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  )提出并命名的。

选项:
A:黑格尔
B:鲍姆嘉通
C:柏拉图
D:康德
答案: 【
鲍姆嘉通

2、 问题: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     )。

选项:
A:艺术哲学
B:感性认识的完善
C:思维的深入
D:审美心理
答案: 【
感性认识的完善

3、 问题: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

选项:
A:审美活动
B:审美心理
C:感性认识
D:艺术哲学
答案: 【
艺术哲学

4、 问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侧重研究花、鸟引起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 问题:

学习美学需要注意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

选项:
A: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B:注意结合艺术实践
C:注意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D:将美学原理与美学史相结合
答案: 【
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注意结合艺术实践
注意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将美学原理与美学史相结合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      )。

选项:
A:美的事物
B:理念的感性显现
C:美的理式
D:主观态度
答案: 【
美的理式

2、 问题:

在“美的本质”问题上,黑格尔的观点与柏拉图的观点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

选项:
A: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B: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C:将理念看做美的事物的本原
D:将理念看做是永恒不变的
答案: 【
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3、 问题:

以下对于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A:柏拉图是从唯物主义思想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B:柏拉图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是美的”
C:柏拉图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提出美不是恰当、不是有用等
D:柏拉图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的本质”的问题
答案: 【
柏拉图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是美的”
柏拉图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提出美不是恰当、不是有用等
柏拉图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的本质”的问题

4、 问题:

以下对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A:理念和感性显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B:理念占统治地位,感性显现是理念的自我显现
C:理念是感性实在的客观性相
D:理念和感性显现是毫无关系的
答案: 【
理念和感性显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理念占统治地位,感性显现是理念的自我显现

5、 问题:

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选项: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博克
D:黑格尔
答案: 【
亚里士多德
康德
博克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孔子对于《韶》乐和《武》乐的评价,体现了(       )的审美准则。

 

选项:
A:中和之美
B:尽善尽美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D:仁
答案: 【
尽善尽美

2、 问题: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就是研究“美是什么”。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 问题: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审美观照要“取之象外”,关注“象外之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 问题:

以下属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含义的有(         )。

选项:
A: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
B: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景象、生成不同意蕴
C:美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D: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美一方面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差异性
答案: 【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
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景象、生成不同意蕴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美一方面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差异性

5、 问题:

以下哪些命题,是庄子提出来的(        )。

选项:
A:心斋
B:澄怀观道
C:林泉之心
D:逍遥游
答案: 【
心斋
逍遥游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旧唯物主义者用精神来说明世界的本源,把自由创造看做是心灵的创造。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