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树网课答案 语文课程实践技能 最新完整智慧树知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
“语文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与“语文教学论”分别从和理论理念促进准师范生语文教学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形成。( )
选项:
A:技能讲解
B:知识建构
C:实践能力
D:教学模拟
答案: 【
实践能力
】
2、 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语文教学设计的( )环节。
选项:
A:次要
B:核心
C:基础
D:最终
答案: 【
核心
】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教学应该以( )为本。
选项:
A:核心素养
B:核心理念
C:核心素质
D:立德树人
答案: 【
核心素养
】
2、 问题:
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关于语文教材的使用,不仅要传授书面知识,还必须使学生体验到同知识相关的情感,这属于使用教材原则中的( )
选项:
A:目的明确
B:高屋建瓴
C:批评创新
D:知情统一
答案: 【
知情统一
】
3、 问题:
对于《窦娥冤》这一戏剧的分析,可以从文化、司法等视角进行窥探,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创作文本分析方法( )
选项:
A:独立对话感受文本
B:资料辅助理解文本
C:理论指导赏析文本
D:赏析图片学习文本
答案: 【
理论指导赏析文本
】
4、 问题: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则是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达到的水平,这二者之间的差距称为( )
选项:
A:学习准备
B:学习迁移
C:最近发展区
D:就近发展区
答案: 【
最近发展区
】
5、 问题:
某教师在讲述《核舟记》中“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的“比”字时,联系学生耳熟能详的“比翼双飞”这一成语,让学生明确“比,是并列之意”。此处该教师运用到的是以下何种语文学习准备状态( )
选项:
A:已知
B:想知
C:能知
D:未知
答案: 【
已知
】
6、 问题:
在( )的教学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着重强调,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的碰撞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结论。
选项:
A:基础知识
B:技能方法
C:教学难点
D:教学重点
答案: 【
教学重点
】
7、 问题:
教学目标的形式要以( )为原则。
选项:
A:行为目标
B:知识目标
C:能力目标
D:情感目标
答案: 【
行为目标
】
8、 问题: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和( )
选项:
A:个性爱好
B:生理状况
C:心理特点
D:家庭背景
答案: 【
心理特点
】
9、 问题:
从课文最后一部分开始教起,如同卷帘子一样,从底部卷起,慢慢卷到头,从而将一篇课文教完。这种语文教学设计的变式思路称为( )。
选项:
A:珠帘倒卷式
B:话剧改编式
C:中心开花式
D:猜想续写式
答案: 【
珠帘倒卷式
】
10、 问题:
以下哪些属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之一( )。
选项:
A:语言的表达与交流
B:学会待人接物
C:美的表达与创造
D:提升思维品质
答案: 【
语言的表达与交流
美的表达与创造
提升思维品质
】
11、 问题:
教学目标的描述可根据其性质类别使用恰当的动词。在以下动词中,适用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有( )。
选项:
A:概括
B:鉴赏
C:背诵
D:热爱
答案: 【
概括
鉴赏
背诵
热爱
】
12、 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多个教学目标的排列一般以( ) 为原则。
选项:
A:从易到难
B:从难到易
C:从低到高
D:从高到低
答案: 【
从易到难
从低到高
】
13、 问题:
确定语文教学重点要遵循 ( )策略
选项:
A:宜少不宜多
B:宜多不宜少
C:宜整不宜散
D:宜实不宜虚
答案: 【
宜少不宜多
宜整不宜散
宜实不宜虚
】
14、 问题:
讲授法的具体形式为( )
选项:
A:讲演法
B:讲解法
C:讲述法
D:讲读法
答案: 【
讲演法
讲解法
讲述法
讲读法
】
15、 问题:
语文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哪三大环节( )。
选项:
A:分析
B:设计
C:检测
D:评价
答案: 【
分析
设计
评价
】
16、 问题:
基本的语文教学从教能力是指语文课程教学准备、语文课程教学实施、语文教学评价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技能。(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7、 问题:
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实施和检测三个方面。(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8、 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目的,就总体而言,是寻求课程标准对某一具体教学任务的指导。(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19、 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包含十二条总目标和四个学段、五个系列的阶段目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20、 问题:
语文课本是唯一可以运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21、 问题:
对教学文本的分析,不仅要考虑课文自身的特点,还应当考虑到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22、 问题:
学习准备不仅会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会影响学习的效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23、 问题: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只是表述不同,实际上是一样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24、 问题:
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行为动词的选择应明确具体,将目标要求表述清楚。(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25、 问题:
在一节语文课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侧重点不同,不会重合。(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26、 问题: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当学生因为问题难度太大或紧张而卡壳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冷静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属于哪一种教学应变方法?( )
选项:
A:幽默调侃法
B:巧妙暗示法
C:相互讨论法
D:因势利导法
答案: 【
巧妙暗示法
】
2、 问题:
有一类板书的特点是用大小括号和编号编排成的一个系统,也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等逻辑性较强的文体教学常用的板书形式,这类板书是?( )
选项:
A:线索式板书
B:图画式板书
C:对比式板书
D:提纲式板书
答案: 【
提纲式板书
】
3、 问题:
下列不属于情境教学法的三阶段的是( )
选项:
A:预设阶段
B:感知阶段
C:理解阶段
D:深化阶段
答案: 【
预设阶段
】
4、 问题:
对话法实施过程中没有突破性进展的阶段被称为是( )
选项:
A:冰冻期
B:高原期
C:低谷期
D:高峰期
答案: 【
高原期
】
5、 问题:
某老师在教授《桂林山水》时,利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让学生阅读《游黄山》(注:这篇文章是《桂林山水》的仿写文章),从而使学生把握文章。这位老师运用了( )
选项:
A:归纳总结收束法
B:朗读升华收束法
C:对照比较收束法
D:练习巩固收束法
答案: 【
对照比较收束法
】
6、 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课堂结束有综合归纳、强化记忆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B:形式多样、充满意趣是课堂收束的基本要求。
C:好的课堂结束要教师紧扣文本,有的放矢,结而不死。
D:有效的收束必须要对语言进行概括提炼,力求词约义丰。
答案: 【
形式多样、充满意趣是课堂收束的基本要求。
】
7、 问题:
板书是语文教师常用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板书设计必须符合怎样的要求?( )
选项:
A:目的性
B:系统性
C:示范性
D:简洁性
答案: 【
目的性
系统性
示范性
简洁性
】
8、 问题:
教学应变技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显著的特征有哪些?( )
选项:
A:突发性
B:巧妙性
C:缓慢性
D:灵活性
答案: 【
突发性
巧妙性
灵活性
】
9、 问题:
语文课堂导入需要遵循以下( )原则?
选项:
A:针对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趣味性原则
D:关联性原则
答案: 【
针对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
】
10、 问题:
教师在课堂里提问要注意:( )
选项:
A:有针对性
B:有梯度
C:有思考时间
D:提出多个问题
答案: 【
有针对性
有梯度
】
11、 问题:
语文课堂里,教师一般会讲解?( )
选项:
A:系统语文知识
B:背景知识
C:重点难点
D:规律及方法
答案: 【
系统语文知识
背景知识
重点难点
规律及方法
】
12、 问题: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书面语言把教学内容概括化、图表化的过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3、 问题:
在朗读技巧中,重音、节奏、停连、语气是各司其职、各自独立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14、 问题:
课堂导入要避免导入不明确,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可以通过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动手能力的考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直哪一种作业评价模式( )
选项:
A:分等模式
B:随堂考试
C:家庭作业
D:专题作业
答案: 【
专题作业
】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