;78.45m
B:13.57m;150.71m;78.45m;6.19m
C:78.45m;150.71m;13.57m;6.19m
D:150.71m;13.57m;78.45m;6.19m
答案: 【
78.45m;150.71m;13.57m;6.19m

11、 问题:已知线路JD6的半径为R=1100m,缓和曲线长为138.273米,β右=33°34′41.7″,JD7的桩号为K231+812.510,JD7的坐标为X=3012842.730,Y=495338.539,JD8的坐标X=3012111.992,Y=495473.928,则K231+104.221的坐标为( )
选项:
A:(3012536.559,495394.453)
B:(3012147.545,495467.341)
C:(3013130.985,495059.446)
D:(3013140.866,495069.467)
答案: 【
(3012536.559,495394.453)

12、 问题:控制网测量包括( )
选项:
A:平面控制网
B:垂直控制网
C:高程控制网
D:三角控制网
E:水平控制网
答案: 【
平面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

13、 问题:

横断面测量的结果,是( )的依据。

选项:
A:道路路基设计
B:道路坡度设计
C:路基防护设计
D:转弯半径设计
E:路面高程设计
答案: 【
道路路基设计
路基防护设计
转弯半径设计

14、 问题:在缓和曲线中,随着曲线长度的增长,其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5、 问题:由于人或其他原因导线控制点丢失或遭到破坏,如果是间断性的丢失,可通过前方交会、支点等方法补测,或采用任意测站方法补测导线点。(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6、 问题:施测前要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矫正。水准测量仪器的角应小于等于15秒。(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曲线梁在墩台布置时,为了使直线梁趋近于曲线,将梁向外侧移动移动一定距离,导致梁两端并不位于线路中线上,这段距离称为( )。
选项:
A:桥梁内移距
B:桥梁外矢距
C:桥梁偏距
D:桥梁中心距
答案: 【
桥梁偏距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