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8-30到2021-12-19

第一章  金属材料成形基础课程概述 第一章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根据材料的特征,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          )。
选项:
A:青铜器时代
B:铁器时代
C:钢铁时代
D:新材料时代
答案: 【新材料时代

2、 问题:在工程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
选项: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高分子材料
答案: 【金属材料

3、 问题:由于(  )的研发,使得宇航工业成为可能。
选项:
A: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
B:低温材料
C:超塑性材料
D:有色金属
答案: 【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

4、 问题:材料是指可以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材料是现代文明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其它三大支柱的基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按化学成分分类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形成它的基体材料和加强材料的性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形成它的基体材料、加强材料的性能及其组合形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工程材料 第二章单元测验

1、 问题:金属在结晶时,对液态金属采用附加振动,其目的是(   )。
选项:
A:增加形核率
B:减少形核率
C:增大晶核长大速度
D:减少过冷度
答案: 【增加形核率

2、 问题:在下列碳素钢中,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的是(     )。
选项:
A:08F
B:15
C:45
D:T10
答案: 【45

3、 问题:正确选择制造下列零件的材料:滚动轴承套圈(   )
选项:
A:1Cr18Ni19
B: GCr15
C:Q345
D:60Si2Mn
答案: 【 GCr15

4、 问题:在下列合金钢的牌号中,属于合金弹簧钢的是(   )
选项:
A:20Cr
B:65Si2Mn
C:1Cr13
D:Q345
答案: 【65Si2Mn

5、 问题: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
选项: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弹性极限强度
答案: 【抗拉强度

6、 问题:做疲劳强度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
选项:
A:一次冲击载荷
B:静载荷
C:循环载荷
D:一次抗拉载荷
答案: 【循环载荷

7、 问题:凡内部粒子呈无规则堆积的固态物质称为(   )。
选项:
A:晶体
B:非晶体
C:晶格
D:晶粒
答案: 【非晶体

8、 问题:金属中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称为点缺陷,点缺陷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是(   )。
选项:
A:提高强度
B:提高韧性
C:减低强度
D:提高塑性
答案: 【提高强度

9、 问题:共晶成分的合金在极缓冷条件下发生共晶转变时,生成的组织是(   )。
选项:
A:固溶体
B:共晶体
C:化合物
D:固溶体+共晶体
答案: 【共晶体

10、 问题:金属在下列情况下无相变的是(   )。
选项:
A:液态金属凝固
B:同素异晶转变
C:晶格转变
D:晶粒细化
答案: 【晶粒细化

11、 问题:在Fe-Fe3C相图中,发生共析转变的温度为(   )。
选项:
A:1148℃
B:1139℃
C:727℃
D:912℃
答案: 【727℃

12、 问题:在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奥氏体为(  )晶格。
选项: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八面体
答案: 【面心立方

13、 问题:在Fe-Fe3C相图中,发生共晶转变的温度为(   )。
选项:
A:1148℃
B:1394℃
C:727℃
D:912℃
答案: 【1148℃

14、 问题:对于塑性材料,材料的屈服点越低,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问题:布氏硬度试验,当实验条件相同时,其压痕直径越小,材料的硬度越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