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1千kW发动机全负荷工作,大约相当于多少人在同时干活( )。
选项:
A:1千人
B:1万人
C:1400人
D:14000人
答案: 【
14000人

2、 问题:目前,陆海空动力国产化最好的是( )。
选项:
A: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
B:军用飞机发动机
C:军用船舶发动机
答案: 【
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

3、 问题:提高动力机械速度的方法有( )。
选项:
A:提高功率
B:减轻重量
C:减小阻力
D:多装油
答案: 【
提高功率
减轻重量
减小阻力

4、 问题:中国现代工程奇迹包括( )。
选项:
A:贵州天眼
B: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C:三峡大坝
D:南水北调工程
E:青藏铁路
答案: 【
贵州天眼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三峡大坝
南水北调工程
青藏铁路

5、 问题:汽油的热值远远高于TNT炸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 问题:制约柴油机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
选项:
A:可靠性问题
B:油气混合速度问题
C:喷雾质量问题
D:增压度问题
答案: 【
油气混合速度问题

7、 问题:双卷流燃烧室的主要特点是( )。
选项:
A:有两股气流
B:有两股油流
C:实现油气互找
D:结构特殊
答案: 【
实现油气互找

8、 问题: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 )。
选项:
A: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减少用煤量问题
C: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D: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答案: 【
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9、 问题:最低效、最奢侈的城市交通工具是( )。
选项:
A:公交车
B:出租车
C:地铁
D:私家轿车
答案: 【
私家轿车

10、 问题:一旦内燃机缸内燃烧出问题将会影响到( )。
选项:
A:可靠性
B:经济性
C:摩擦磨损
D:噪声
答案: 【
可靠性
经济性
摩擦磨损
噪声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如果要在压缩、膨胀过程中考虑传热问题,则等熵压缩和等熵膨胀应该用什么过程代替( )。
选项:
A:传热过程
B:多变过程
C:等温过程
D:绝热过程
答案: 【
等温过程

2、 问题:如果最高压力一定,效率最高的理论循环是( )。
选项:
A:奥托循环
B:迪塞尔循环
C:双烧循环
D:布雷登循环
答案: 【
布雷登循环

3、 问题:对于双烧循环,哪些参数变化会使效率提高( )。
选项:
A:提高压缩比
B:提高等熵指数
C:提高压力升高比
D:提高初始膨胀比
答案: 【
提高压缩比
提高等熵指数
提高压力升高比

4、 问题:工作循环分析只能分析可逆过程组成的循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 问题:工作循环分析只能针对理想气体(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 问题:在压缩比、增压压比一定的情况下,下面表述米勒循环特点正确的是( )。
选项:
A:膨胀比大于压缩比
B:相对常规循环,米勒循环理论效率更高
C:米勒循环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较高
D:米勒循环的循环功更高
答案: 【
膨胀比大于压缩比
相对常规循环,米勒循环理论效率更高
米勒循环的循环功更高

7、 问题:实际进气被压缩的程度取决于:( )
选项:
A:压缩比
B:增压压比
C:充量系数
D:漏气量比例
答案: 【
压缩比
增压压比
充量系数
漏气量比例

8、 问题:实现实际压缩比可调具有如下哪些优点:( )
选项:
A:利于可靠起动
B:利于不同工况稳定工作
C:利于控制最高燃烧温度
D:利于控制最高燃烧压力
答案: 【
利于可靠起动
利于不同工况稳定工作
利于控制最高燃烧温度
利于控制最高燃烧压力

9、 问题:影响内燃机效率的主要是压缩比,而非膨胀比(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 问题:普通汽油机有效功、排气、冷却散热三项的比例大致为( )。
选项:
A:40%:30%:30%
B:30%:40%:30%
C:40%:10%:50%
D:30%:50%:10%
答案: 【
30%:40%:30%

11、 问题:制约隔热发动机推向市场的主要因素有:( )
选项:
A:隔热零件可靠性问题
B:高温润滑问题
C:效率下降问题
D:体积庞大问题
答案: 【
隔热零件可靠性问题
高温润滑问题

12、 问题:军用动力一直关注隔热发动机,其目的是:( )
选项:
A:减小冷却,减小体积
B:降低排放
C:减小红外特征
D:实现高增压、高强化
答案: 【
减小冷却,减小体积
减小红外特征
实现高增压、高强化

13、 问题:考虑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为多变过程,那么散热量与下面哪些项直接相关( )
选项:
A:想低温热源的散热
B:压缩过程散热
C:膨胀过程散热
D:排气过程散热
答案: 【
想低温热源的散热
压缩过程散热
膨胀过程散热
排气过程散热

14、 问题:内燃机能量梯级利用就是逐级回收排气能与散热能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5、 问题:应该在什么时段进行内燃机缸内回热( )
选项:
A:进气过程
B:压缩过程
C:压缩末期
D:膨胀过程
答案: 【
压缩末期

16、 问题:斯特林发动机采用回热器会造成( )
选项:
A:循环效率提高
B:循环最高温度提高
C:循环最高压力提高
D:散热量减少
答案: 【
循环效率提高
循环最高温度提高
循环最高压力提高
散热量减少

17、 问题:理论上讲,回热式内燃机具有如下哪些优点( )
选项:
A:效率高
B:工作柔和
C:CO、HC、炭烟排放少
D:可靠性高
答案: 【
效率高
工作柔和

18、 问题:回热式内燃机中的自由活塞是根据上下压差的大小和方向来移动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9、 问题:回热式内燃机的回热器流动阻力较大,这会限制内燃机转速的提高(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0、 问题:回热式内燃机的压缩比越高,理论最大回热率会越低(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我国当前能源的主体是( )
选项:
A:石油
B:煤
C:核能
D:风能
答案: 【

2、 问题:解决碳中和问题涉及的领域有( )
选项:
A:工业生产
B:交通运输
C:农林畜牧
D:建筑生活
答案: 【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农林畜牧
建筑生活

3、 问题:缓解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问题可以采用如下哪些措施( )
选项:
A:大幅度提高内燃机效率
B:改变出行模式,绿色出行
C:开发利用代用燃料
D:发展以煤制油
答案: 【
大幅度提高内燃机效率
改变出行模式,绿色出行
开发利用代用燃料
发展以煤制油

4、 问题:当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 问题:由生物质转化成的生物燃料具有如下哪些优势( )
选项:
A:原材料多
B:价格便宜
C:品质优良
D:可再生性
答案: 【
原材料多
可再生性

6、 问题:乙醇替代汽油的劣势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黏度过高
B:辛烷值过低
C:着火界限宽
D:低热值低
答案: 【
黏度过高
低热值低

7、 问题:植物油直接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缺点( )。
选项:
A:挥发性差
B:易结焦
C:本身含氧
D:易老化
答案: 【
挥发性差
易结焦
易老化

8、 问题:在我国煤制甲醇的生产技术非常成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 问题:中国未来乙醇燃料的发展方向是纤维素乙醇。目前技术还很不成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 问题:二甲醚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优势主要是( )。
选项:
A:经济性好
B:燃烧不产生炭烟
C:十六烷值高,燃烧噪声小
D:十六烷值高,燃烧温度低,NOx低
答案: 【
燃烧不产生炭烟
十六烷值高,燃烧噪声小
十六烷值高,燃烧温度低,NOx低

11、 问题:二甲醚的喷雾具有如下所示什么特点( )。
选项:
A:喷雾射程短
B:喷雾锥角大
C:喷雾速度快
D:雾化质量好
答案: 【
喷雾射程短
喷雾锥角大
雾化质量好

12、 问题:二甲醚作为柴油代用燃料在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有( )。
选项:
A:有甲醛排放
B:二甲醚粘度很低
C:沸点低,易汽化
D:对塑料有溶胀性
答案: 【
有甲醛排放
二甲醚粘度很低
沸点低,易汽化
对塑料有溶胀性

13、 问题:煤加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直接转化成液体碳氢燃料(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4、 问题:碳中和能源包括( )。
选项:
A:生物柴油
B:太阳能制氢
C:煤制F-T油
D:纤维素乙醇
答案: 【
生物柴油
太阳能制氢
纤维素乙醇

15、 问题:理论上可以大幅度缓解碳中和难题的燃料包括( )。
选项:
A:生物柴油
B:纤维素乙醇
C:高含脂微藻制油
D:太阳能制氢
答案: 【
生物柴油
纤维素乙醇
高含脂微藻制油
太阳能制氢

16、 问题:提高纤维素乙醇发酵速度的方法目前有( )。
选项:
A:微波、超声波破壁法
B:蒸汽膨胀爆破破壁法
C:机械破碎破壁法
D:特殊生物酶、细菌降解法
答案: 【
微波、超声波破壁法
蒸汽膨胀爆破破壁法
特殊生物酶、细菌降解法

17、 问题: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总含碳量约为地球上所有其它化石燃料含碳总量的两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8、 问题:对于用粮食酿造乙醇,如果考虑酿造过程的能量消耗和排放,其能量效率和排放状况都没有优势(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9、 问题:燃料燃烧生成CO的特点是( )
选项:
A:容易,放出热量多(相对CO再生成CO2
B:容易,放出热量少
C:困难,放出热量多
D:困难,放出热量少
答案: 【
容易,放出热量少

20、 问题:乳化燃料如果含水量适当,可以有如下优势( )。
选项:
A:提高效率,降低油耗
B:改善排放
C:提高可靠性
D:利于起动
答案: 【
提高效率,降低油耗
改善排放

21、 问题:利用乳化燃料实现节油和减排中的问题( )
选项:
A:乳化燃料稳定性差
B:腐蚀、机油稀释问题严重
C:节能减排效果差别大
D:最优含水率差别大,难以最佳控制
答案: 【
乳化燃料稳定性差
腐蚀、机油稀释问题严重
节能减排效果差别大
最优含水率差别大,难以最佳控制

22、 问题:燃料设计是主动将各种油品按要求进行的混合设计,而燃料改进成分添加是被动的添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3、 问题:粘度低的燃料和粘度高的柴油混合使用,即可改善喷雾特性,又可减少油泵柱塞的磨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与高频小尺度的湍流相比,大尺度刚性流动的主要作用( )
选项:
A:热分层(布油)作用
B:促进油气混合
C:混合气浓度分层(分层燃烧)作用
D:促进快速燃烧
答案: 【
热分层(布油)作用
混合气浓度分层(分层燃烧)作用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